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思考
范文

    龚珏珂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规范政府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重要意义。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粗放预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预算管理已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建立预算管理机构、加强项目动态监管、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预算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多样,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越来越重要。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先后经历了2000年“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部门预算改革、2001年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规定新的《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充分体现完善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国家公共管理、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政府行为、落实财政预算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客观要求,是国家依法治国、新《预算法》实施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单位财务管理顺利进行、提高资金有效利用和配置的重要保障,是防范单位财务风险、完善单位内控机制的必要手段。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单位的运转和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管理层不重视,预算编制粗略

    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配合。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完善度及透明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单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项目都必须纳入预算编制管理,宽口径的预算项目编制方法使得各单位预算编制的难度上升,工作量加大。但是,许多单位的领导仍普遍认为预算的编制与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并未组织相关部门对次年的预算做一个综合性的考虑,也未对财务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认真的审核,认为只要财务部门能从财政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资金就可以了。财务部门也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常常采用“上年基数+增长数”的方式编制次年预算,这必然导致有预算的项目不实施,想实施的项目又无预算,整个预算犹如空中楼阁,不能很好地与单位次年的工作安排相结合。

    (二)预算批复时间滞后

    新预算法规定各级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二十日内向各部门批复预算。因此,每年预算批复的时间通常在3、4月份,导致预算执行实际时间存在3~4个月的空档期,这必然会给单位某些项目的支付带来困难。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单位统一取消了银行账户,通过指标与财政结算,财政将指标通过金财大平台下达给单位,没有指标的项目便没有办法支付。由于近几年财政资金的紧张,当年未用完的项目指标财政一律收回,单位需重新在下一年度申报,而第二年的预算又往往在3、4月份才能批复下来,于是一些跨年度的项目支付就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例如,运营维护费项目需按季度支付维护费用,4季度的运营费可能因考核等问题12月无法支付,只能在次年的1月份支付,但由于预算没有批复下来,运营商往往要4、5月份才能收到上年4季度的运营费用。再如,跨年的工程项目,通常赶到春节前需结算工程款,以兑付民工工资,但因预算未批复,单位可能因没有指标而无法支付工程款给施工方,导致施工方无法兑付民工工资,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预算执行不严谨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由于编制时间紧张,基本都是财务人员闭门造车编制出来的,很多项目预算的编制往往没有与单位次年的工作目标、计划相结合,或者与单位的工作目标、计划相结合了,但对项目的资金需求预测不严谨,导致预算批复下来后,有预算的项目可能不实施了,要实施的项目又没有预算,或者预算了,因资金测算不严谨,有的项目资金使用不完,结余很多,有的项目资金又不够用,最终导致无预算计划或脱离预算执行计划、随意支配资金、不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挪用项目资金、超预算建设项目、擅自改变项目支出内容等现象频频发生。

    (四)预算调整缺乏灵活性

    新预算法出台后,财政追加预算取消了,单位申请资金基本就只有年初部门预算和调整预算两个途径,对于一些临时需要实施的项目,资金就没了保障。近几年,由于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除了列入部门年初预算的项目有财政资金的保障外,其他临时增加的项目财政不敢轻易列入调整预算,都要等到年底根据财政收入的情况,再来确定哪些项目列入调整预算。这就导致单位不知道临时需要实施的项目做还是不做,做呢没明确有预算,许多项目的前期工作都无法进行,没有预算,政府采购不批;不做呢,可能又会带来一些安全性的隐患,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机构

    1.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单位应从上到下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尤其是单位领导应加强《新预算法》的学习,充分认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重要性,理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并不是财务部门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2.设立预算管理机构,配备专业预算管理人员。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可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固定安排一名职工负责本部门预算项目的编制、上报。单位领导每年应于7、8月份召集财务部门及各业务部门对次年的工作目标做计划安排,并确定次年准备实施的项目有哪些。待财政安排预算上报工作后,各业务部门需将各自次年准备实施的项目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安排1~2人根据近几年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并结合项目的绩效评价对各部门上报项目的实施依据、资金需求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汇总上报领导,领导再根据次年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财政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再次召集各部门对预算上报项目逐一审定,定稿后报送财政部门。

    3.加强二级预算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机构不仅要做好本级的预算编制工作,还应加强对二级预算单位预算编制的指导、上报预算数据的审核及对其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

    (二)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应对预算执行空档期

    针对每年预算批复时间和预算实际执行时间的空档期问题,单位财务部门应做好和业务部门的协调工作,尽量于每年的11月底前完成各项工作的考核,并争取在12月中旬前支付当年资金。例如,运营费等需季度支付的项目,可将支付时间节点调整到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1月,以确保12月扎账前能支付9~11月资金。如果确需跨年完工、验收的工程项目,应做好与财政的协调工作,按照合同要求,根据工程完成进度或审计报告,申请预拨指标,以确保施工方能收到工程款,按时兑付民工工资。

    (三)加强预算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1.做好预算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每年财政部门布置预算工作的时间通常在四季度,留给单位编制预算的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导致单位预算编制时间短、预算编制粗略。针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常规性,单位财务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布置预算工作前,提前做好前期工作。一是可以建议领导先把次年准备实施的项目大体确定下来,待财政部门布置预算编制工作时,无需再花过多的时间在项目的确定上,而是将时间、精力集中在项目的实施依据及资金需求审核上。二是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预算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常年性项目,这些项目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每年只需提前对数据库中的项目进行资金需求审核、修改即可,不用再对其实施依据和实施必要性进行全面审核,以便将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在新实施项目的审核工作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将编制的项目预算与单位的次年工作目标相匹配,确保项目资金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高效使用,避免脱离预算执行计划、随意支配资金、不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项目经费相互挤占等现象发生。

    2.建立预算动态监控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考核机制。很多单位对预算的执行不太重视,项目预算执行率低、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大量存在,单位应加强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加大项目支出预算的执行力度。一是建立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是项目支出管理的责任人,他们对项目的执行进度、项目的支出内容承担责任,对项目支出预算中存在的违规操作应及时纠正。二是建立动态监控机制,从事后监督逐渐转变为事中监督。财务部门应在每年预算批复后,将预算项目分解给各业务部门,并请业务部门上报分月用款计划。财务部门根据上报的用款计划追踪项目执行进度,并于每季度末将项目预算执行率反馈给业务部门,以便业务部门及时分析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三是每年应至少选择1个关键时点对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项目审核的依据,通过分析,将因政策原因等非主观因素造成的确实无法实施的或资金需求变化大的项目,按照规定程序上报财政部门,及时对项目资金进行调整,以确保单位各项目标工作的顺利完成。四是加强对单位预算编制、执行、效果的考评工作,单位每年应至少抽取2~3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通过考评,看看资金是否用在了刀刃上,是否充分发挥了效益,并将考核结果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考核及次年的资金安排相结合,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得到真正有效的配置,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四)加强预算编制的全面性

    新《预算法》是把双刃剑,其强调“无预算不支出”,为规范预算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但同时也使一些临时实施需要追加经费的项目缺乏灵活性。这就对单位预算编制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临时需要实施的项目可分成两类:对一些常规性、小的临时项目,如污水管道、供水管道的临时维修等,可根据近3~5年的实际情况,估算平均费用,列入部门年初预算;对一些规模较大的临时项目,单位可与财政积极协商,争取列入其保留预算中,以避免因没有预算而导致项目无法实施,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预算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新《预算法》对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人员的配备,逐步完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预算信息化管理,建立预算监督考核机制,全面深化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有效配置。

    (作者单位为成都市双流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马俊.新预算法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5(18).

    [2]韩文凤.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 .财经界(学术版),2014(01).

    [3]李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6).

    [4]李光萍.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4(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