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金融领域改革与银行业转型的思考
范文 张琪亚
【摘 要】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深化金融改革,畅通资金渠道,丰富金融產品,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是加快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途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系统风险,有效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影子银行风险累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防范银行系统风险集中化,弥补监管短板,堵住制度漏洞,打击监管套利,规范金融领域创新活动。
【Abstract】The financial industr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eepening financial reform, opening up funds channels, enriching financial products, and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mportant ways to speed up the reform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To improve the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system,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s conducive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system risk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n-performing assets of banks, shadow the cumulative risk of the bank,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is conducive to the prevention of the risk of bank system of centralized supervision, make up the short board, block the loopholes in the system against regulatory arbitrage, standardize financial sector innovation activities.
【关键词】不良资产;绿色金融;数字货币
【Keywords】bad assets; green finance; digital currency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7-0058-02
1 金融领域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1 客户金融需求产生深刻变化,金融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
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其特征是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这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步骤。金融行业改革首先要处理好去杠杆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政府和企业主要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刺激全社会需求,重点投资领域集中在工业规模化生产、房地产开发商固定资产融资以及国有企业资金缺口填补等。商业银行信贷需求主要集中于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形成了公共部门高杠杆率的局面。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中,银行原有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经营和管理思路也将发生改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质量提高形成的消费拉动力型经济增长,将取代传统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因此,金融机构开展体制创新推动银行自身供给侧改革,推进其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应与企业同步实现去杠杆化。
1.2 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累积风险可能跨界爆发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的形成和调整过程,使得资金市场得到合理化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是放开金融管制的关键步骤。结合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化的经验和历程,实现利率市场化也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各种挑战,主要体现在资本价格、信贷结构、流动性风险三方面。首先,从资本价格的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会引起中短期内利率波动幅度增加,长期存贷款利差却会下跌,因此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和资本定价的能力[1]。从信贷结构的角度看,商业银行需要发展传统存贷款以外的多元化业务来增加收益,同时减少存贷款业务的比重,提高其他业务的比例,才能更好地适应长期利差下跌的局面。从流动性风险角度看,资本市场价格不稳定会引起头寸资金不足风险,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破产的可能,这要求商业银行从内部管理上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措施。而受金融子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其累积信用风险将有可能在中短期内爆发,随着金融行业跨市场业务往来日益频繁,单一机构及金融子行业累积的风险在行业间互传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1.3 金融改革激活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定价吸纳过剩的流动性
金融改革主要着眼于中长期的要素改革,短期内作用有限,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化解存量利益冲突,是改革的最大难点。加快企业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以股权融资的方式降低企业过高的杠杆率,化解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定价不合理和融资困难问题。金融制度性改革核心是降低企业成本、去融资杠杆、提升资本效率,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以及健全完善银行业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所作用,更好地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社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央行主导的商业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应尽快退出,从而增强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在原有核准制下的IPO困境,政府控制着企业上市的速度频率,IPO市场经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是一种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行为。在注册制下,券商成为主要角色,券商的对股票的定价估值作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使得资本市场回归风险定价的本质。
2 推进银行业转型之路的对策与思考
2.1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央行宏观政策功能
央行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其自身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主要是内部机构设置和各级央行的职责划分,需要更加明确清晰,各级央行作为全国及区域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与执行部门,既要保证政策的顺利实现,又要维护地方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银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达成发展共识。带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行业方向变动,监测与预防地方金融风险形成和蔓延,加强地方征信体系建设推广等任务,应制定出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支行的履职水平。既要响应上级行的宏观政策措施,又要结合地方政府的改革意志,同时从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角度,服务民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变原有不合理的支行职责范围和权限设置,以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为依据,履行央行的三项基本职责即管理银行、发行银行和政府银行[2]。从央行的核心职能出发,实现政务公开改革行政审批流程。此外,要进一步协调上下级机构之间的履职界限和沟通机制,划分职责重点,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指导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2.2 金融模式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科技金融力量支持
所谓数字货币,是指不同于传统的纸制人民币,利用电子科技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发行的虚拟货币,优点是节约了纸制货币印刷和材料成本,降低纸币发行、流通过程中的磨损和折旧,防范各种假币冒充真币现象,减少商品交易的烦琐步骤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化,为反洗钱、打击偷税漏税不正当交易行为提供线索依据,提高央行对货币政策实施和资金流动性监测功能,从而助推区域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据估测,通过建设现代化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数字货币在全国范围内可能会实现全面的推广与流通,并形成完整的流通管理体系,对于我国的支付系统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支付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升到新的台阶[3]。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一次创新举动,需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在数字货币发行历史上的经验和不足。一是要做好发行前的准备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配套措施完善,为确保货币成功推广普及提供坚强的后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待电子科技带来的技术创新,研发出更加适合地方经济特色的数字产品,考虑到数字货币在不同的商品交易领域的适用性,尽快开发出适应流通领域的非纸制货币。从货币发行监督的角度看,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不断完善货币监管功能,加强金融数据标准化研究,加大电子科技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同步出台数字货币监管规定,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发行范围时间。
2.3 助推普惠金融带动商业银行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领,作为金融杠杆的商业银行本身就具有服务性质,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和结构在社会资金分配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普惠金融注重不同投资领域各类民间资本跨界整合,除传统的银行业以外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外延,以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机银行等推进民间融资发展,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融资渠道。对于中小微企业、资金困难行业、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具有突破性意义。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以服务环保产业、国家能效行业为主的信贷投放。绿色产业的发展主要有节能环保行业,比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各种高能效行业,发展环保行业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银行的信贷政策应向这类符合政策的产业倾斜。传统產业的转型升级,是指传统的产能过剩的钢铁等行业转型,以及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技术改造,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可以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对绿色行业范围和性质展开调查,进行专业的资金运作,投资于环境保护设备的制造开发,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并给予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曹萍,李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01):5-6.
【2】龙军.关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5(01):18.
【3】陆岷峰,汪祖刚,李振国.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战略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5(01):88-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