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云南少数民族会计发展探微 |
范文 | 摘 要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着特殊的民族分布、特别的地理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变迁,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及多元社会经济结构下,云南少数民族会计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会计正逐步融入中国会计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会计发展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各民族分布表现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以村寨连片聚居,各民族间相互交流较少,但都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的变迁,少数民族会计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形态的会计雏形 在原始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主要凭借语言、手势来传递信息,通过手指来计算数量。为了便于记忆,云南各少数民族利用石头、树枝、草秆、结绳、刻契、绘画等来表达所计经济事项的数量。 (一)结绳计数、记录法 结绳计数方式直观而简单,一直被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所普遍使用,而且延续运用的时间相当长,从原始社会末到20世纪解放以前的怒族、佤族、傈僳族、独龙族、哈尼族以及西双版纳的基诺族都采用过结绳的方法来计数、计量。例如,云南怒江傈僳族族人在嫁娶时,用麻绳、棉绳记录所需的物品种类及礼金数目;佤族人应用结绳处理债权债务;基诺族人以结绳记录征收物品等;红河哈尼族买卖田地时,用麻线或棕绳打上疙瘩。绳结的多少取决于所计事物的数量,而绳子的粗细、长短与所发生事情的大小及重要程度有关,结好同样的绳子由当事双方各执一条作为证据或契约。结绳计数的方式成了人类会计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刻契计数、记录法 刻契计数、记录法是用刻契物体、遗留痕迹的方法来反映人类经济活动及数量关系。根据刻契材料的不同,分别有刻木、刻竹、刻石、刻甲骨、刻陶坯、刻泥板等。刻契计数、记录法比结绳计数、记录法更进了一步,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都使用过刻木或刻竹的计数方法。现存于云南民族博物馆的西盟县佤族解放前的借贷木刻,在木片上方的左侧刻有5个V字形的小缺口,表示借贷期限是5个月还清,上方的右侧刻着一个V字形的大缺口,表示如果到期不能还清,债主就来拉欠钱人的一头牛。 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解放前也一直在使用刻木记录的方法记录账务。这种记账木刻是刻记各户向村社缴纳各种物品数量的账目。根据所刻记的数量和内容的不同,决定木刻的长短。所有的记账木刻只刻数字符号。 解放后,拉祜族的刻木记事是将实物记录与刻木计数相结合,他们通常以记录者认为适合的实物材料记录特定的活动及其数量。这些材料包括鸡毛、牛毛、猪毛、谷物等。哈尼族在进行买卖交易时使用竹刻,竹刻三件一组,涉及经济活动的内容、时间、数量等因素。此外,布朗族、景颇族等民族在历史上也曾经使用过刻木记录的方法。与结绳记录法相比,刻契记录法更先进,标志着云南少数民族最早的会计行为的产生,也是会计工作的历史起点。 二、古代的云南少数民族会计的发展 由于劳动分工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出现,形成了新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也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会计核算的“奴隸制会计”。起初,奴隶主亲自管理会计记录和核算,随着生产的扩大,奴隶主挑选出奴隶进行会计记录和核算,自己只负责监督。在少数民族的奴隶制度下,“奴隶制会计”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自元世祖忽必烈灭大理国伊始,云南行省实施土司制度,成为实行土司制度行省中土司数量最多的一个行省。 由于云南均分块割据,相互交流较少,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经济规模较小而且结构简单,所以各地的土司在财务管理方面仅满足于对已存财物及劳务的入与出进行管理,保证财务的存在与完整。 清朝末期,云南德宏州由10个土司分别统治。土司府设立特定机构——账房。账房主要负责财产的记录、保管、经收各类杂税等工作。账房在进行财产记账时应用的会计方法包括单式记账法和入出记账法。单式记账法主要内容有记录会计事项内容,一般前列时间和会计记录符号,接着列出会计事项内容的摘要,最后依次列出数量、单价和金额。对每一笔账目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比较清楚,基本达到前后照应。只反映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等的增减变动对导致其发生变动的原因不予反映。入出记账法内容以“入、出”作为会计符号。凡一切收入称为“入”,一切支出称为“出”。入、出账目的表现形式是“上入下出”,简单明了,直观感强。 入出记账法账目的组合采用“四柱”的格式,对收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反映统一运用四柱法。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四个部分,分别相当于现代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见在。 (作者单位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闫怡达(1992—),男,河南洛阳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参考文献 [1] 张鲁娜.云南会计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以少数民族为例[J].中国市场,2014(34). [2] 康春华.晚清厘金与云南财政变革[J].云南社会科学,2014(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