标题 |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背景下高职院校绩点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范文 | 毛弋
摘 要:本文将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作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体发展需要的抓手。在评价方式上,将学分制从单一的量化评价手段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评价功能上,也从只注重学生课程成绩,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本文研究可作为引导高职院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上向着“主体多样化,标准多样化,评价多维度,潜能多激发”的角度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高职院校;绩点学分制 基金项目:《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职院校绩点学分制研究》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8-GX-140)。 1 理论基础与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关系智力、节奏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 2)绩点学分制。绩点学分制以能力为本位,强调潜能释放,以学分绩点为学生主要的毕业条件,能解决多元化的生源的问题,实现与社会职业需求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市场的接轨。绩点学分制不拘泥于“每门课必须60分为及格;只有及格才能有学分”的模式,而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3)研究背景。本文研究响应《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本研究从实践层面,研究和探讨高职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的内涵、现状、测评体系。 2 实践思路 作者所在学校院系为对象,配合“三自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育人,将绩点学分制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改革现有的学分制度,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因材施教、因材择学,从而达到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最终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3 探索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表现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結合。包括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运用网络信息工具,在中国知网、百度网以及外文数据库中搜索尽可能丰富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内,前人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果,哪些方面还需要研究。 2)调查研究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现状、发现问题、剖析成因。 3)田野考察法。通过结合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等方法,有目的、有试点地考察专业学生在绩点学分制教育环境中的状态、行为、观念,对其学分制实施中的深层次内容进行研究和解释。 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学分制管理的内容、指标、方法、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主客观原因,为实践策略的提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5)实验法。收集梳理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通过引入多元智力理论,构建绩点学分制,选取不同专业的学生试点实施,记录、分析实行绩点学分制后的效果,并得出结论。 6)统计分析法。本研究运用SPSS等社会统计学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专业化统计分析,依此提出科学的数据支撑。 4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分工细致化、社会需求的多元化,通过推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而培养出来具有“一技之长”、“能力本位”的合格职业人,不仅是高职教育的本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教育的本质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内清晰提出了“职业教学和平常教学为两类不一样的教学理念,拥有相同关键分量。”从2019年高职扩招百万,教育对象的差异化就更加明显。所以,应用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增强学生在自己的强项智力上的成就感,强化擅长的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从而较好的适应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培养人才适应了技术细分的人才需求。传统的以学分考核制度培养的人才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精尖化需求。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实行一刀切的考核,而是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在机制上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多样化。 3)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绩点学分制在考核制度上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肯定学生创新精神,激发他们潜在的优势领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创造新的事物。 5 运行效果 本文作者所在院系从2006年秋季实行绩点学分制以来,通过实践证实根据能力的绩点学分制,充分地展现了同学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现有在校生近4000名,近5年在创新创业大赛、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1000余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15项、二等奖19项;市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17项。获得全国“自强之星”、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连续四年获得重庆市“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90多名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团中央“强国一代新青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重庆市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重庆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陈英征.学分制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教育,2019,(2)11-13. [2]马蓉平.浅谈新学分制改革在高职教育中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11)145-146. [3]闫世贤.基于多元性教学理念的职业院校师德建设[J].职教通讯,2018(01). [4]王成荣.对教育本质及相关问题的认识[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01). [5]冯新.完全学分制下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亚太教育,2015,(15).214. [6]陈一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分制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1-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