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范文 崔强
【摘 要】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对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over the yea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rain oper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车务系统;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Keywords】train operation system;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29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13-02
1 引言
近年来,铁路部门持续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水平稳步上升,安全控制体系日趋完善。当前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中也存在着管理缺乏针对性、作业人员知识体系单一、作业人员违章违纪多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缺乏针对性
铁路车务系统较安全管理缺乏针对性,一是体现在“大而全”的问题。基层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在具体执行中往往不能准确找到问题关键。二是体现在“层层加码”的问题。当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层层加码”现象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所谓“层层加码”是指上级制定的安全文件下发至基层单位后往往演变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文件,很多文件只是泛泛而谈,并无很大指导意义。三是体现在“闭门造车”问题。部分基层单位在制订安全管理制度时未结合本单位作业实际、人员实际、违章违纪数据分析等进行综合考量,凭空臆想或照搬上级要求,规章制度随意性大,缺乏风险防范的精准性。
2.2 作业人员知识体系单一
车务系统作为运输组织的主要组织者,日常作业中需要对其它系统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当前车务系统人员培养模式依旧是基于本系统内逐步培养,缺乏对车辆、机务、工务等其他系统作业知识的培训。这一现状导致作业人员在遇突发情况、设备故障等情况下,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和描述故障现象,对故障可能对运输安全的影响和潜在后果认识不足,造成应急处置不及时,影响运输组织效率甚至引发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就充分暴露出行车组织人员对设备故障潜在后果认识不足,应急处置不到位的问题。
2.3 关键时段违章违纪现象突出
由于车务人员大部分为四班制倒班,日常作业中连续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较大,在特定时段违章违纪现象尤为突出。统计2016年全年车务系统114件责任事故发生时间段可以发现,后半夜2点时段过后及中午时段过后,由于人体生物钟在这两个时段是较为疲乏和困顿的时间,精力不易集中,事故发生频率逐步攀升。交接班时段,特别是早班接班后8点~10点期间,事故发生频率逐步攀升至峰值,直观反映出接班后两小时仍是违章违纪行为发生的重灾区。
2.4 安全检查量化指标不合理
铁路基层单位为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监督检查作用发挥,对管理人员制定了量化考核指标,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部分单位制定的量化考核指标脱离实际,甚至对财务科、办公室、收入科等后勤部门也制订了较高的量化考核指标。过高的量化指标造成部分管理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不是以现场帮教、问题整改为导向,而是 “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存在着“凭空造卡”、“伸手要卡”等行为,导致“管理人员都有任务,被考核几次很正常”的思想在作业人员中蔓延,久而久之使安全监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对职工作业积极性亦造成严重损害。
3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具体途径分析
3.1 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
一是充分利用违章违纪数据分析。当前铁路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安全检查监督考核评价系统,通过分析、查找系统记录并结合人员情况可以对每个时段的违章违纪情况进行统计,对重点人员、突出问题等进行梳理,进而找到安全管理关键症结。二是减少安全规章“层层加码”的问题。作业规章的拟定應走出一个误区,就是为了确保安全而盲目加码规章的问题,安全本身已经100%保证了,还要加码规章保证安全200%,这是一个误区。作业规章的拟定应在遵循基本技术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更好地为现场安全和运输效率服务[1]。
3.2 全面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一是提高职工业务学习层次。车务基层单位应充分利用职工集中学习时间、班后学习时间对作业人员知识体系进行完善,邀请设备单位人员对行车作业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和讲解,使职工对设备运行基本原理、设备对行车作业的影响及潜在危害和后果能够充分认识,使职工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2]。二是建立学习型人才队伍。针对车务系统管理人员建立中长期培养规划,组织车务系统管理人员,特别是新入职大学生、年轻业务骨干人员跨单位、跨系统进行一定时间的综合锻炼和培养,有条件的可以组织跨局交换学习,逐步建立和培养一支专业技能精通、知识体系完善的专业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基层单位人员素质。
3.3 优化安全检查量化标准
车务基层单位在制订安全检查量化标准时不能以一概全,对量化标准制订过于笼统。一是要结合各科室职能定位合理制订量化检查标准。对于财务、人事、办公等科室的量化指标要合理考量,与安全、技术、运输等业务科室区别对待,减少管理人员“为完成量化任务而完成任务”的情况发生。二是各基层车间站要结合自身人员实际、违章违纪情况分析数据、作业特点合理制订量化检查标准。对于后半夜没有作业的车间站应适当减少量化指标。制订量化指标时应基于单位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各管理人员的量化标准,减少笼统性描述,避免管理人员扎堆检查的情况发生。三是结合作业实际适时增减量化考核指标。基层单位应充分结合作业量、安全风险研判情况对量化检查情况进行适当增减,减少管理人员及职工负担,逐步扭转职工对于安全检查及考核的错误认识。四是确保安全检查的真实性。对于“伸手要卡”、“凭空造卡”等行为,一旦发现或接到职工反馈后,要立即着手进行调查,情况属实的要立即对责任人员进行严肃考核,维护好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3.4 加强关键时段作业盯控
交接班时段交班人员急于下班,作业中普遍存在拖时间、坐等下班的现象。接班人员,尤其是白班接班人员,在经过长时间休整后,亦难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解决以上两点问题,首先要提高班前准备质量。通过规范接班人员班前点名着装、提前收缴接班人员手机、进行饮酒测试、严肃点名会纪律、组织规章抽问、传达班计划内容及作业动态、充分进行安全预想等手段,可以尽可能地使接班人员及早进入工作状态。二是要加强对交班人员的作业盯控,确保交班人员在交班前、交班期间能够按标作业,为交接班打好基础。三是对管理人员量化指标进行完善,确保各关键时段均有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盯控。
3.5 强化安全问题整改
强化安全问题整改,一是管理人员要对检查发现的违章违纪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复查并做好记录,确保安全违章违纪问题整改到位,坚决杜绝“发了卡即完成任务”的思想。二是对惯性问题、共性问题逐步进行集中整治,安排专人负责对某一类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共性问题、惯性问题逐步减少。
3.6 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减少重点人员违章违纪现象
对于日常作业中违章违纪多发人员,不仅要加强作业盯控和帮教,还应充分与职工进行沟通,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找准作业人员究竟是因业务素质原因,还是个人家庭原因,亦或思想认识原因造成其违章违纪问题多发。基层管理人员应充分履行 “谈话谈心”制度,主动发现职工思想动态变化,积极帮助职工减轻思想负担,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4 结语
通过对车务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合理制订可行性对策,将改进措施落到实处,可以大幅减少职工违章违纪情况的发生,对提高安全管理质量亦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波,何世伟,焦文根,等.铁路车务系统安全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1):63-67.
【2】徐宜发.铁路职工违章违纪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11):28-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