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范文 | 刘亚莎 郭晓丽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整体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中等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生在中职阶段的课程学习以专业技能课为主,数学课作为基础文化课中的一门,地位也很重要,更多的要体现它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育中,这是我们广大中职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并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特点以及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着重对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数学史;中职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 相比较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生的学习习惯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很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因为知识链条的断裂,连一些最简单的数学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好。大部分学生从初中乃至小学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早已对数学失去兴趣并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厌学现象很普遍。因此,作为我们中职数学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困难重重又责任重大。除了一些常规的方法,比如,注重初中乃至小学数学与中职数学知识的衔接;尽可能地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等。本文将着重从数学史方面入手,尝试将数学史融入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以提高中职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 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及周边兄弟院校的调查,笔者发现数学史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很少,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数学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数学史的应用,或者只是将数学史的引入作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一种手段。 调查中发现,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将数学史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有:借助于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穿插一些数学家或者科学家的小故事,或者是单纯地介绍数学史资料,这些都没有形成系统性,因此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概念性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史作为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将其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试想,将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将枯燥无味、复杂难懂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 数学史可以培养中职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便是数学文化教育,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中职生缺乏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和目的都非常不明确,加上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经常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作为我们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数学史的渗透,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较为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指导学生形成较为明确的价值观。 此外,中职生在学习过程,尤其是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肤浅性”和“混乱性”。比如,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往往只注重数学的形式和结论,对其本质却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表现为在解题过程中只会套用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和变通。“混乱性”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条理不清,比如解答证明题的时候从解题步骤能看出没有条理、无逻辑性、思维混乱。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史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的这种缺陷,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中职生的课程设置决定了他们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因此除了常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或大讲堂、社团活动等,向学生传授数学史的有关知识。 4.1 关于数学史知识方面的竞赛。 以竞赛的形式,敦促学生了解一些对自己专业、对自身有用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觉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加深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2 个人或者小组办黑板报、手抄报等。 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图书杂志等途径,搜集相关的材料、设计版面,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也要注意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并表彰先进。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3 专题讲座。 在学校的支持下,可以由教师在班内或校内举行一系列的数学史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使他们切实感觉到数学是有用的,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的目的。 为了体现中职数学的专业性和基础性,也为了体现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我们中职学校的数学专业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将一些优秀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传递给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将数学史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汪晓勤,韩祥临.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傅海伦.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汪晓勤,欧阳跃.HPM的历史渊源[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