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内部审计案例教学改革研究
范文

    姜博

    【摘 要】目前,案例教学是高校内部审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面对新经济形势下的各种复杂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这种方法依然存在短板。为了推动高校内部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改革,论文从内部审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立足对现阶段案例教学方式短板的分析,提出了对革新内部审计案例教学的参考意见,旨在为内部审计教学提供借鉴。

    【Abstract】At present, ca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l audit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faced with various complex problems in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this method still has shortcoming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as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l audi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l audit,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at the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he case teaching of internal audi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internal audit.

    【關键词】内部审计;案例教学;改革

    【Keywords】internal audit; cas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F239.4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1-0064-03

    1 引言

    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新经济行业的出现和新商业模式的深入发展,都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内部审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我国高校目前的内部审计课程教学中,“灌输理论”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学生对内部审计的现实作用缺乏直观的了解,而有参考价值和时效性的案例不足,也限制了教学质量。由此,高校的内部审计课程应当立足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优化案例教学的方式,提升人才的培养水平,助力经济的发展。

    2 内部审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学学科自身正在面对着发展与变化,内部审计教学也需要因时而进。随着经济活动复杂性的提高,内部审计的思路、方法和模式已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传统的现场审计或手工审计的方法,不管是在效率上,还是在成本管理上都无法达到要求[1]。对风险评估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这种趋势使对既有理论基础,又精于实践的内部审计人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而高校作为未来从业者的教育平台,有责任培养更加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才。因此,新经济形势下,要培养适应外界需求和满足行业变革的人才,内部审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其中,又以案例教学的改革为主要方面。

    3 案例教学法的独特作用

    由于内部审计课程需要学生对各方面的基本知识都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审计的教学仍然局限于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 ,就会提升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可以使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合理使用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而全面地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培养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4 案例教学法在内部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现有的案例资源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作为内部审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选取的案例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与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息息相关。如果用于教学的案例是从真实事件中精心挑选总结而来,那么不仅会帮助教师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授课,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达到预期效果。然而,由于大多数企业将自身的内部审计资料视为商业秘密,教师从企业获得真实案例资料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也就导致学生很难接触到在现阶段真实发生在企业的内部审计案例。此外,有的案例虽然是由真实发生的事件总结而来,但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企业的经营模式、行业的特征乃至经济状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这些案例已经失去了参考学习的价值。因此,怎样在内部审计课程的案例教学中,选取高质量的、真实发生的、适合用来教学的内部审计案例就显得格外重要。

    4.2 用于案例教学的课程时间受限

    与“照本宣科”式的理论讲解不同,案例教学往往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浏览案例,理解理论知识在各种案例中的现实表现,以及在课堂讨论中启发学生的认知等。然而,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压力本就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讲授完内部审计的准则以及程序之后,课程就已经接近结束,就会无法满足案例教学的时间需求,从而带来教师对案例的运用水平欠佳,甚至使案例研究流于形式的结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内部审计课程自身特点的因素,更有现阶段内部审计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不足的因素。

    4.3 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或是通过机械的记忆,而不是主動地学习理解去掌握知识[2]。这就导致部分进入大学的学生依旧更加看重自己的成绩,而不是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忽略了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学生对案例教学这类主动学习方式的习惯性忽视使案例教学在内部审计课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4 部分教师欠缺实践经验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长时间的学院教育帮助教师培养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在实践工作方面却可能存在很大的欠缺,这就导致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去充分地利用案例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 对内部审计案例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5.1 建设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案例库

    对于内部审计学科来说,能否找到符合现阶段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能够帮助学生增进对内部审计原理或流程的认知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在搜集整理案例方面,由于优秀的内部审计案例势必涉及案例公司的方方面面,所涵盖的数据信息或非数据信息数量可能非常庞大,使得任何一位教师都很难做到提供数量可观的高质量教学案例,这就要求同专业的教师们能够互相协作,共同努力。

    在案例的选取案例库的与维护方面,教师应当注意选取案例的多样性,既要有能够提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也要有可以为学生提供警示的失败案例,既要包含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一个内部审计流程或方式的理解的“小”案例,也要有涵盖了内部审计各阶段或各方面的整体“大”案例,既要有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中蕴含的经典案例,也要有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态势和代表了内部审计在现阶段企业中应用的最新案例。

    在案例库的使用方面,教师有必要不断研究案例教学的模式与规律,不断尝试发掘使学生有效参与到案例学习中的新方法,充分地发挥案例库应有的作用。此外,对案例库的使用可以不必局限于课上的时间,教师可以将课上时间无法与学生共享的案例资料上传至学校的网络平台,同时注重回应学生在学习内部审计案例中的反馈。

    5.2 设置内部审计实验室和内部审计实验课程

    由于案例教学,尤其是对涵盖了内部审计各个流程或方式的大型案例的教学需要占用宝贵的课时,而现有的课时编排不允许教师这样做。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会计学科教学上企业模拟经营的成功经验,单独设置内部审计实验室,单独开设内部审计模拟实验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模拟内部审计,让学生在校内体验尽可能贴近实务的内部审计工作,这无疑会助力学生的进步。

    在内部审计实验室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应当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在为学生提供真实、完备、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内部审计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的特征,面向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内部审计人才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贴合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实验环境。

    在内部审计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操作内部审计的具体程序,帮助学生理解内部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外,内部审计实验课程的教师需要对电算化软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为学生讲解模拟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保证内部审计实验课程教学的质量[3]。

    5.3 提升教师的素质

    内部审计课程的教学对教师在基础理论方面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阶段,从事内部审计教学的教师普遍为博士毕业,理论知识水平相对来说比较有保证,此时,教师实践经验的相对不足,就可能成为限制授课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授课教师经历过内部审计工作,或者深入调研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就会对内部审计的理论有更加深入和切实的理解,这也有助于教师的授课。

    因此,一方面,高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去企业做兼职或带学生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积累实践经验,也可以为教师搜集第一手的内部审计案例资料提供便利。此外,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的内部审计职员,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内部审计实务方面的讲解,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弥补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欠缺[4]。另一方面,作为内部审计学科的授课教师,也应当时时刻刻注重提高个人能力,始终做到站在专业发展的最前沿,不断学习内部审计研究新成果和新应用。

    5.4 改良内部审计课程的成绩评价方式

    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与其他科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仍然是采用期末考试分数占主要部分,课堂表现占次要部分的方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堂表现的评价方式由于极大的主观性,可能出现不够严谨甚至流于形式的现象,带来学生只关心期末考试“考什么”,而不是在课堂上“学什么”的后果。由于内部审计课程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传统的以考察理论掌握程度和简单的案例分析的期末考试形式往往不能真正检验学生对内部审计学和内部审计职业的理解程度[5]。因此,可以将课堂案例的讨论情况,或是课下案例作业分析成果的质量作为判断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同时科学调整总成绩中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所占的百分比。这样一来,既可以通过成绩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使内部审计课程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又可以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增加更加具体的标准,使学生的成绩更能代表对内部审计学科的掌握程度。

    5.5 加强学校之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要进行科学的教学改革,更不能仅仅依靠几名教师的力量,应当借助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讨论,给教师提供一个能够交换授课心得的平台。如此一来,各高校的教师能够群策群力,共同助力教学改革。

    6 结语

    内部审计学科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专业教师的授课要做到因时而进,从而使内部审计学科的教学能够满足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于内部审计人才的需求。教师有责任通过改革内部审计课程目前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模拟实验,为学生呈现完整的内部审计流程与程序,帮助学生进步,培养更多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案例实践教学改革及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17(1):89.

    【2】石利芳,孙晓红.产学研视角下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16(5):35-36,91.

    【3】孙丽华.《内部审计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财会通讯,2014(11):48-50.

    【4】刘世全.基于实践核心的审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3(7):39-41.

    【5】李慧.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12(24):36-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