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党参水提液的影响
范文 彭颖+雷昌+唐颖楠+周莉莉+夏新华
摘要:目的 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党参炔苷含量、浸膏得率及HPLC指纹图谱各组分的相对表观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2种纯化工艺对党参水提液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处理的党参水提液其浸膏得率明显高于醇沉工艺,且对极性较强组分的保留效果显著优于醇沉工艺;醇沉工艺对党参炔苷保留量稍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且对极性较弱组分的保留效果较好。结论 上述2种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为党参及其他中药水提液纯化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参;纯化工艺;党参炔苷;指纹图谱;相对表观含量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12.020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12-0081-04
Effects of Chitosan Flocculation Clarification Process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Water Extract of Codonopsis Radix PENG Ying, LEI Chang, TANG Ying-nan, ZHOU Li-li, XIA Xin-hua (School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hitosan flocculation clarification process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the princip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water extract of Codonopsis Radix. Methods The influence of two purification processes on water extract of Codonopsis Radix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lobetyolin contents, extract yield, and relative apparent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in HPLC fingerprint as evaluation indexes. Results Chitosan flocculation clarification proces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xtract yield of water extract compared with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and it has a markedly better retention effect for strong polarity constituents;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exhibit a little better retention effect for lobetyolin and a better retention effect for weak polarity constituents. Conclusion The above two processes have some regularity in the influence on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water extract of Codonopsis Radix, which can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for water extracts of Codonopsis Radix, and other TCM water extracts.
Key words: Codonopsis Radix; purification process; lobetyolin; fingerprints; relative apparent content
中药制剂生产常需要采用适合的方法对中药水提液进行纯化处理,以达到去粗取精、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等目的。近年来,有关中药水提液纯化的研究颇多,发展较快,尤其是醇沉工艺与吸附澄清工艺[1]。醇沉工艺的应用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在工业化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该工艺对中药水提液中的多糖、淀粉、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沉淀效果,大大推进了中药汤剂向口服液等现代剂型的转变。但也存在醇耗成本高、工艺流程长、药液损失大、溶剂残留大、成品稳定性差等诸多弊端[2-5]。因此,目前许多医药工作者正致力于寻求更高效经济的替代方法[6-7]。壳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55)
通讯作者:夏新华,E-mail:xiaxinhua001@163.com
糖是吸附澄清工艺的常用澄清剂之一,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在沉淀体系中大颗粒物质时对多糖的保留效果较好,同时可利用天然高分子胶体的保护作用,极大提高体系的澄明度和稳定性[8-9],因此,较醇沉工艺而言,具有成本低、沉淀速度快、沉淀效果好且储存稳定等诸多优点,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试驗以党参为研究对象,比较醇沉工艺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党参炔苷保留率和浸膏得率的影响,同时结合HPLC指纹图谱,考察二者对党参水提液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为党参水提液纯化工艺的优选提供依据,也可为中药水提液纯化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指导。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二元泵,手动进样器,UV检测器,色谱工作站(Agilent公司),KQ-6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淀山湖检测仪器厂),800型离心沉淀器(长沙市科伟仪器厂),CP114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党参炔苷对照品(批号111732-2009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党参饮片(批号20110707007,湖南三片叶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壳聚糖(批号F20091203,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乙醇、冰醋酸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党参水提液的制备
称取党参饮片600 g,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 h,过滤,合并2次提取液,65 ℃减压浓缩至2000 mL,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
2.2 党参水提液的纯化处理
2.2.1 醇沉工艺处理 取上述党参水提液900 mL(相当于原药材300 g),等分成3份,分别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1.20、1.25(60 ℃),每份再等分为3份,边搅拌边缓缓加入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分别达50%、60%、70%,充分搅拌混合后静置24 h使沉降充分,过滤,除去沉淀物,收集滤液,备用。
2.2.2 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处理 取上述党参水提液900 mL(相当于原药材300 g),等分成3份,分别调节药液的浓度(原药材量与药液体积之比)为1∶2、1∶4、1∶6,每份再等分3份,于水浴加热至70 ℃,分别将适量(0.4、0.8、1.2 mL/g)的1%壳聚糖溶液边搅拌边缓缓加入,充分搅拌混合后静置24 h使絮凝充分,过滤,除去絮凝物,收集滤液,备用。
2.3 浸膏得率测定
分别取上述醇沉工艺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处理的样品溶液,真空浓缩,并于65 ℃真空干燥至恒重,计算浸膏得率。
2.4 党参炔苷含量测定
2.4.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68 nm,进样量10 ?L,流速1.0 mL/min,柱温30 ℃。理论板数按党参炔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党参炔苷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即得浓度为0.301 0 mg/mL的党参炔苷对照品贮备液,于冰箱中冷藏备用。
2.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2.3”项下党参干浸膏约1.5~2.0 g置于锥形瓶中,加甲醇10 mL,精密称定,超声处理(功率 240 W,频率45 kHz)30 min后放冷,再次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过滤并收集续滤液。从中取5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0.45 ?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4.4 方法学考察 按上述HPLC色谱条件,对党参水提液中党参炔苷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包括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显示:党参炔苷在0.3~3.0 ?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13.0X+25.817(r2=0.999 4),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3.08%、3.24%、1.51%,加样回收率试验党参炔苷的平均回收率与RSD分别为100.1%、2.88%,表明采用该法测定党参水提液中党参炔苷含量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2.4.5 样品含量测定 称取2种纯化后的党参干浸膏样品适量,按上述方法测定,计算党参炔苷含量。
2.5 2种工艺测定结果比较
经醇沉工艺处理后的9份样品中党参炔苷含量和浸膏得率平均值分别为295 ?g/g原药材和29.72%;经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处理后的样品中党参炔苷含量和浸膏得率平均值分别为285 ?g/g原药材和37.08%。可见,经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处理的党参水提液其浸膏得率明显高于醇沉工艺。结果见表1、表2。
对正交试验浸膏得率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174,表明2组数据方差齐;再作双侧t检验,P=9.67×10-5,表明浸膏得率的2组数据有极显著差异。对正交试验党参炔苷含量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P=0.188,表明2组数据方差齐,再作双侧t检验,P=0.167,表明2组数据无显著差异。但从党参炔苷含量平均值可以看出,醇沉工艺对党参炔苷的保留率略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
2.6 2种工艺对党参化学成分的影响比较
2.6.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8 nm,进样量为10 ?L,柱温:30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5。
2.6.2 2种工艺样品HPLC指纹图谱比较 分别取上述醇沉工艺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纯化后的党参干浸膏样品适量,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得到党参水提液经2种纯化工艺处理所得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见图1),其主要色谱峰基本一致,表明2种纯化样品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2种纯化工艺对样品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大小却难以从HPLC指纹图谱中直观看出。
2.6.3 2种工艺样品HPLC指纹图中各组分相对表观含量比较 以党参炔苷色谱峰(7号峰)作参比,根据党参炔苷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及峰面积积分值,計算党参水提液2种纯化工艺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各色谱峰(各组分)的表观含量,再按照以下公式求出两2种纯化工艺样品各色谱峰组分的相对表观含量[11]。以峰号为横坐标,平均相对表观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样品中各组分平均相对表观含量的折线图(见图2)。
C_rj^i=(C_aj^i)/((C_a1^i+C_a2^i)/2)×100%
式中: 为相对表观含量,指样品j(j=1,2)中组分i的表观含量相对于两样品的组分i表观含量之和的平均值的比值。
由图2分析可知,2种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在HPLC色谱柱中保留时间较短的极性大的组分(1~3号峰)的保留效果差别较大(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显著高于醇沉工艺),对保留时间居中的中等极性组分(4~6号峰)的保留效果几无差别,对保留时间较长的极性小的组分(7~8号峰)的保留效果存在一定影响(醇沉工艺稍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
3 讨论
比较而言,醇沉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党参炔苷的保留率稍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这可能与党参炔苷的极性相对偏低,在乙醇中有更好的溶解性相关。但在浸膏得率方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明显优于醇沉工艺,这可能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对糖类的保留效果较好有关[9-10]。
HPLC指纹谱中各组分相对表观含量数据分析表明,2种纯化工艺对党参水提液中各化学成分的影响存在一定规律性: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对水提液中极性大的组分保留效果优于醇沉工艺,对于中等极性组分的保留效果与醇沉工艺相差不大,而对极性小的组分保留效果则差于醇沉工艺。这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13]。党参多糖与皂苷类成分是党参中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与醇沉工艺比较,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可提高党参水提药液中极性较大组分(如党参多糖与皂苷类成分)的保留效果,从而有助于保存药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為便于依据HPLC指纹图谱对2种纯化工艺样品各组分的含量进行更直观的分析比较,本文引入了组分“表观含量”和“相对表观含量”的概念。组分的“表观含量”指根据HPLC色谱图中某组分的峰面积积分值,采用已知的参比物(如党参炔苷)为对照所计算的某组分的含量值,它并非组分的真实含量,但可表征其含量大小。“相对表观含量”是指待比较的2种样品中,某样品中某组分的表观含量相对于两样品中同一组分的表观含量之和的平均值的比值。若样品中某组分的相对表观含量>100%,则表明该组分的含量高于另一相比较的样品,反之则低于另一样品。将两样品各组分的相对表观含量数据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绘图(如折线图),较HPLC色谱图更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出二者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从而有利于比较2种工艺对中药水提液中主要化成分的影响规律。
中药水提液的主要特点是成分复杂、杂质较多、有效成分含量低,因而选择合理的纯化工艺对中药水提液进行前处理是中药制剂生产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近年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种被认为有望推广的新型中药水提液纯化方法。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促进其在中药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翟莲,宋凯凯,刘瑞锦.中药水提液纯化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1, 30(5):296-297.
[2] 杜松,刘美凤.中药水提液醇沉工艺的回顾与评价[C]//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08:1-4.
[3] 王庆.浅谈中药的醇沉工艺及设备[J].机电信息,2009(32):38-40.
[4] 孙玉琦,刘晓娟,代春美,等.中药醇沉技术应用与评价[J].中成药, 2010,32(11):1961-1963.
[5] 周跃华.关于中药复方制剂醇沉含醇量的调研[J].中草药,2015, 46(15):2309-2314.
[6] 赵跃东.水提醇沉法及其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册),2014:7.
[7] 朱磊,刘婉莹,付利新,等.提高中药口服液澄明度方法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4):315-318.
[8] 田洋,史崇颖,候艳,等.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天麻提取液的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5):25-28.
[9] 楚笑辉,唐路梅,夏新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纯化乙肝宁复方水提液的对比[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1-4.
[10] 沈芹芹,夏新华,颜红,等.不同纯化工艺对金钱草水提液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13-16.
[11] 杨磊,夏新华,朱青,等.两种纯化工艺对白芍水提液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研究[J].中药材,2013,36(1):118-121.
[12] 张驰,夏新华,周莉莉,等.两种纯化工艺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8):30-33.
[13] 雷昌,夏新华,黄玛莎,等.二种纯化工艺对茵陈水提液的影响研究[J].中成药,2013,35(12):2626-2630.
(收稿日期:2017-05-10)
(修回日期:2017-06-12;编辑:陈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