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与阿拉伯天鹅处女型故事比较
范文 李娟
摘 要:天鹅处女型故事是著名的世界性的故事类型。该故事类型在中国与阿拉伯文学典籍中均有记载。本文对中国与阿拉伯民间故事中天鹅处女型故事进行比较,并对二者的流传状态进行了合理的推测。
关键词:天鹅处女型故事;一千零一夜

天鹅处女型故事是著名的世界故事类型。“作为一个口头故事,他是全球性的,均匀而又深入地遍布欧亚大陆两洲,几乎在非洲每一地区都能找到许多文本,在大洋洲每一角落以及在北美印第安族各文化区都实际存在。”
在中国,这个类型的故事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流传了。关于该故事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代郭璞的《玄中记》和干宝《搜神记》中《毛衣女》一篇。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甸甸住,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男子邂逅鸟变成的美丽女子,偷偷拿走女子的羽衣,使其不能飞去,只得做了男子的妻子。后来妻子让自己的孩子向父亲问出羽衣的下落,最终披上羽衣,带着孩子飞走了。按照汤普森撰的《世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这个故事含有三个基本母题:(1)母题D361.1(天鹅仙女脱下羽毛衣变形为人),(2)
K1335(通过偷洗澡姑娘的衣服而与之结婚),(3)F302.4.2(仙女因男人偷去了她的翅膀而被迫受制于他,她找到衣服后就离他而去)。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故事已经具有了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基本元素。四百多年后的唐代,敦煌石室出土的句道兴本《搜神记》中出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田章》。一个叫田昆仑的男子偷走了仙鹤变成的女子的羽衣。女子央求男子归还羽衣未果,遂与男子成婚。后来女子设计从婆婆那儿拿到羽衣,飞回天上。女子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田章,就和天上的姐妹下到凡间,辨出儿子,把田章接到了天庭。田章从小聪明过人,天帝又教给他许多法术,当他下到凡间之后,立刻便凭借才能做了大官。根据前人的考据,刘守华认为《田章》这个故事是由《毛衣女》中所反映的那种类型的故事与另一个流行的故事《田章》复合而成的。
以上两个记载让我们窥到了晋代至唐代这个故事流传演变的一个轨迹。另外,同样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古代藏族文书中也有类似的故事——《金波聂吉新娘》。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金波聂吉的穷小伙,他发现每当自己外出干活儿回来时就会发现饭菜自己摆上了桌。金波聂吉发现做饭的原来是孔雀,就把孔雀皮藏起来,娶了姑娘为妻。据推测,这篇故事的产生年代不晚于9、10世纪。很明显,这篇故事融入田螺姑娘故事类型的元素。
对于现代的民间故事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天鹅处女型故事流传非常广,并且异文众多。就已搜集的资料来看,不光有汉族的《天牛郎配夫妻》,傣族的《召树屯》,它在纳西族、傣族、彝族、壮族、苗族、荣古族、藏族、朝鲜族汉族等20几个民族中都流传。面对众多的异文,洪玢玲将这些异文归纳为5个亚型:创世始祖型,孔雀公主型,百鸟衣型,牛郎织女型,干羽锦型。陈建宪则分为:毛衣女型(原型),鸟子寻母型,难题求婚型,妻美道害型,族源传说型,动物报恩型七个类型。刘守华则在此基础上重新分类,分为原型(主要存在于一些原始族源神话中)、“鸟仔寻母型”、“丈夫寻妻型”、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四种类型。不论怎样分类,现有资料表明我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变异,形成众多的异文。
在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当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大概分文三个部分:哈桑被拜火教徒绑架,而后被神王的七个公主收留;在宫殿里,他打开了禁止打开的门,看到了变成鸟儿的美丽女子,在最小的公主的帮助下拿走了女子的羽衣,和女子结婚,回到家中;妻子使计策得到羽衣,带着孩子飞回了宫殿里,哈桑历尽千难万险最终找回妻子全家团圆。
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结构相一致,这篇故事的结构层层叠叠,相互勾连,十分复杂。天鹅处女故事只是这个故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同样含有了之前在《搜神记》中《毛衣女》一篇中的三个基本母题,同时,它的后半部分则与“寻找始终妻子的男人”(类型400)相复合,形成了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另一类异文。
在《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惊异地发现这篇故事的前半部分与中国的《毛衣女》、《田章》的很多内容都非常相似。只是在妻子失踪之后,内容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了,这也构成了中阿之间这个故事的最大分歧。抛开一些枝叶上的差异,他们的相似之处确实不容小视。单纯从文本上看,就可以找出以下几点:
1、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提到《毛衣女》《田章》和《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都含有该故事类型中的三个基本母题,即毛衣女、偷洗澡姑娘的衣服以迫使其嫁给自己、姑娘得到衣服后飞走,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主干部分。《毛衣女》中只记叙了毛衣女穿衣飞走,后又把孩子接走,并未提及之后的事情。《田章》加入了孩子寻母亲以及之后运用才智解决问题的情节,与《田章》的故事融合,被归入了“鸟子寻母型”这个亚型中,是对毛衣女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之后的重点放在哈桑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和妻子团聚,属于寻妻型的故事。虽然在中国古代文本中没有发现发现这种情节的故事,但后世口头流传的许多故事中,我们也发现了寻妻型故事的踪迹。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传说。
2、从一些细节上看,二者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最让我感到惊异的地方有两点:首先从人物设置上来说,《田章》与《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都增添了男子的母亲这个角色。可以说,男子的慕青在整个情节的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羽衣往往是通过她的而被女子找到的。《田章》当中,男子出门去了,女子多次央求婆婆让自己看看羽衣,理由是不知衣服是否还合身。开始婆婆总是拒绝,但禁不住女子多次央求,她背着儿媳把羽衣拿出来,却不想让儿媳看到了藏羽衣的地方。于是女子趁婆婆不注意,就把羽衣偷走了。而在《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中,那女子更加了不得。她先是要求去澡堂洗澡,引起王后侍女的注意。侍女回禀王后说看到了一个没有任何能够人比得上的绝色女子,勾起了王后的好奇心。在王后召她进殿之后,她又偏偏提及羽衣,说是自己穿上那件衣服跳舞更加美。不明真相的王后逼迫男子的母亲把羽衣拿出来,正好让她穿上羽衣带着孩子飞走了。这其中的布置,实在是聪明巧妙。但不论是偷羽衣还是设计拿到羽衣,男子的母亲这个角色却在两个故事都出现了,担任了同样的功能,也有类似的心里刻画。其次,男子盗取羽衣是有帮助者的。在《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中,帮助者是哈桑的义妹。她不仅告诉哈桑应当怎样做才能留住美丽的女子,还帮助他向女子求婚,促成了二人的婚姻。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当中,虽然《毛衣女》、《田章》两篇故事中没有这个情节,但在后世流传的其中一个亚型—— 牛郎织女故事中,却有老牛作为帮助者,告诉牛郎如何得到自己的妻子的情节。除了以上两点,一些零星的细节也颇为相似。如中国的故事中大多都提到男子和女子生了孩子,有时候故事部分会围绕孩子寻找母亲来发展,即“鸟子寻母型”。而《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中,竟也提到了他们生了两个儿子,而且这两个孩子还成为了夫妻相认的一个参考条件。但根据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似乎其他地区的故事中并没有提到二人所生子女的情节。再如,女子回到自己的家里,当她的姐姐知道她与凡间男子结合这件事情之后的态度也有几分相似。在《田章》中,“其天女得脱到家,被两个阿妹皆骂老婢,你共他阁浮众生为夫妻,乃此悲啼泣泪其公母。”可见姐姐对于妹妹的行为是感到羞耻、愤怒的。而哈桑的妻子则遭受了更加严厉残酷的对待。女子的姐姐直接破口大骂:“小娼妇哟!你这是哪儿来的这两个儿子啊?你背着父王嫁人啦?通奸啦?你要是跟人通奸,就该重重地处罚你,以儆效尤;如果你背着我们结了婚,那你为什么要带着兄子背夫逃走?为什么叫他们父子分别离散?……”他还让仆人把女子抓起来带上镣铐拷打。这些类似的细节都使我们不得不对中阿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关系进行推测。

前文我们说到《一千零一夜》当中哈桑的故事与中国的《毛衣女》、《田章》及后世的一些口头流传的故事颇为相似,他们之间有哪些关联?刘守华教授在《中国民间故事史》当中认为《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在主要情节构成乃至生活细节描述(如鸟姑娘巧计从婆母手中骗取羽衣)上,很可能受过唐代《田章》文本的影响”。对于这个推测,笔者持赞同态度。分析如下:
首先,这两个故事在基本情节乃至细节上有很多惊人的相似相似。基本情节的相似似乎还不足以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但细节上的雷同则从侧面让我们窥探到了二者的关系:《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受到过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猜想它就是从中国传入阿拉伯半岛的。
从成书年代来看,《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中天鹅处女的故事情节,极有可能是从中国传入的。《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著作。据考证,《一千零一夜》并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也不是某个时期的著作。其早期手抄本的流传大概要追溯到八九世纪之交,而后经过中东地区广大的民间艺人和文学家的收集、提炼、加工,历经了一千多年才著成此书。这部故事书是在波斯故事集《一千个故事》的基础之上,在十世纪上半叶经哲海什雅里的手补充修订的。随后又增添了印度、波斯、伊拉克、埃及等地的民间传说,16世纪在埃及定型。学人指出,《一千零一夜》当中的故事来源主要有三个:波斯故事集《一千个故事》,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时期流传的故事,埃及马立克(1250—1571)时期流传的故事。在这篇故事当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哈桑带着妻子回到家乡之后,他们带着义妹们送的金银财宝搬到了巴格达“那个安全的城市去,在哈里发的保护下安居乐业地过活吧。”可看出这个故事中的巴格达已经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大城市了,而且还有哈里发的保护。而据史书记载,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将都城定在“巴格达”,似可以推测这个故事应当是阿拔斯王朝流传的。而我国记载有《毛衣女》这篇故事的《搜神记》据考证是东晋干宝“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开始搜集材料,着手撰集,约到永和初(345)完稿,前后经历30年”,“据学人考证,可能是明代的胡应鳞(155l一1602)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类书中辑录而成”,但大部分是干宝原著。而载有《田章》一篇的句道兴本《搜神记》则出土于敦煌石室,据考证在唐初成书。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在晋代到唐代,中国就已流传着羽衣仙女的故事了,而且已经有了类似《田章》情节的故事。《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在情节上与《田章》更为相似些,很有可能就是在唐代(618—907)前后传入的。这点在时间上也是比较符合的。
强盛的阿拔斯王朝时代,与中国交流十分密切。据记载,
750—800年之间,阿拔斯王朝曾派了15名阿拉伯使节出使中国。曼苏尔在兴建首都巴格达时曾说:“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可以把我们和遥远的中国联系起来。”巴格达城在底格里斯河的西岸,东离幼发拉底河不远,陆路可通。在阿拔斯王朝全盛时期,首都巴格达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繁荣,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更是密切。在海上, “阿拉伯商人十分熟悉从波斯湾出发,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中国的海路。据《苏莱曼东游记》记载,广州是阿拉伯商货的荟萃之地,那里有多达12万之众的外籍商旅。可见,这对我国的民间故事向外流传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那时,中国的民间故事很可能通过商旅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了阿拉伯半岛。
当然,《一千零一夜》中《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也有其他几种可能的来源。(1)本地产生。联系到与中国《田章》中一些细节的雷同,完全是本地产生的肯能性较小。(2)从欧洲传入。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介绍的情况来看,欧洲的故事常见的组合模式是“天鹅女(或其他超凡的妻子)+女婿任务+逃亡(类型313A)”,这与哈桑故事的基本母题不太符合,而与中国流传的这类型故事相类似。(3)从印度传入。虽然我国也流传着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一个亚型——孔雀公主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印度传来的,但他的情节与哈桑故事情节的出入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哈桑的故事也是从印度传来,故事女主人公是孔雀的可能性较大。

由中国传入的民间故事,在口头传颂的过程中发生变异,并且融合了其他民间故事的一些母题元素,就形成了具有阿拉伯特色的《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经过对比,我们可看出这篇故事与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差异,知道它发生了哪些变异。
1、 《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涉及的人物众多,结构上遵循了《一千零一夜》统一的风格——连串插入式,使得结构复杂,层层叠叠。《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则用了几十页来讲述这个故事,可见内容之繁复;而中国的《毛衣女》不过短短一百来字,情节稍复杂的《田章》也不过一千多字。这与阿拉伯文学的那种热情奔放、汪洋恣肆的风格是一脉相成的。
2、 在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往往以农耕社会为背景,男主人公是一个庄稼人,发生故事的场所也是自家田地附近,就连藏羽衣的地方也是“积稻下”、“床脚下”。而在《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故事中,男主人公是个手艺人“银匠”,他的家在巴索拉城中,后来又搬到了巴格达,可见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城市当中发生的。而与女子邂逅竟然是在一个神王的宫殿里,受到神王七个女儿的帮助,让他们成婚。阿拉伯人善于经商,也习惯四处游走,所以这个故事的背景也就变成了他们生活的一种折射。
3、 《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语言繁复,绚丽多姿。在这篇故事中,常常对于事物的描写采用铺排的手法,让人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如哈桑的义妹对羽衣女子的描述:“哥哥,你要知道,你说的那个美而姑娘,她原是个长公主。她父亲是神王中最有权势的,统辖着广阔的地域,包括大陆和海岛,神和鬼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家父不过是他的一个藩王罢了。他的财富之多、兵马之众、地域之广,那是任何帝王不能同他相提并论的。他养着二万五千骁勇无比的女将,她们武装起来,骑马冲锋上阵的时候一人能够抵挡—千勇士。他有七个超群出众的女儿,尤其是大女儿,智勇双全,并不亚于女将们。他指定—块纵横相距—年路程的地方给他的大女儿管辖。那个地方周围有大江大河围绕,是天然的屏藩,任何人神都不能到那里去……”而在中国记述的文本中,则言简意赅,不会做过多的描述。
4、另外,由于《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结构复杂, 情节复杂,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包含着许多著名类型的典型内容,更说明这个故事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多个故事的吸纳、融合。最典型的是哈桑解救妻子的过程中,从两小儿手中骗得宝物的情节,竟与印度故事中的“二鬼争宝”的故事情节类似,可以看出受到过印度故事的影响。而在开头,说一个富商死后留下了一笔财产,分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大儿子开了家铜匠店,二儿子开了银匠店。故事似乎是要朝着“两兄弟”故事方向发展了,后边却单单讲了二儿子哈桑的故事,但仍可看出也受到过两兄弟故事的影响。
结论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可以推测以下结论:《一千零一夜》中《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受到过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田章》的影响,很有可能是在唐代及唐代以前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这个故事。在漫长的传颂过程中,这个故事受到过其他故事,特别是印度的故事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把这个外来的故事通过与其他故事进行整合、改换细节的方法,加入了许多阿拉伯风情元素,使其成为了一个本地的故事,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著.中国民间故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 彭树智著.阿拉伯国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文学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5] 汪玢玲. 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概观[J].民间文学论坛,1994第3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9: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