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电力公司盘活库存积压资源问题及策略 |
范文 | 摘 要 为进一步减少仓库整体库存,实现公司系统内库存“零积压”,企业要降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探索深入开展盘活库存积压资源研究,分别从设计标准化、计划申报、物资供应、收发货、项目结余等方面分析造成库存积压的成因,制定盘活利库的原则及盘活利库的实施方法。进一步规范公司仓储管理流程,推进仓储信息化建设,从而达到提升物资周转效率和总体效益的目标。 关键词 电力公司 盘活库存积压 策略 一、形成库存积压的原因分析 (一)设计标准化 项目建设单位(县公司)的农网工程前期工作不够细致,项目计划、规划可研、工程设计等工作深度不够。企业没有掌握外部信息,因城市规划变化、项目设计变更或项目取消,项目超预算等与初设不符。 (二)需求计划 因需求波动如物料需求数量的变动、计划交货时间与实际交货时间的冲突以及项目部门在未批复项目时申报通过“普通库存物资”申报计划提前采购物资,用物资库存作为缓冲导致的积压。 项目进度受其他因素影响大,供货时间与现场施工时间不匹配,没有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推进施工;项目变更或新增物料品种,影响物资供应计划,造成库存积压。 (三)收发货 出入库操作中存在为了配送及时率指标的提高而采取ERP提前入库的情况,这造成库存的虚增。物资直接按项目结算进项打捆出库,而未按实际需求领用出库,造成库存积压。 (四)项目结余物资的盘活利用 对于项目结余物资缺乏管理手段,没有后续的盘活利库。物资结余的项目源头未清,缺乏责任主体和责任渠道,物资跨项目流转调配机制未建立,没有明确的利库思路。 二、盘活公司库存积压资源的原则 第一,“统一组织领导,部门协同管控”的原则。 第二,“先实物,后协议”的原则。 第三,“谁形成积压,谁负责利库”的原则。 第四,“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 第五,“边盘活利库,边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 三、盘活公司库存积压资源的具体实施 (一) 库存物资技术鉴定 对于库存积压项目,部门应对其进行周详的技术鉴定。物资、财务、监察等相关部门配合,鉴定结果需出具鉴定证明。专业管理部门要根据公司关于设备使用寿命的目标要求,对设备相关关键部件开展寿命评估,提出剩余使用寿命建议。 (二) 报废物资集中处置 对于鉴定不可用物资,由项目管理部门发起物资报废流程,财务和物资部门配合,对待报废资产/物资进行报废审批、上报,最后由省公司物资部将已报废物资在电子商务平台网上竞价处置。 (三)库存资源再利用 结合库存资源分类清单,开展库存资源调配和再利用,针对公司闲置的积压物资,可进行跨地(县)调剂。 (四)盘活利库全过程管控和部门协同 建立周协调例会制度,通过周通报、月报等形式对利库全过程进行管控,全盘掌握盘活利库计划编制及落实,定额优化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工作中的问题,组织制定各项改进措施,确保盘活利库工作扎实开展。 (五)完善信息化支撑 以“小、快、靈”的项目建设提升分析水平。 针对盘活利用数据的统计与决策分析需求,较快较好地研发ERP系统仓储同业对标实时统计、积压物资分析决策、积压报表自动生成、虚拟库入库控制等多套系统,让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实时掌握指标,对薄弱区域有的放矢,引导各单位的实时管控。 (六)建立健全仓储管理制度 各类仓储设备设施需设专人定期维护和保养,消防设施和器材应配置齐全、有效,易燃易爆物资必须分间、分库储存;仓库防范设施要安全牢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仓库保管员要做到每天巡检;仓库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不得离岗、脱岗,并做好值班记录。 (七)物资需求计划管控制度建设 采取平衡利库的方式确定物资采购计划,是采购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在ERP系统中,考虑物资库存、采购在途、预计消耗和安全库存来确定采集计划。 (八)加快仓储信息化建设 实体仓库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是实现智能化、快速响应信息化仓储管理的基础,将公司内网环境的网络覆盖至实体仓库,让仓储作业信息及时传输至信息系统。 ERP仓库管理(WM)模块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针对白条等异常情况和事故应急状况等业务,提供特殊业务处理功能,同时记录特殊业务数据,后续可通过系统进行数据辅助分析。 无线射频条码技术应用,可快速通过无线射频技术、PDA操作终端、网络环境和应用系统集成,实现高效准确的智能化上架、下架、盘点、转仓等仓储作业。同时,将现场作业的信息流及时传输至信息系统,集成ERP过账,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利于保障账、卡、物一致性。 可视化监控追踪技术应用,对仓库内部物资和作业情况进行监控,利用“3S”(GPS、GIS、GPRS)技术对配送过程在地图上就可以实时配送车辆的路线和状态监控,辅助管理者了解情况和决策。 (九)库存资源利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建立将盘活利用作为年度同业对标的“资格赛”的管控机制,作为评先创优的“门票”,对未完成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的考评机制,取消其年度物资管理所有评先资格。每周在各单位负责人出席的调度例会上通报完成质量,对进度缓慢单位点名批评,各单位高度重视,压力逐层传递。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能减少仓库整体库存,实现公司系统内库存“零积压”,降本增效,达到提升仓储物资周转效率和总体效益的目标。 (作者单位为国网江西九江供电公司物资部) [作者简介:邓健(1972—),本科,高级经济师,五级职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