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白洋淀湿地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研究 |
范文 | 陈红+曹建智 摘 要:近年来水文环境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湿地功能弱化,主要体现在水文及水质情况恶化、生物资源多样性降低、蓄水调洪功能及调节气候能力下降等,本文分析了白洋淀湿地功能弱化的主要体现,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湿地 中图分类号: X171.1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09-2 0 ?引言 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处东经115°38~116°07,北纬38°43~39°2之间[1],承接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白沟引河等河流的洪沥水。白洋淀流域作为华北平原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湿地,在缓洪滞沥、蓄水拦沙、净化水体、调节气候、补充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减轻气候干旱程度、维护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白洋淀流域水文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入淀水量较之以前有大量减少的趋势,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在遭受自然干旱和污染的双重威胁,一方面,白洋淀流域水资源面临枯竭,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内河流干涸,水位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流域内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用地萎缩。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弱化,湿地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在对白洋淀生态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白洋淀湿地修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白洋淀湿地功能弱化的主要体现 1.1 水文及水质情况恶化 湿地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渗漏量等,降水、蒸发等水文要素的改变往往是由于气候、地形等变化导致。自然原因及人为作用是引起水文特征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水文特征的改变会进一步改变湿地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而影响水生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2]。 白洋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实际入淀水量呈减少趋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工农业迅速发展,淀中村人口数量增加,人工养殖畜禽数量增加,各种污染源面积增大,21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及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需水量增加,白洋淀上游修筑的水库拦腰截水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入淀水量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由于地下水超采等因素影响,使得降雨形成的径流损失增大,并带来了地下水位下降,包气带逐年增厚,降雨形成地表径流过程中损失过大,工业的发展也使得白洋淀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1.2 淀区生物资源多样性降低 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加,改变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使得白洋淀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 白洋淀水生生物种类多样,品种丰富,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水生生物资源,主要包括水生植物、鱼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四类。20世纪50年代,淀内水生生物资源种类丰富,鱼类品种多,质量好,优质鱼所占比重较大。60年代以后,上游水库数量的增长使得白洋淀水生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鱼类种类及数量减少,尤其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数量减少较快。1958年淀区记录的鱼类有54种,2007年的调查中减少为27种,2009年发现鱼类仅25种。白洋淀渔业呈现产量下降、种类单一、渔获物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和杂鱼化。另外、虾蟹种类、数量、品质规格均呈下降趋势。 另从监测来看,白洋淀流域浮游生物及栖息鸟类种类及数量也大幅减少,上世纪90年代之前能监测到的部分植被、生物群落已经不复存在,浮游植物种类从1958年调查记录中记载的7门122属下降到1993年的73属104种。鸟类到上世纪90年代种类及数量达到较低数值,2004年引岳济淀工程和2010年以来引黄入淀工程的实施使野生禽类数量有所恢复。 1.3 蓄水调洪功能及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蓄水调洪功能是指湿地在丰水季节可以存储部分上游来水,在补给地下水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的时间。近年来,由于各种综合原因的影响,尤其是入淀水量减少及悬浮物沉积使得白洋淀湖底升高,水容量较少,白洋淀的防洪滞沥功能弱化。 白洋淀辽阔的水域面积可以对淀区及周围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白洋淀通过水面蒸发改善本区的湿度状况,从而达到调节气候的功能。近年来,由于入淀水量的减少,补水不足使淀区出现一定程度干涸,水面面积减少,进而水分蒸发量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调节气候的作用大大减弱。 2 ?白洋淀湿地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2.1 入淀水量减少 白洋淀缺乏稳定的水源,白洋淀所属大清河水系为资源性缺水地区,加之自然干旱,使得白洋淀的天然径流量很小,跨流域补水未能满足白洋淀充足的水量供应,流域上游修建的水库截流了大量的入淀水量,淀区及周围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引淀水量逐年增多,蒸发量加大,白洋淀的入淀水量逐渐变小。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曾出现5年彻底干淀,严重影响了淀区的生态平衡。另外白洋淀上游部分河流现在只有微小径流,加之降雨形成径流损失量大,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平原地区水位下降,包气带逐年增厚,土壤蒸发散失量大,致使降雨形成地表径流的过程损失过大。降水的不确定性和高蒸发量及水的渗漏是影响白洋淀水位的重要原因。 2.2 淀区及周围污染增加 污染物外源输入是导致白洋淀流域水体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流域内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是污染物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工业排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生活废弃物及农业污染源有增加的趋势。淀区内存在生活污水,生产垃圾的随意丢弃,生活污染源,氮、磷输入量有所增加,街道、家禽畜牧业废弃物直接污染淀区。上游工业废水及悬浮物同淀内废弃物在水体中结合,形成多年沉积物,致使湖底增高,水体生物腐烂物改变了淀内水质,进而影响淀区生态环境。 2.3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 白洋淀水资源管理体制缺乏统一规划,存在多头管理。目前,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但在白洋淀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缺乏统一规划,流域管理在工农业用水用电、城市生活、生态用水及环境保护方面各部门之间未能做到统一协调规划,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决策未能体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用水与污染防治、防洪减灾方面统一规划,各部门基于本部门利益做出决策,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及有效协调沟通。 3 ?白洋淀湿地修复对策 3.1 建立生态补水机制 保持稳定的水源是维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白洋淀作为典型的浅湖型湿地,蓄水量有限并且同时伴随蒸发渗漏量大,不具备多年调节功能,需有稳定的入淀水量作为保障,才能维持其生态系统。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白洋淀的补给水源问题,要积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及引黄入冀补充淀区水源,加强湿地水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补水机制,实施水位和水文周期调节。 3.2 全面控制污染源 应加大淀区污染源治理力度,全面控制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控制白洋淀周边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尤其是上游工业废污水的排放,规范入河排污口管理,提高产业排污准入门槛,防治污染扩散,淘汰不能达到污染治理标准的企业,加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加强淀区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清理工作,处理好生产生活用水及污染防治的双重关系,要坚持防治并举,统筹生产生活,兼顾城市乡村,实施严格的污染防治政策,加快防污治污工程建设,完善环境防控监测体系,强化淀区及流域内水质的监督管理,提高污染防治治理水平。 3.3 建立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保障体系 建立白洋淀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协调相关部门的决策,加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加大白洋淀综合治理的政策支持及机制保障,构建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的保障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保障力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升淀区建设和监管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白洋淀湿地生态补偿实施办法。 参 考 文 献 [1] 梁宝成,高芬,等.白洋淀湿地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硬性[C].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议论文. [2] 李英华,崔保山,等.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4,1(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