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与控制 |
范文 |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和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污泥等二次污染,本文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原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之一——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控制措施,分析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小恶臭对周围大气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的影响,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污水处理厂 ?恶臭 ?分析与控制 0 引言 污水处理厂是为处理污水而建立的,但是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水、烟尘、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在现阶段,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而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宜在地皮较贵的城市建设,许多污水处理厂都是建在城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大大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种情况,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源 1.1 恶臭的主要来源。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看,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在污水处理的进水环节和之后的污泥处理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在污染气味的源头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调查来自德国工程师协会,该协会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各个部分的气味扩散进行调查分析,其各种相关结果见表1-1。从该表可以看出,从波动范围和气味值上看,在生污泥存放处和机械污泥脱水室的恶臭气体气味值要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元,根据这种情况,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的臭气源是生污泥存放以及机械污泥脱水室[1]。 表1-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部分和污泥部分的气味值和波动范围 ■ 1.2 恶臭的主要成分。臭气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3大类: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含氮化合物,如氨、二元胺、甲基吲哚等;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如低级醇、醛、脂肪酸等。从成分来看,氨的浓度最高,其次是硫化氢;而从臭气的强度来看,甲硫醇最大,其次是硫化氢。一般情况下,评价恶臭气体指标主要为氨(NH3)、硫化氢(H2S)和臭气浓度。 2 污水处理厂恶臭环境影响分析 2.1 北京市对恶臭污染物的分级。根据人的嗅觉对臭气的反映,北京市环保部门制定了恶臭强度分类法,作为判别臭气强度的方法[2],见下表2-1。 表2-1 ?恶臭污染强度分级及相应的恶臭污染物浓度 ■ 由上表可知,当NH3的浓度达0.6mg/m3,H2S浓度达0.006mg/m3时,一般人就能感觉到。 2.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2-2 ?居住区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容许浓度限值(摘录) ■ 根据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对各种污染物的厂界排放限值做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表2-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部分) ■ 2.3 恶臭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评价恶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面,一般是运用类比法或公式计算法,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源在排放时,并没有规律,仍然属于无序排放,并且臭气在迁移扩散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分析,精确度不是很高。基于这种情况,目前,一些规模较大,技术工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办法是类比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准确的调查收集同等级别类型的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数据,而后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评价[2]。 2.4 恶臭防治措施。现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处理方法从原理上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离子体法和联合法等。 2.5 恶臭控制技术影响因素及研究分析 2.5.1 温度。温度对生物除臭的影响非常大,其原理在于生物除臭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根据微生物发生反应的一般规律,温度较高时,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的代谢速率和生长率也较快,这种情况下的去除能力也就比较强。而温度降低之后,情况则正好相反。对于大部分微生物除臭过程来说,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会直接造成微生物除臭能力的变化,相关研究发现,当温度控制在25℃左右时,除臭能力达到最大。 2.5.2 湿度。从微生物除臭的环境因素看,除了温度之外,第二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湿度,根据微生物的一般生长规律,在相对潮湿的情况下,比较活跃,恶臭气体有着较高的吸收和降解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污水处理厂在使用微生物处理恶臭气体时,在控制好其他条件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适度。 2.5.3 流速。恶臭气体的流速,也是影响除臭效果的重要原因。根据实际除臭的相关经验,在恶臭气体的流速较小时,其处理量就小,在这种情况下去除效率就会比较高;而如果恶臭气体的流速较大时,恶臭气体降解的程度就会降低,从而也就影响了去除率。 3 关于污水处理厂恶臭卫生防护距离的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可知,在实际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恶臭气体过程中,设计科学,运营合理的处理模式,对改善恶臭气体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技术工艺上的保证,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控制措施就是要规划出符合标准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相关污水处理厂在防护距离上实际采用的标准,可以看出,300米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如果污水处理厂所在的地区,环境比较敏感,这就需要对恶臭气体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严密控制,从污水处理环节、污泥收集环节以及相应的转输过程,严格按照恶臭气体处理的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对各个环节恶臭气体泄露的防护力度。对于构筑物的要求,应该保持其密闭,并安装恶臭气体的动态检测监控仪器,出现意外情况时,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关处理。 4 结论 由于恶臭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应考虑选址问题,厂址设置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为减轻污水厂运营后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加强恶臭污染源的跟踪监测;对厂区进行合理布置并实行立体绿化,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恶臭气体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薛松,和慧,邓莉蕊,等.污水处理厂恶臭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 [2]林长植.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影响分析与评价[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报.2009,76(4):78-80. [3]马涛,刁锐.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04. [4]刘舒乐,王伯光,何洁,唐小东,赵德骏,郭薇.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的感官定量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11/12. 作者简介:郝玥(1986-),女,吉林辽源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系助教,《基础化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和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污泥等二次污染,本文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原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之一——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控制措施,分析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小恶臭对周围大气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的影响,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污水处理厂 ?恶臭 ?分析与控制 0 引言 污水处理厂是为处理污水而建立的,但是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水、烟尘、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在现阶段,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而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宜在地皮较贵的城市建设,许多污水处理厂都是建在城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大大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种情况,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源 1.1 恶臭的主要来源。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看,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在污水处理的进水环节和之后的污泥处理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在污染气味的源头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调查来自德国工程师协会,该协会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各个部分的气味扩散进行调查分析,其各种相关结果见表1-1。从该表可以看出,从波动范围和气味值上看,在生污泥存放处和机械污泥脱水室的恶臭气体气味值要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元,根据这种情况,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的臭气源是生污泥存放以及机械污泥脱水室[1]。 表1-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部分和污泥部分的气味值和波动范围 ■ 1.2 恶臭的主要成分。臭气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3大类: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含氮化合物,如氨、二元胺、甲基吲哚等;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如低级醇、醛、脂肪酸等。从成分来看,氨的浓度最高,其次是硫化氢;而从臭气的强度来看,甲硫醇最大,其次是硫化氢。一般情况下,评价恶臭气体指标主要为氨(NH3)、硫化氢(H2S)和臭气浓度。 2 污水处理厂恶臭环境影响分析 2.1 北京市对恶臭污染物的分级。根据人的嗅觉对臭气的反映,北京市环保部门制定了恶臭强度分类法,作为判别臭气强度的方法[2],见下表2-1。 表2-1 ?恶臭污染强度分级及相应的恶臭污染物浓度 ■ 由上表可知,当NH3的浓度达0.6mg/m3,H2S浓度达0.006mg/m3时,一般人就能感觉到。 2.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2-2 ?居住区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容许浓度限值(摘录) ■ 根据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对各种污染物的厂界排放限值做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表2-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部分) ■ 2.3 恶臭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评价恶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面,一般是运用类比法或公式计算法,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源在排放时,并没有规律,仍然属于无序排放,并且臭气在迁移扩散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分析,精确度不是很高。基于这种情况,目前,一些规模较大,技术工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办法是类比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准确的调查收集同等级别类型的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数据,而后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评价[2]。 2.4 恶臭防治措施。现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处理方法从原理上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离子体法和联合法等。 2.5 恶臭控制技术影响因素及研究分析 2.5.1 温度。温度对生物除臭的影响非常大,其原理在于生物除臭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根据微生物发生反应的一般规律,温度较高时,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的代谢速率和生长率也较快,这种情况下的去除能力也就比较强。而温度降低之后,情况则正好相反。对于大部分微生物除臭过程来说,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会直接造成微生物除臭能力的变化,相关研究发现,当温度控制在25℃左右时,除臭能力达到最大。 2.5.2 湿度。从微生物除臭的环境因素看,除了温度之外,第二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湿度,根据微生物的一般生长规律,在相对潮湿的情况下,比较活跃,恶臭气体有着较高的吸收和降解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污水处理厂在使用微生物处理恶臭气体时,在控制好其他条件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适度。 2.5.3 流速。恶臭气体的流速,也是影响除臭效果的重要原因。根据实际除臭的相关经验,在恶臭气体的流速较小时,其处理量就小,在这种情况下去除效率就会比较高;而如果恶臭气体的流速较大时,恶臭气体降解的程度就会降低,从而也就影响了去除率。 3 关于污水处理厂恶臭卫生防护距离的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可知,在实际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恶臭气体过程中,设计科学,运营合理的处理模式,对改善恶臭气体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技术工艺上的保证,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控制措施就是要规划出符合标准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相关污水处理厂在防护距离上实际采用的标准,可以看出,300米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如果污水处理厂所在的地区,环境比较敏感,这就需要对恶臭气体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严密控制,从污水处理环节、污泥收集环节以及相应的转输过程,严格按照恶臭气体处理的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对各个环节恶臭气体泄露的防护力度。对于构筑物的要求,应该保持其密闭,并安装恶臭气体的动态检测监控仪器,出现意外情况时,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关处理。 4 结论 由于恶臭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应考虑选址问题,厂址设置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为减轻污水厂运营后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加强恶臭污染源的跟踪监测;对厂区进行合理布置并实行立体绿化,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恶臭气体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薛松,和慧,邓莉蕊,等.污水处理厂恶臭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 [2]林长植.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影响分析与评价[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报.2009,76(4):78-80. [3]马涛,刁锐.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04. [4]刘舒乐,王伯光,何洁,唐小东,赵德骏,郭薇.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的感官定量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11/12. 作者简介:郝玥(1986-),女,吉林辽源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系助教,《基础化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和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污泥等二次污染,本文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原型,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之一——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控制措施,分析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小恶臭对周围大气环境以及周边居民的影响,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污水处理厂 ?恶臭 ?分析与控制 0 引言 污水处理厂是为处理污水而建立的,但是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水、烟尘、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在现阶段,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而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宜在地皮较贵的城市建设,许多污水处理厂都是建在城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大大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种情况,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源 1.1 恶臭的主要来源。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看,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在污水处理的进水环节和之后的污泥处理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在污染气味的源头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调查来自德国工程师协会,该协会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各个部分的气味扩散进行调查分析,其各种相关结果见表1-1。从该表可以看出,从波动范围和气味值上看,在生污泥存放处和机械污泥脱水室的恶臭气体气味值要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元,根据这种情况,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的臭气源是生污泥存放以及机械污泥脱水室[1]。 表1-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部分和污泥部分的气味值和波动范围 ■ 1.2 恶臭的主要成分。臭气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3大类: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含氮化合物,如氨、二元胺、甲基吲哚等;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如低级醇、醛、脂肪酸等。从成分来看,氨的浓度最高,其次是硫化氢;而从臭气的强度来看,甲硫醇最大,其次是硫化氢。一般情况下,评价恶臭气体指标主要为氨(NH3)、硫化氢(H2S)和臭气浓度。 2 污水处理厂恶臭环境影响分析 2.1 北京市对恶臭污染物的分级。根据人的嗅觉对臭气的反映,北京市环保部门制定了恶臭强度分类法,作为判别臭气强度的方法[2],见下表2-1。 表2-1 ?恶臭污染强度分级及相应的恶臭污染物浓度 ■ 由上表可知,当NH3的浓度达0.6mg/m3,H2S浓度达0.006mg/m3时,一般人就能感觉到。 2.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2-2 ?居住区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容许浓度限值(摘录) ■ 根据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对各种污染物的厂界排放限值做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表2-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部分) ■ 2.3 恶臭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评价恶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面,一般是运用类比法或公式计算法,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源在排放时,并没有规律,仍然属于无序排放,并且臭气在迁移扩散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分析,精确度不是很高。基于这种情况,目前,一些规模较大,技术工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办法是类比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准确的调查收集同等级别类型的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数据,而后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行对比评价[2]。 2.4 恶臭防治措施。现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处理方法从原理上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离子体法和联合法等。 2.5 恶臭控制技术影响因素及研究分析 2.5.1 温度。温度对生物除臭的影响非常大,其原理在于生物除臭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根据微生物发生反应的一般规律,温度较高时,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的代谢速率和生长率也较快,这种情况下的去除能力也就比较强。而温度降低之后,情况则正好相反。对于大部分微生物除臭过程来说,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会直接造成微生物除臭能力的变化,相关研究发现,当温度控制在25℃左右时,除臭能力达到最大。 2.5.2 湿度。从微生物除臭的环境因素看,除了温度之外,第二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湿度,根据微生物的一般生长规律,在相对潮湿的情况下,比较活跃,恶臭气体有着较高的吸收和降解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污水处理厂在使用微生物处理恶臭气体时,在控制好其他条件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适度。 2.5.3 流速。恶臭气体的流速,也是影响除臭效果的重要原因。根据实际除臭的相关经验,在恶臭气体的流速较小时,其处理量就小,在这种情况下去除效率就会比较高;而如果恶臭气体的流速较大时,恶臭气体降解的程度就会降低,从而也就影响了去除率。 3 关于污水处理厂恶臭卫生防护距离的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可知,在实际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恶臭气体过程中,设计科学,运营合理的处理模式,对改善恶臭气体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除了技术工艺上的保证,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控制措施就是要规划出符合标准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相关污水处理厂在防护距离上实际采用的标准,可以看出,300米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如果污水处理厂所在的地区,环境比较敏感,这就需要对恶臭气体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严密控制,从污水处理环节、污泥收集环节以及相应的转输过程,严格按照恶臭气体处理的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对各个环节恶臭气体泄露的防护力度。对于构筑物的要求,应该保持其密闭,并安装恶臭气体的动态检测监控仪器,出现意外情况时,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关处理。 4 结论 由于恶臭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应考虑选址问题,厂址设置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为减轻污水厂运营后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加强恶臭污染源的跟踪监测;对厂区进行合理布置并实行立体绿化,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恶臭气体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薛松,和慧,邓莉蕊,等.污水处理厂恶臭防治对策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8-103. [2]林长植.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影响分析与评价[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报.2009,76(4):78-80. [3]马涛,刁锐.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04. [4]刘舒乐,王伯光,何洁,唐小东,赵德骏,郭薇.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挥发性有机物的感官定量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2011/12. 作者简介:郝玥(1986-),女,吉林辽源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系助教,《基础化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