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独立学院辅导员谈话工作的技巧 |
范文 | 吕诗 摘要:辅导员谈话工作,尤其是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谈话工作复杂而具有挑战性,本文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几条谈话原则,并提出了几点谈话工作的技巧与心得,仅供广大新老辅导员在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时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 辅导员 谈话工作 技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24号令)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即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由此可见,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是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1 谈话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1.1 独立学院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学生问题种类繁杂。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特殊性,故独立学院的学生群体除了具有一般“90后”大学生的共性之外,还具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房文娟[1]等对独立学院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如自我意识较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等特点。 学生的个性差异明显,又强调自我意识,容易出现交往中的困难,如宿舍矛盾、工作协调的矛盾以及恋爱中的困惑等问题。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当、自律性差,容易因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而出现旷课、迟到甚至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少数家庭贫困的学生容易在家境优越的学生群体中产生自卑心理、自我封闭的行为。 1.2 网络信息便捷丰富,辅导员的知识相对匮乏。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最新最全面的资讯,相对来说,辅导员个人的精力有限,所储藏的知识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其知识优势得到不到体现,进而影响到辅导员的作为老师的主体地位[2]。同时,繁杂的网络信息,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辅导员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对谈话教育工作产生了严峻的考验。 1.3 谈话工作缺乏理论指导,不成体系。结合目前实际,辅导员的谈话工作缺乏理论指导,不成体系。就岗前培训而言,大多数高校对新入职的辅导员会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然而后续的外出培训机会或者校内培训机会则很少,关于谈心谈话的培训则少之又少。就现有的指导书籍来讲,有公文写作类、党建类、心理教育类等辅导员工作指导书籍,而专门针对辅导员谈话艺术谈话技巧指导类的书籍几乎没有。就谈话记录而言,很少有学校要求检查和指导,即使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有要求上交谈话记录,也仅仅是量的要求,对上交的谈话记录谈话方式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总体而言,辅导员的谈话方式,纯属个人经验及悟性,谈话的效果参差不齐。 2 辅导员谈话工作的原则 2.1 平等尊重的原则。辅导员在谈话过程中,要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除此之外,对待优生、差生的谈话态度也要平等,一视同仁。谈话时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2.2 耐心真诚的原则。耐心真诚,是良好师德的体现。老师谈话时的耐心与真诚,利于学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3]。老师在谈话过程中,耐心而又真诚,能使谈话氛围变得宽松与和谐,利于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3 严爱并举的原则。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按规章办事,严格要求,确实有一定的规范约束作用。但对于学生的思想疏导,“严”只能产生治标的效力,“爱”才能有治本的成效。要让学生心悦诚服,除了要晓之以理,还需要动之以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只有严爱并举,带着爱心开展谈话工作,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取得标本兼治的成效。 2.4 教育激励的原则。谈话的目的是教育与激励学生。整个谈话,要紧紧围绕教育与激励学生目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 辅导员谈话工作的技巧 3.1 谈话工作的技巧与方法 ①360度评估法。开展谈话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估谈话对象的真实性格、真实状态。仅限于通过老师的观察和学生本人的反馈,只能片面的了解情况,不能全面掌握学生本人的性格。只有通过家人、老师、学生本人、同学等全方位调查和了解,才能横向整合各方面的意见,也能纵向理清学生的成长背景,最终做到对学生360度全面客观的评估。 比如,有个大一女生主动找我谈话,说有人总是跟踪她,并对她指指点点。于是我找来与她同一个宿舍的同学以及个别班干谈话,发现该生存在明显的敏感多疑现象,生活习惯也较为异常。同时,我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该生的家长。据说,这个学生有个漂亮的姐姐,而自己却长相丑陋。在高中阶段,因为有几名调皮捣蛋的同学老是拿她和她的漂亮姐姐作对比而进行耻笑与诽谤。久而久之,该生就孤僻敏感,最终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休学治疗过一个学期的。了解这个情况后,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让家长配合找专科医生对该生进行诊断治疗,另一方面,我会在外表的评价上,多发现她的优点进行表扬,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她普通话标准,在一些班级活动中,邀请她作主持。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用,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她的四年大学生活,并找回了自信。 ②门槛效应法。心理学家费里德曼和费雷泽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门槛效应的运用,要求我们对待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循序渐进。发现问题,需要逐步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从表面问题层层深入到本质问题。解决问题,也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由易到难,逐步引导,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容易欲速而不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