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逻辑关联
范文

    武雉

    【摘? 要】国有企业文化改革发展经历40多年,“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文化改革必须以“两个大局”为立足点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具备的指导作用全面体现出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精神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推进新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指引和精神动力。

    【Abstract】The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en going on for more than 40 year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and coopera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culture must be based on the "two overall situations" to pla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firmly reflect the guiding role of Marxist cultural view. Through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Marxist cultural idea and spirit can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sperity of the new state-owned enterprise culture and provide value guidance and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關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国有企业;逻辑关联

    【Keywords】Marxist cultural view; state-owned enterprises; logical rel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F276.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1-0132-02

    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1.1 创新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第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在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阶段内,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立足于具体的现代化实际并且紧密联系现存的社会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视程度,和本企业文化的实力以及发展速度成正比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对国家兴荣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同时有助于企业文化能力的全面提升。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国际国内社会环境都相对十分复杂,如果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能够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势必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提高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提升自身市场硬实力上影响作用十分显著。

    第二,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能够提高企业文化改革发展速度,同时为实现创新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进入全新社会发展阶段后,全球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都有了新的方向,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竞争水平,才能够避免被市场发展所淘汰。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条件下,合理开展体制机制建设活动,此外将上层建筑创新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国有企业进行文化创新,一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不能出现相互分离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国有企业后续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体制能够推进国有企业文化持续创新发展。在提高文化创新效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条件下,国有企业也可以参照实际需求进行自我控制、调整,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为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有助于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最终实现。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创新形成的一套特有的理论体系。在21世纪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下,有一套科学完备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将对企业发展改革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稳操胜券,要想赶超那些不断发展壮大的第三产业和外资企业,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所局部的影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国有企业文化所具备的综合竞争力。

    总之,新时代国有企业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指导,立足于新冠肺炎这一特殊的时期,促使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能够与我国发展国情联系在一起,共同为建设文化观新境界奠定坚实基础。

    1.2 提供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论

    第一,提升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的产业竞争力。国有企业文化发展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能够助推国有企业实现产业兴旺发展。国有企业文化产业化则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通过促进文化方面的消费,从而拉动经济的不断增长,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牢固可靠的物质保障。首先,培養一代又一代新型企业人才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其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的核心立场,进入全新社会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广泛支持。满足要求条件下,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性人才培养,从根本角度改善人力资本质量,进而为实现国有企业文化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方面的帮助。其次,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为国有企业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强大保障。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竞争优势也相对十分突出,只有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才能够确保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得到全面增长。最后,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以推进国企的建设。新型国有企业文化队伍建设需要以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文化产业的队伍质量。

    第二,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含有众多和谐发展原则,在有效进行多样性文化协调基础上,尽快达成和谐共处发展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在满足多元化利益关系需求条件下,培养良好的个体精神品质,规范具体行为,通过共同努力打造新型国有企业文化。首先,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为核心,开展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避免文化教育功能效用无法全面体现出来,促使国有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国企人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文化视为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水准的手段。因此,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道德建设。最后,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法治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挖掘丰富的战略资源、实现国际国内文化自由共享等过程都需要法治这一坚实的保护屏障,因此,社会法制建设在国有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不可替代的强有力的刚性约束。

    2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1 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国有企业的认同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主义始终在国内意识系统内占据主流地位,它见证了中国从建国到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不同时代,并且是这些全部时代所共同遵循的宝贵的指导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社会方方面面建设的不竭动力。由浅入深地引导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观的形成,结合实际发展趋势,巩固自身发展地区,同时为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指出明确发展方向。

    首先,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持续创新活动开展,提供更为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提升企业员工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增强对国有企业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同感。其次,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环节当中。新时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很多都是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针对国有文化发展提出的哲学理念而得出的结论,从根本角度来看,两者相得益彰,必不可少。

    2.2 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国有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能够在国有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阶段内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而国家的文化立场则是一切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以马克思主体文化理论为核心,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开展,逐步拉近企业文化与国家优秀文化发展距离,共同为满足文化有机发展内在需求提供强大保障。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能够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文化自身发展的魅力。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优秀的时代精神精华来指导国有企业文化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其自身的创造力与活力。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应当与先进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发挥一定价值引导作用。进入全新社会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导向,能够实现新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特殊时期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发展,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功不可过的促进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向玉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诠释[J].法制与社会,2018(27):114.

    【2】黄力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J].上海行政学学报,2007(04):4-11.

    【3】张传民.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3(03):19-21.

    【4】魏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之源[J].人民论坛,2017(06):94.

    【5】张茂泽.论马克思的文化观[J].理论导刊,2012(08):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