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
范文 | 张瑜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PPP 模式能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的有效途径。目前,兰州市的财政状况和管理能力难以满足众多待建设项目对于政府资金和管理能力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急迫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为广泛推广PPP模式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词:基础设施;PPP模式;急迫性;可行性 一、PPP 模式的含义和特征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针对城市基础设施或其他公益性项目,彼此之间形成的一种互相合作、互相协调的关系。 另外,PPP模式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伙伴关系。即政府及非政府的市场主体以平等民事主体的身份为前提,双方进行友好协商并订立相关法律协议,建立具有法律意义的契约伙伴关系。(2)利益共享。必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利润分配机制,确保社会资本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确立科学合理的利润调节机制,避免造成社会资本无法收回。(3)风险分担。在PPP模式中,合理分担风险,是区别于政府部门与民营部门其他交易形式的显著标志。 二、PPP模式推进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急迫性和可行性 (一)PPP模式推进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急迫性。首先,推广运用PPP模式,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机制创新,进而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刺激兰州市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压力。其次,因为兰州市是欠发达地区,但根据甘肃省发展战略总体部署,给兰州市带来许多政策和发展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投资空间。引进PPP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投资压力的需要,满足社会资本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为PPP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助于完善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从而进一步转变兰州市政府职能,优化服务,增强信任度,推进公私合作关系友好发展。 (二)PPP模式推进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1)兰州市良好的经济环境是PPP模式发展的基础。新常态的特点突出表现为:甘肃省2015年以战略为目的的新兴产业大量出现,它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高达12.1%。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全省三大产业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14.54:48.17:37.29调整为 2015年的14.4:36.8:48.8,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稳中略降、第二产业下降幅度略大、第三产业反而快速上升,比重位居第一,第三产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为PPP模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依据《甘肃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甘肃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构建设三大平台、六大窗口、八大节点城市,推进五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发展战略,为兰州市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2)兰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是PPP发展的条件。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甘肃黄金段是甘肃省向西开放纵深交通枢纽、经济战略平台和区域物流中心,兰州市可以顺势抓住机遇,利用在建设的兰州铁路综合运输中心,加快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建设兰州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打造中欧运输中转中心城市。同时,以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合作战略平台,以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为重点的经济贸易合作战略平台,加强与中西亚国家在资源开发、设立面向中西亚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向西开放生产加工贸易基地。(3)十三五计划提出,投资总额大,发展机会多。首先,甘肃省依据国家建设要求建设立了全省“十三五”规划重大建设(动态)项目库,投资总额8.44万亿元,着眼于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进而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等重大战略性任务,推动建设大兰州城际快速路网、兰州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等重大标志性工程。截止目前为止,甘肃省已经社会公布了260个项目,总投资高达5117亿元,实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并且在有关社会投资方、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另外还有40个项目已完成PPP合作协议,总投资高达1394亿元。 可见,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疲软、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较大、发行新债困难的背景下,推广 PPP 模式既有利于缓解政府融资困难、公共项目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有利于引进私营部门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进而实现改善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低下的局面。所以,PPP模式在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财政税收与资本市场,2015(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