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企业供应链优化
范文

    赵羽琪 曲琳琳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愈发激烈,逐渐演变成了供应链之争,供应链的科学高效管理可以直接决定企业在整个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企业上下游协同经营,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让整个供应链系统更加稳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紧密相连,最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使整体利益最大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which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competition of supply chain. Th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can directly determin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e whole market. By optimizing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this makes the whole supply chain system more stable and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upply chain while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nterprises. Finally, it improv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maximizes the overall interests.

    【关键词】供应链;优化;竞争

    【Keywords】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competition

    【中圖分类号】F274?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136-02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进入了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同时企业竞争也愈演愈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让企业意识到独立生存并不能成为制胜法宝,上下游企业伙伴之间要精诚合作、求同存异才能把握更多发展机遇,从而脱颖而出,不被市场竞争激流所吞没。当前,这种竞争已经逐步演化为供应链之争,供应链管理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译自英文”Supply Chain Management”,普遍认为:供应链是顺应市场需要,通过对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宏观把控,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在产品再到产成品,最后经过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将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的一个网状结构。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真正发展起来后,企业竞争不再只是单纯的价格战,更重要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只有将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共同增加供应链带给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提升供应链整体利益进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 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缺乏协调性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如同人身体的各个机能,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行动自如,所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内部组织必须协调与配合。但是现如今我国企业从采购环节开始,企业内部各个组织部门因绩效考核不同而导致差异性明显,更不必说协同发展。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从而影响信息沟通及时性,采购部门以降低采购成本和减少缺货损失为目标,但是生产部门会以连续生产、稳定交货为考核目的,一旦信息交流不及时就会导致生产不连续或者原材料过剩,而往往各部门之间要共享消息则需要层层反映,待需要该信息的部门收到信息已经耗费数周甚至是一个月。同时,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仅会闭塞还会面临失真的风险,各环节部门收到偏差信息,所以在企业下达措施时很可能就会与市场真正所需产量相悖。经营者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就会对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失去真实判断。

    2.2 企业缺乏技术保证

    企业要想实现供应链优化、各环节部门之间协调,同时,也会对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供应链流程无法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的工作效率,大多数企业办公还是以纸质化为主,相对地,企业现行工作效率普遍偏低且没有价值,不仅会提高产品成本还不会增强自身竞争力。企业通过以非物理约束中的供应约束、运输约束和能力约束等信息要求为限建立警告信息,企业供应链以平衡优化需求、供应约束为目标,当平衡发生改变,企业便可及时做出应对之策。近年来,虽然我国物流技术发展极快,但是在地处偏远、经济闭塞的区域物流系统水平还是处于低水平状态。由于地区不同而导致现代化技术投入成本不同,物流衔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企业供应链效率,影响信息交互时效性。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已经做出了重大改善,但是我国企业供应链还是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2.3 企业缺乏人才保障

    现如今,我国高端人才仍然匮乏,企业中大多数员工文化素养不高,高端知识人员紧缺。首先,大多数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员工被分配在一线生产部门,其一味地遵循企业规定的考核标准,对于企业和个人未来的发展缺乏思考和规划,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供应链发展。经过调查,企业各部门员工通常对各自岗位并没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对其上下环节的工作部分并不熟悉,工作也只是“各扫门前雪”,同时,企业高级职称人员在各领域所占比重较小。其次,一些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理念并不重视,例如,缺少对内部员工的后期培训和一些鼓励员工继续深造的激励政策,企业内部也没有培训机构供一线员工继续学习。比较典型的是制造业基层员工缺乏文化知识,这就会对库存盘点、ERP数据录入等工作带来不便之处,也很难有其他员工临时替代抑或胜任,所以人才匮乏使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寸步难行。

    3 我国企业供应链优化的建议

    3.1 建立协同关系

    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对企业各个环节均有益处,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对货源采购、生产建设、信息共享以及制造商与企业信息共享,包括企业生产计划、生产能力状态以及经销商销货情况,这有利于了解产品市场供应情况,根据流通数据、供应商计划交货数量进行分析,不仅能避免原材料货源溢余还能保证生产稳定,进而减少产成品成本。企业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各部门运行路线得到落实,这是企业的奠基石,所以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各部门“有制可依”,明确要求企业内部在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同时,要及时对接供应链计划,企业下达办公任务要清晰且保证各环节部门得以智能优化,加强组织结构联系,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也要清晰明确并定时检验。

    3.2 提升技术水平

    为了与上下游企业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企业有必要建立VMI信息交流平台,安装相关软件保证各环节线上交流,减少线下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成本,缩短供应商配货时间,降低信息失真的风险性,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发展信任供应关系,并相应配置专业人员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优化,以确保交流及时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对于建立物流组织系统,可以与国内几大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对企业来说耗费成本过大且得不偿失。建立一套以維护消费者为核心的体系,及时得到消费者反馈,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舒适的服务,发掘潜在消费者,扩大品牌影响力。

    3.3 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人才资源犹如企业的强心剂,既要源源不断引进人才,还要加强对基层员工的继续培训。首先,在企业中要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竞争环境,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重视,奖励优秀员工的同时激励其他员工,让有能力的人遵循企业发展理念带领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其次,充分吸收高校和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以便填补企业岗位空缺,更重要的是建立企业供应链思维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为某些岗位人才缺失而难以继续开展工作;再次,对于新员工来说,企业应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帮助员工激发潜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岗位,健全企业内部培训系统并促进员工转型升级,对岗位适配性低的员工企业采取培训、调岗、劝退等措施;最后,企业可以引进外部竞争力激励员工自我提升,以便提高员工的技能和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建立员工考核制度标准,培养员工在各自岗位中的熟练度,为企业发挥最大作用。

    4 结语

    对于企业而言供应链发展尤为重要,以供应链思维优化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之间的合作,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跳出传统理念,对企业进行一体化管理,搭建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并减少成本支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多,任何一个企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更要维系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供应链优化提高反应能力,降低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客户的风险,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取胜。

    【参考文献】

    【1】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中国软科学,1999(10):101-104.

    【2】王厦.浅谈企业供应链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2):202-203.

    【3】王志峰.企业供应链优化[J].中国市场,2007(36):112-113.

    【4】董安邦,廖志英.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2002(05):16-20.

    【5】沈厚才,陶青,陈煜波.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0(01):1-9.

    【6】傅烨,郑绍濂.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成因及对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2(01):82-83.

    【7】徐晓莉.供应链核心企业4E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9(17):77-85.

    【8】李文彬.供应链存货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9(36):170-171.

    【9】于云波.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企业存货管理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12,31(23):369-371+418.

    【10】李旭.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供应链存货管理研究[J].财会月刊,2007(24):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