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会计核算的问题和策略
范文 邓兴伟
摘要:建筑施工企業对于PPP项目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如可对资本主义进行引进,帮助企业缓解财政压力等。因此,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会计核算的问题和策略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究,对建筑企业参与PPP模式的必要性、现阶段PPP项目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会计核算的建议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施工企业;PPP项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PPP模式为当前非常新颖并且非常流行的一种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之间,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打下的良好基础。PPP模式一般会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来承担,如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施工工作、运营及维护工作等。其中,利润的获取方式包括使用者支出费用、政府支出费用等。政府内部的有关部需要对工程的规划工作、采购以及管理工作、监督质量工作以及控制价格工作等负责,这样可有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PPP模式面对的利益诉求对象为社会公众和资本、政府。但是,制定的最终目标为使所有的参与方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针对PPP模式的项目会计核算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建筑企业参与PPP模式的必要性
(一)协调财政压力和基础建设之间的需求
建筑施工企业要将自身的身份进行转变,逐步完成建设+投资身份的实现。这样,可切实满足现有建筑市场的各项工作需求以及相关的发包模式,对于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常有益。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的融资形式,已经由之前的银行贷款形式,转变为了的BOT模式以及BT模式,直到今天,已经转变为PPP模式。政府内部的相关部门,对于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在进行合作时需要制定的制度和规格,已经开始明确。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说,单纯的项目承包需求已经开始减少,如果不能与政府的脚步同步,极易轮为二级承包商,相应的经营综合便会减少,这便会导致经济收益降低。所以,企业对于PPP模式的应用,可以在该模式下,向产业链的后端和前端将利润重心进行转移,利用投资者的身份,积极并且主动的加入到PPP项目当中,以便对当前的市场变化需求进行适应。
(二)建筑企业可利用PPP模式提升自身的盈利和融资能力
在PPP的模式当中,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运作资本的能力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升,特别是项目属于工程总承包方式时,建筑施工企业便会向多种业务提供者的身份进行转变,如咨询业务提供者、设计业务提供者、运营和维护业务提供者,可对施工企业全新的利润渠道进行提升。同时,在PPP模式当中,投资人需要具备非常强的运营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等。因此,对于PPP模式的应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转变成了运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项目融资能力之间的竞争。
二、现阶段PPP项目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方面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
在以往的支付核算模式当中,很多公共设施固定资产实施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收支核算,其中桥梁以及公路,并没有归入到政府的账目上。从全责发生制的基础角度进行分析,PPP项目在完成建设之后,相关的资产需要在会计上给予明确,PPP项目当中完成的每个基础公共设施,其所有权都是政府的。企业在PPP项目当中,有建设权、使用权以及收益权。政府所获得的公共设施资产,为利用投资的方式以及转让的形式,使得公共设施当中的经营管理权模式,可以得到PPP项目的资产。因此,政府对于PPP项目资产的明确力度一定要加大。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问题
1.项目初期阶段存在的问题
PPP项目当中的主体包括项目企业和政府。针对PPP项目会计具体的核算过程,一项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便是,特许经营权产生的一系列收益,并不是政府对其进行核算的,而是PPP项目企业对其实施相应的核算。从当前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以往使用的支付核算模式极易产生与政府财政收入相互脱离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资产的明确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并且对于以往支付形式的应用,需要确保政府对PPP项目资产的所有权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如特经营权等。此外,以往的会计模式,将私营与公共部门归纳成为了一个主体,这便对家建筑施工企业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项目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
PPP项目当中的会计核算,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便是,特许经营权当中存在的资产问题。一般情况下,PPP项目当中的资产所有权皆为政府所有,但是在特许经营权当中存在的特殊行为,产生的经济收益归PPP项目建设企业所有。PPP项目在实际建设之前以及建设之后,需要对分摊制度进行构建。
3.项目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
对于PPP项目的使用阶段,建筑施工企业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实施核算工作。针对后期的PPP项目会计处理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具体的支出资产化规定。但是针对无形资产当中的计算和统计,被局限在了无形资产当中的价值变更层面。所以,金融资产以及无形资产,都需要依照具体的准则执行。在特许经营权到期之后,企业要向政府无偿转移基础设施资产,对于这些移交的资产,不需要实施相应的会计处理,但是PPP项目当中的企业资产,要依照规范和具体的要求实施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提升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PPP项目当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将企业的会计核算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在对会计核算实施时,极易出现的问题便是会计准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在PPP项目的会计核算当中,要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适应性以及实用性,这样对会计核算进行强化。
(二)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经验
当前的PPP项目,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有着非常优越表现。所以,我国对于公共项目融资模式的引进力度有所提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对其的应用,要充分与我国的国情进行综合,吸取相关的会计核算经验。并且,要在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制定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符合的会计准则。
(三)构建会计核算的范围限定
针对PPP项目当中的会计核算当中的限定,要充分与PPP项目的特征以及内在本质进行结合,之后进行确定。在停止项目时,公共设施当中的剩余价值控制,要当做对范围进行限定的标准,之后确立了核算的具体范围,才可在范围中对后期的核算进行限定,以便对会计的真实性以及可比性要求给予满足。所以,通过对会计核算范围的限定,是PPP项目会计核算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四、结束语
总之,PPP项目对于国家经济的提升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如政府方面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其一,提升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经验;其三,构建会计核算的范围限定。其中,对于各项经验的引进,还要在引进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制定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符合的会计准则等,对会计的真实性以及可比性要求给予满足,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涛.建筑施工企业PPP模式下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8 (19):164+166.
[2]由瑞凯.PPP管理新政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建筑经济,2018,39 (07):5-8.
[3]梅世军.投资决策工具在建筑施工企业PPP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8 (03):128-129.
[4]孙波.山西建投集团:建筑施工企业PPP模式运营实践的思考[J].建筑,2018 (04):63-66.
[5]胡跃良.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防范和化解PPP项目相关风险[J].新经济,2016 (29):109-1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