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图书馆引入众包项目的实践及启示 |
范文 | 陈杰 杨雅君 摘 要:众包在2006年被提出后,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国外图书馆也将其应用在图书馆工作中,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为国内图书馆开展众包提供了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众包;图书馆;服务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75 众包(Crowdsourcing)这一概念是在2006年6月的美国杂志《连线》上由记者Jeff Howe在其文章”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中首次提出的。它的主要含义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简单地说,众包就是社会生产。到现在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而众包服务实现的价值却是巨大的,并且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潜能。 众包最初的起源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网络上有较为顺畅的沟通环境,个人自主参与性开放性更强,跨专业的创新、分布式的人力资源及个体用户的差异性、多样性等都为众包工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如一些开源软件、操作系统的生产与开发等。而维基百科的出现就是参与人数众多的群体创作的典范之作。 众包与其它工作的不同点在于从事众包的人很多都是出自个人意愿的志愿者,他们一般不收取费用,或是极低的费用来集合在一起共同承担工作。 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大用户的需求,图书馆也面临着文献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的问题,尤其是拥有数量庞大的老旧档案、古籍善本、原始文件、个人信件等的图书馆,工作繁杂而巨大,要实现这个工作仅仅依靠有限的图书馆员工是不可能的,而众包的出现和引入为图书馆尤其是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提供了帮助。 国外图书馆引用众包的时间较早,开展的任务也丰富,参与的人员范围广数量大,取得的效果也明显。 英国的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是应用众包起步较早的图书馆,而且还在不断地开展着工作。早在2008年,就在Flickr上发布了ambitious项目的一项众包任务。图书馆官方称已与微软进行了合作是,在其帮助下对17-19世纪近三百年中的已过版权期的图书、书中的图片、地图、照片、插图等进行数字化,但数量巨大,总计100多万幅,而且大部分没有进行分类,缺乏相应的文字说明 ,图书馆方希望通过向公众开放的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浏览来帮助描绘这些图片的信息从而进行分类,对以后的学术研究能有所帮助。 2015年6月,大英图书馆又启动了有关书目转换的众包计划(LibCrowds)。大英图书馆主要收藏英文文献资源但对世界上其他语种的文献也有收藏。对已有的英文资源进行书目数据转换约有5700万条,为了推动本馆馆藏中其他语种文献资源的目录数字化进程,这次馆方首先选取的是中文和印度尼西亚文的图书和期刊资源。其中约有10万种中文图书,2500种中文期刊,希望通过众包的方式,可以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尤其是专业人员参与到数字转换项目的过程中,全世界的广大用户均可在大英图书馆目录(ExploreBL)中进行信息查询。 纽约公立图书馆是最大的市立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数字图库及大量的历史档案。纽约公立图书馆就拥有数千张关于纽约城的旧照片,但因为年代相隔久远,照片信息不详,描述模糊,造成这些老照片无法归档及加以利用。从2015年开始,纽约公立图书馆开始一个名为“纽约空间/时间目录”的众包的大项目,其中(Surveyor)项目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历史老旧照片进行的,“勘测员”是一个识别老照片和现代建筑联系的网站,目的是能让纽约人的集体记忆和拥有的知识为这些老旧照片找到历史上的出处,并在现代城市地图中做出相应的标识。为了能识别城市中的旧建筑,项目组还开发了一个名为“Building Inspector”的众包识别的在线游戏。“勘测员”从图书馆中抽取了2500张照片,自这个项目开启以来,已经有 600 多张照片被标记。一旦有多人同时标记同一张照片,系统人员就会查看他们标记的是否在同一个位置。一旦某张照片的地址被确认,它就可以被归档,以便今后进行搜索。通过整合照片等资料,可创建交互式地图,能标记地理照片及馆内的各种历史文件资料,让所有用户都能快速方便使用历史档案,使图书馆资源和空间都得到利用。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不仅藏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图书资料,还拥有各类收藏近1亿2100万项之多,尤其是有关美国历史的各种文献、档案资料,甚至个人信件、日记、各类收据、演讲稿等等。数量巨大,为了把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国会图书馆在2019年发起了一项名为“人民”的众包项目,招募有电脑并对历史文献有兴趣的志愿者加入,主要工作就是转录19-20世纪内参与各种历史运动的人士的个人信件、日记、演讲稿等档案资料,使这数字化图像化,目的是“让那些没有完全看到或无法阅读原始文件和笔迹的人提高搜索和可读性,并且访问手写和打印文档。”志愿者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转录工作,或是检查别人的工作,或者只是阅读。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与弗雷克社区建立了联系,在2006年1月起实施一项名为“图片澳大利亚”的众包项目。图书馆把从海内外50多家文化遗产机构收集的数字图片保存在图书馆的“图片澳大利亚”中心库内,鼓励社会民众将自己拥有的数字图片也进行上传,国家图书馆甚至允许任何一家参与的机构可将其作为自身馆藏。这一众包项目自开展以来,就得到了澳大利亚民众的热烈响应,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每年图片记录的增长幅度均在万余条以上。是社会民众参与图书馆众包项目的很成功的范例。 在国内,众包项目开始的较晚,对理论的研究要多于实践。上海图书馆在2016年率先推出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众包平台,主要开展档案手稿文本化的众包项目。首先是对本館收藏的盛宣怀家族档案的抄录及数字化转录。上海图书馆还开放全国首家“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供用户在线查询自己的姓氏起源以及先祖名人等。2019年5月,“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新增了上传家谱(在线捐赠)、在线识谱、在线修谱3种众包功能。可以实现在全网范围内征集家谱, 通过加工处理使冢谱世系图结构化,直接展示和检索家谱中的成员。 应当看到国内图书馆对众包实践开展的还不足,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众包项目成立的时间较短,用户的覆盖范围较小,参与人员数量较少,对平台的可操作性要求不同,对提交内容质量不能保证等等。但随着众包平台构建的逐步完善,更多机构和人员的参与,图书馆众包能在深化资源开发,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杰,陈晨.众包模式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118-120. [2]廖艳萍.国外图书馆众包实践及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9(4):12-17. [3]姚啸华等.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众包平台构建研究——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众包平台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0(6):105-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