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探析 |
范文 | 吴丽 摘 要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传统的经济形式慢慢被取代,国家经济开始转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不断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来取得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国家也发布了各种优惠政策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给企业提供创新空间。但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下,企业享受着便利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因此,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工作就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领域重点关注的事项,不但影响着企业享受优惠的程度,还影响着企业后续发展的潜力。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同时,还应规范自己的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研发费用资本化或费用化无法明确、制度不健全、辅助账不清楚等问题上。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的工作现状,提出粗略的解决方法,希望这些建议措施能帮助财务人员解决问题。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费用 财务处理 一、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无法明确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研发费用是指在执行科研计划项目中进行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科技服务及相关科技活动发生的所有费用。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主要是对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比例认定。因此,研发费用的识别和归集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由以下8类构成:内部研究开发投入的相关人员的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装备调试与试验费用,设计费用,折旧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委托外部研发的费用和其他费用。研发费用的准确识别和归集是大多数企业的难题,企业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需求列出来多个研发项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正确归集各项研究活动的实际研发费用,导致会计处理混乱,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 1.因为信息不通畅导致研发费用不明确。企业组织研究活动需要各个部门同时协助。而大部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往往只依靠科研人员,从立项到编制预算再到实际执行,很少有企业在一开始就让其他部门人员参与进来,导致无法完整归集各个项目的研发费用。比如:技术研发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财务部门只能参与事中核算和事后数据汇总。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同步现象,研发项目什么时候立项,财务部门无法确定,容易造成研发费用归集滞后。技术部门产生的各项费用及人员信息无法及时准确汇总分摊到各个项目,或者部分费用发票用途归集错误等。在项目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技术部门已经划分清楚却无法同步给会计部门,造成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数据错误。甚至技术研发部门编制预算时未同会计人员及采购部门协商,导致项目预算科目与实际采购不一致或者价格不一致。最终导致研发费用账目与预算费用账目存在较大误差,企业很难形成预计的研究成果和目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因为划分研发费用的界限不明确导致研发费用不明确。根据研发活动与范围,国家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分成8类,但在现实的会计处理中仍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企业通常不是进行一个项目的研发,而是同时设立多个研发项目,同一间办公室里可能同时进行多项研发任务。这使研发费用在多个项目间的分配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合理地分配,会导致研发费用的计量结果不准确。再比如,当企业某项资产既用于研发活动又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很容易由于主观原因或者划分错误,造成研发费用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混淆。因此,如果企业没有清晰地划分研发费用的界限,或者随意归集,就容易导致在研发费用会计处理过程中缺乏真实性、准确性。 3.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难以划分导致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数据不准确。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明确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且开发阶段支出同时满足5个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研发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研究阶段何时结束,开发阶段何时开始,很难区分。甚至有一些研发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是同时或交叉进行的,而开发阶段需满足的5个条件都是不可量化的指标,该项研发活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市场对这项研究成果是否接受或者能否产生经济利益,都需要依靠企业的主观判断。而大部分企业将这项工作交给了会计人员,超出了会计人员的专业范畴,专业人士要明确地判断两者的界限以及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都是非常困难的。这容易造成无法明确区分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导致研究出来的产品资本化金额与资产的真实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的研究费用归集混乱,还表现在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或者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企业缺乏相关的项目管理意识,相应的费用管理和经费管理不健全,造成企业的日常核算和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也都是技术型人才,對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过度追求灵活性,容易造成企业的管理制度可有可无,导致企业研发活动的很多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存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无法起到协调和监督的作用。例如,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就容易导致预算编制不规范,造成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浪费,企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运用,资金投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成本费用增加,给企业带来损失。没有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企业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研发时间延长,成本费用增加等,研发项目成功率得不到保障,也容易引起企业经营问题。 (三)研究开发费用辅助账不规范,无法控制研发成本 现在科技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抢占主要市场,必须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如此才会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但由于企业管理和人员意识等多方面原因,企业未能进行单独核算,建立相应的辅助账,将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及生产费用等混淆在一起,未单独区分研发费用。甚至有的企业为了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为了达到认定条件,胡编乱造研发费用与收入,临时整理出一套符合比例要求的所谓的项目研发费用,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个研发项目的研发成本。例如,研发人员中有一人同时参与多个项目,或者一个研究室里同时进行多个研发项目。这些需要设立分摊标准,可是很多时候财务人员为了方便记账,不做分摊直接计入一个项目中,等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再根据项目要求胡编一个分配比例临时分摊进多个不同项目,造成费用归集混乱,给企业带来了很高的税务风险。 (四)财务人员能力有限 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研发设备,也有高新产品的收入,在实质上是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及有些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通常不是很高,因此无法充分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核算要求,最终使得这些企业由于财务处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而导致无法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具体表现在: 国家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仅仅是一些书面性的限定,很多条件需要主观判断。会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或者对国家会计政策的理解差异等,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从而导致对研发费用的理解和财务处理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存在领导不重视财务工作的现象,认为财务人员就是后勤工作者,只需要日常配合研发人员生产人员的工作就行,导致财务人员工作开展不开。在一开始企业立项时未参与项目预算编制,不知道企业项目进行的时间节点,没有项目材料,不清楚研发任务目标、研发周期、研发方案、研发人员等基本情况。无法正确制定各项费用分配依据,也就导致会计人员在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及财务处理时不规范,最终直接造成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后果。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处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准确区分研发费用,明确研发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1.确定研发项目,正确归集研发支出。企业要重视项目预算管理,在开展研发活动时注重各个部门全员参与。从立项到编制预算再到实际执行,合理划分财务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保证立项项目的可执行性。比如:人事部门渗入研发部门统计研发人员参与项目的到岗情况,有的甚至统计到工时,然后及时向财务部门反馈信息,以方便研发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如若一人参与多个项目,还应向财务部门提供所参与的各个项目的工时等信息。研发部设专人统计研发部门的相关费用报销和支出,从源头上管理每一项资金申请或者费用报销的所属项目,做好相关信息记录,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这样财务部门才能既不会漏记也不会错计研发费用,有助于企业清晰地划分出研发支出的界限,能有效地保障研发支出的真实性、准确性。 2.合理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发阶段是一个探索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是为了获取新的科技知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探索研究,是为了开发阶段而存在的准备活动,但是否会转入开发阶段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开发阶段则是已经完成研究阶段准备形成新产品或者新技术的阶段,最终可以实现经济效益流入。企业管理层和技术团队应根据企业的资金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经过论证的开发项目技术方案和市场调研结果,针对可进入开发环节的无形资产,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在财务部门进行备案,以可行性报告作为划分界限,后续过程作为开发阶段,以准确地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二)建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制度 财税〔2015〕119号文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各项目的实际发生额归集不准确、汇总额计算不准确的,税务机关有权对其税前扣除额或加计扣除额进行合理调整。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作为项目执行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发生的研发开支与研究内容的相关性、真实性、经济合理性,做到企业的研发费用问题处理时有据可依,使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规范、严谨。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在项目核算和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职能,规避人为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问题。首先,建立完善企业相关财务管理规定,依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开展培训,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加强各部门对相关规定的理解和认识,使各项目相关部门及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规定要求。最后,对发现的研发费用处理不规范现象,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将与项目不相关、超范围、证据不充分的支出项目进行剔除。尽量对已发生的实际支出根据合理依据进行分摊,并拿出足够证明材料来证明其合理性及与项目的相关性,最终确保研发费用的合理归集。 (三)建立研發费用辅助账,控制研发成本 为了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企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并有效地控制研发成本,企业应以项目为单位实行专项管理。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对研发费用进行专项统计核算外,还应将研发费用纳入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并建立辅助账,进行单独核算。具体措施如下:经审核认定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应纳入企业的财务预算,各类科研经费均由财务部管理和核算,以项目为单位实行专项管理。财务部要按项目进度计划分期付给,确保科研工作的资金流保持通畅,并独立建账,专款专用。研发费用支出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经费预算计划执行和管理,由研发部掌握,财务部监督,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财务部复核相关手续、单据的完备性,数据的准确性等,定期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辅助账是针对项目进行独立核算的。财务系统依附于日常账务核算,针对不同研发项目对研发费用分别按研发人员人工费用、研发直接投入、研发设备相关的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与研发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及其他费用设置二级科目,以详细记录每个项目的每一笔支出,并提供凭证支撑。这可以对各个项目的已执行情况一目了然,并对项目预算起到监督的作用,方便企业随时查看项目进展,配合研发部门的研发进度及其他统计资料;能有效地归集项目研发费用,为高新技术企业申请高新产业所需的研发费用提供依据。 (四)加强财务人员的培养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应当不断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和财务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各部门、各地方的相关政策文件有一定的差异,只有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更好地进行会计行为的处理。同时,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研发政策宣传,不定期组织项目相关人员和财务人员开展工作交流会,相互探讨交流学习,共同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财务问题,不断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会计人员深入研发程序,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规范研发流程,节约企业资金等。要加强对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明确国家政策规定;规避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风险,帮助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不违法侵犯国家的权益。 (作者单位为北京汇丰隆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陆蓓.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01):150-151. [2] 张一甲.浅议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199+202. [3] 刘庆.试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经界,2019(10):1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