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研究探讨
范文

    李尊?于红平

    摘 要: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好和专业技能强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最大可能,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技工院校如何培养未来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为出发点,结合当前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现状,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探究,并浅谈了计算机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教育模式

    近年来,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着必要的职业岗位支撑[1]。计算机专业教学是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目前,技工院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但是当前计算机专业建设中还存在着教学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机房利用率较低等问题[3-4]。为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要求的高技能计算机人才,从分析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还指出计算机专业在未来建设中应注重开设竞赛特色班、增设新职业特色专业、成立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实训室。

    1 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在新形势教学模式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和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应着眼于实际情况,从社会市场需求出发,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出能充分体现计算机专业教育特色、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相对过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教学分配不合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新课程能力太慢,由于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太窄,导致课程进度慢,无法顾忌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以至于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上课兴趣。

    2)機房利用率低。技师院校应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技工院校现有的机房存在着数量少且利用率低等现象,一方面不足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机房满足学生操练实训;另一方面学生对现有的计算机利用率不高,目的性不强,导致学生练得少,实操能力差。

    3)学生学习极性差。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接受新事物,但兴趣持续时间往往很短暂。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操作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足,如果再很少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就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效果更差。此外,学生年龄差异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以至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按照教材规定任务进行。

    2 计算机专业建设改进措施

    在培养目标任务的定位上,针对技工院校的现实情况,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要、生源基础、学校自身软硬件条件等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在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道德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市场、企业相结合针对性地培养实用性人才。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项改进措施。

    1)注重专业教学,让教学与市场接轨。(1)结合实际,改进教学模式。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素养的培养,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审美心理的培养。结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有目的、有目标地整合教学资源,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设计实践教学,确保计算机专业教学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设计水准。(2)寓教于乐,体脑结合。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多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举例,多模拟一些工作上的场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让学生多接触新生事物,注重量的飞跃。结合一体化教学形式,更切实际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教学分级,因材施教。为解决学生课程学习的差异性问题,技工院校应当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分初高级班或基础班、强化班、竞赛班等等级。目的是打破原有计算机专业传统教学的单一格局,实现在不同基础上的培养和训练,做到有的放矢。(4)营造良好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讨论的平台,针对性地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对学习的热爱。

    2)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和实际工作“零距离”。能真正紧密联系实际,与企业接轨,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演练或模拟现场活动,通过实际接触客户,接触相关设计案例,跟踪设计过程来检验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学生在校期间究竟应该实践哪些课程,如何实施实践课程才能使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感觉到学有所用呢?当然最佳的实践模式是学生进入企业了解参与设计项目,但现实是企业难以接受大量的学生,也不会花费精力和时间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那么能否将实践课程直接搬进课堂,以“实战”的形式让学生对设计项目全程跟踪、全程参与。这就需要学校或专业教师以广告公司的名义对外洽谈业务,或和校外一些设计公司联合设计项目,学校以教学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就是说尽可能的让学生和设计实践零距离,使得校内的实践课堂和将来的工作岗位没有什么区别,学生是在工作实践而非模拟实践。

    3 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预想

    1)开设竞赛特色班。为了更好地推广计算机专业以及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在理实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开设专门针对竞赛项目的一个特色专业班。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各种竞赛项目,学生可以是个体参与或分组参与,采用竞标方案的形式。在竞赛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都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从创意到制作再到方案的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阐述并推荐自己的方案,将他们的设计接受市场的检验,这就使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按照企业、市场的要求来做设计,而非“随心所欲”地做设计。通过竞赛实践, 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增设新职业特色专业。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重点培养的特色专业,其中平面设计更是精品专业,为计算机专业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和荣誉。为了计算机专业更全面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今后可以增设摄影、动画、新媒体、营销基础、商务淘宝运营与管理等新职业特色专业。进一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成立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实训室。计算机特色专业,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最佳教学模式就是引入设计工作室和实训室,并依据工作室的学习和工作流程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平面设计专业是一个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专业,实训室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科性教育形式,形成一个集教学、设计、科研和实践于一体的教学平台。

    4 结束语

    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是技工院校的一项重任。本文从分析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可以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改进,为计算机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研究基础。通过开设竞赛特色班、增设新职业特色专业、成立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实训室,技工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红.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13(013):28-29.

    [2]姚菊娣.浅谈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J].职业,2016,401(11):74-75.

    [3]倪晓阳.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措施[J].科技视界,2013,000(020):31-32.

    [4]赵毅.对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若干思考[J].电子制作,2015,000(010):13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