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逐渐成为全球货运代理市场的一部分,同时经历着该市场的变化。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货运代理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货运代理业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货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向第三方物流转化、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加快整合与并购,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关键词:货运代理 第三方物流 国际贸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加频繁,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并且具备一定的规模。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完成的各种货物运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散杂货运输、集装箱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分别占到80%、70%、90%和90%。截止到2010年,在国际运输中,世界上货运代理所控制的货物比例分别为:航空运输货物、集装箱运输货物、件杂货运输货物分别为80%、70%和75%。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在货运市场上,国际货代企业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
1 我国货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进而导致服务功能比较少,其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揽货、订舱、拖车、报关以及进出口单证操作等传统的货代服务方面,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增值服务,并且盈利能力比较薄弱。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经营规模,缺少大型、集团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其中超过70%的属于中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并且融资能力比较薄弱,经营比较分散,一直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承受替代产品之间的竞争。对于我国货代企业来说,在经营过程中,其生存发展方式不是依靠提高服务质量、争取货源,而是单纯地依靠价格战获取眼前的利益,这在无形中进一步降低了我国货代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同时,随着网络信息的共享与发展,货代价格信息越加的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挤压了中小货代企业的利润空间。
1.2 信息化程度低 对于大多数货代企业来说,由于规模比较小,没有足够的资本投资于信息技术方面,进而使得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其运作模式依然停留在电话加传真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单机商务应用上。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缺乏IT 产品的货代企业超过80%,对IT的应用只停留单证制作、收集网上信息等单机商务应用上的中小型货代企业占到85%。即使有宽带互联网,由于没有自己的应用系统,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进而难以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无法实时追踪货物,阻碍了供应链上信息的流动,弱化了竞争力。
1.3 货代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开放了货代市场,国外一些技术先进、网络资源丰富,管理经验丰富的货代企业纷纷涌入我国。在当今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中,这些外资企业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为:制度完备、业务范围广泛、企业规模大、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等方面,这些外资企业凭借自身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服务等优势,在我国的货代市场上显示卓越的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传统货代企业。同时,一大批外资的船公司组建货代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挤压我国货代企业的经营空间。
2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趋势
2.1 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一直以中间人的身份在船与货之间提供服务,其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订舱、报关、转运等环节。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进一步冲击着传统的货运代理企业。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货运代理企业需要从功能性物流服务逐渐转变为综合性物流服务,这是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对于国际货代企业来说,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能力,以此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发展第三方物流,需要在仓储、运输、配送流程设计等原有货代业务上增加物流服务。这种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这种战略,通常情况下,可以结合自身的硬件环境、服务水平等,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或者借助外部力量,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盟,逐步发展第三方物流。
2.2 信息化 一般的货运代理企业本身并不具有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直接资源,往往需要借助社会资源来实现每一笔业务。例如,一票海运出口业务涉及承运人、码头、堆场、内陆运输车队、海关、商检、进出口国家监管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多个方面,货运代理企业必须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相关各方的信息,适时、恰当地与有关部门沟通和衔接,才能实现货物的及时准确运输。运输信息、客户信息、报关信息等信息的收集是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基础工作,对于国际货运代理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货运代理活动来说,货运信息一方面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连接整合货运活动提高效率的功能。借助这些功能,在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货运代理企业来说,利用信息化实现差异化的服务,这是获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3 网络化 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使得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于海外客户、置顶资源、全球网络和信息系统这四个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其全球网络经营的优势。像联邦快( FEDEX )、泛亚班拿(PANALPINA)、辛克(SCHENKER)等一些跨国货代被形象地称为网络货代。目前,我国货代企业普遍缺乏网络设施,基于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必须在国外建立健全的代理网络,通过联盟形式,快速实现网络化经营,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先机。
在我国,对于货代企业来说,走网络化经营之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针对货运代理市场需求构建自己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发海外网络,一方面确保CIF出口预付货源,另一方面争当FOB下国外买方的指定货运代理人,进一步拓宽货源结构。第二,加快推进货运场站管理的电子化进程。货代企业要积极使用电子商务技术,进一步实现货运交易的电子化、网络化,利用互联网收集、存储信息,有效地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物流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通过构建无形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4 整合与并购 公司间的并购是企业提升货运代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货运代理企量的大规模并购日益普遍。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收购American Freightways卡车货运公司。美国国内最大的重件货空运货运代理EAGLE公司并购已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货运代CIRCLE。英国的OCEAN集团和EXEL公司合并后,其新公司在全世界设置的办事处多达1400多个,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德国邮政收购了美国环球捷运公司(AEI),通过购买汉莎公司的股份,其拥有DHL的股份达到75%,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DHL公司实现了绝对的控股,在快递业务方面,确立了龙头地位。加入WTO后,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国外一些大型的国际货运企业、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开放的国际货运代理业,以及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市场规则,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正在进行整合,在我国货运代理、国际物流市场上,外资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三支劲旅。
3 把服务作为竞争手段
货运代理业是专业性很强的服务行业,运输货物的信息、收货人和发货人的运输要求都是由客户提供的。客户对运输提出的要求为货运代理执行代理业务的主要依据。为客户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能力的尺度在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通过客户服务水平进行衡量。企业通过客户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创造需求和客户对企业的忠诚。企业能否留住现有客户及吸引新客户受自身客户服务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决定了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和层次,从服务项目的设计、提供和售后等方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洪娟.货代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1(7).
[2]张燕,汪志中.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1(3).
[3]霍荣,王小莉.我国国际货代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2).
[4]顾永才,王斌义.国际货运代理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1).
作者简介:董志尚(1981-),女,宁夏吴忠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对外经济贸易系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