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浅谈
范文

    石斐

    摘 要: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培养作为未来工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专业性技术性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行业中的一大难题。面对智能化时代的冲击,要敢于突破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法,为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出发,浅谈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法,希望对职业教育行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1 引言

    2013年,“工业4.0”这一概念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先被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和联邦教研部提出。两年后,出现在国务院出版的《中国制造2025》中的“智能化”一词的概念广为人知,而今中国已进入智能化时代,比预期的速度要快得多,因此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2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法

    2.1 设立由中职至专业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高度复合型人才是智能化生产系统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因为这样的人才既拥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具备不同软件领域与工业领域丰富的学科内容,还熟悉完整的复杂生产系统的原理、拥有高超的技术技能。所以,职业教育行业应建立这样一贯制的培养体系,即中职-专科高职-技术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一体化培养机制。成立这一体系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各学制阶段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可取之处,使其整体效应更佳。

    设立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时应留意这几个要点:首先,需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整体规划课程体系,即在规划课程体系时,应综合考量成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兼顾培养人才能力与持续积累的人才能力。此外,应做好考核、监控各学段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尽管一贯制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许多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学制会带来“制度性学习疲劳”的弊端。这一人才培养体系要想得到良好的运行,各个学段的人才培养需要实现较高的质量水准,所以说创设分阶段的质量控制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2.2 创设由深度校企合作为起点的高级现代学徒制

    现如今,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企业的深度介入,即在设立由中职至专业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后,人才培养方法与现代学徒制相关联。在德国,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已十分成熟,现如今这一制度也成为许多国家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法的热门。我国多年的实践证明,虽然学校的职业教育具有诸多优点,却只局限于令学生学到一些基础性的技术知识,不能学到高级的技术知识,因此学徒制对培养出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且精湛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

    建立现代学徒制主要有三个目的,即借助师徒之间的技术传承完成技术创新的过程、培育具有高超技术的技能人才、幫助社会青年就业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青年的就业机会可通过完整的学徒制度得以提升。现如今我国社会创设的由深度校企合作为起点的高级现代学徒制主要有这几种模式:首先是学校培养序列与学徒培养序列经深度合作后产生的现代学徒制;其次是有着四个层次的学徒培养序列,存在于微型经济体之间的民间学徒制以及学校培养序列包含的其他层次;此外,现代学徒制只能是两个序列重叠的部分,剩下的学徒制不包含在国民教育体系中,也就不能将其称为现代学徒制,现在而言,这样的模式属于理想化。现如今市场经济下,职业教育行业如何将企业的师徒关系重新构建起来是构建现代学徒制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需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达到制造强国的目标。

    2.3 开发“职业能力研究”与“工作系统分析”相结合的课程

    智能化时代培养职业教育人才需从两个方面出发,即建立课程组织框架与开发人才的职业能力。首先是职业能力研究,借助任务描述得到职业能力的方法称为任务分析法,此法的本质使其无法得到深层职业能力,就算是将此分析方法转化为工作系统分析法也很难将这一问题解决。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生产系统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深层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行业要想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这些能力,研制出可以反映他们真实工作能力水准的对照标准,就必须在做好分析工作系统的同时研究这些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此外,职业教育行业需在做好研究工作模式的前提下研究职业能力,并综合考量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深度挖掘技术技能人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是分析工作系统,此分析方法的分析单元是个体要执行的完整的工作系统,而非个体要实现的局部任务,从而有效防止由于任务片段化带来的不能获得整体能力现象的发生。事实上,这属于一种初步构思,若要在实践中应用这一分析方法,应不断研究有关的操作细节,并努力结合实践活动对每一操作环节加以验证。

    3 结语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每个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要想进入世界先进制造国家的前列,需努力解决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教育行业需要加大力度系统且深入地研究有关问题的理论,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设立由中职至专业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创设由深度校企合作为起点的高级现代学徒制以及开发“职业能力研究”与“工作系统分析”相结合的课程等举措,培养出优质的职业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8):12-17.

    [2]宋阳,王玉梅.探究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活力,2018,(22):131.

    [3]付星杰.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路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175.

    [4]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8(7):21-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