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轨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范文 | 陈琼 摘 要 本文以X市轨道交通企业为例,深入分析管理人才培养现状,通过搭建课程体系、优化培训方式、深化结果运用等方面,构建阶梯式管理培养体系,对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研究,为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轨道交通 学习型组织 一、引言 近年来,X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仅用4年时间,实现了从单线开通到网络化运营。面对网络化运营背景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育用脱节等问题,笔者探索建立了阶梯式管理培养体系,全面系统地提升各级管理能力。 二、阶梯式管理培养体系构建 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笔者搭建了阶梯式管理培训体系,以项目制的形式,分级分类实施班组长“育苗计划”、新聘管理岗“成材计划”和中高层管理岗“栋梁计划”,对不同层级管理人员量身定制3—5个月特色培训班,确保管理培训科学化、系统化、重点化,实现了从能力提升到绩效改善的4个阶段,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队伍。 (一)培训项目构建 笔者秉承持续改进的理念,分层级设计管理培训项目,特别关注改善组织绩效的因素。培训项目包括准备—学习—转化—评估—绩效收益5个阶段。以成材计划为例,项目周期1个月,分为人才评估、理论培训、成果输出3个阶段。传统授课时间仅占比25%,学习转化时间高达50%,深化了结果考评及运用,有效促进组织绩效改善。(如图1、2所示) (二)课程体系搭建 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具有一定差异性,笔者以管理能力发展维度、培训需求为依托,分级分类搭建管理培训课程体系,分新聘/在岗班组长、新聘/中高层管理岗4个层级,每个层级对应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基础、管理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业务5类课程内容,确保了培训课程的系统性、标准性、实用性。 以成材计划为例,每期培训班管理学基础课程不少于4课时,管理自我课程不少于2课时,管理团队课程不少于10课时,管理业务课程不少于20课时,具体课程内容根据每期学员的基础素质和培训需求量身定制。 三、培训形式优化 (一)引进人才评估 培训前后分别组织开展人才评估,通过线上评估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形式,从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任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管理人员的优势和短板。 (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增加团队拓展训练、读书会等培训形式,为学员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提升团队融合、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建立沟通—反馈—提升机制,帮助学员有效地实现身份转换,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提升管理能力。 (三)创新开展翻转课堂 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开展培训前中后的预习、总结、测试、交流等活动,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和工作性质,开发管理学视频微课,便于利学员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不定期公布学员的参训次数、学习时长等内容,倡导学员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学矛盾。 四、深化结果运用 结合培训要求,组织学员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发布教育学分管理规定,分层级制定管理人员学分要求,年终对员工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和考核,提高学员参训积极性。年底编制成果汇编,确保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转化为方法论、指导实际管理工作。 五、结语 网络化运营背景下阶梯式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新线筹备和线网优质运营提供了管理人才支撑。培养体系的构建不仅着眼于对公司管理人才的培养,打造了行业人才的“蓄水池”,更是打通了轨道交通企业“关键一公里”,推进了工学相结合的重要创新,为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田茂.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现代城市軌道交通,2016(6). [2] 黄杰,聂蓉,曹卫权.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背景下的轨道人才培养新模式[J].轻工科技,201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