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之现状与防范措施 |
范文 | 宋喜琴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日益壮大起来,其所拥有的资产规模也逐年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然后深入研究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并针对性的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防范措施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势头一直良好,政府逐渐增加了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行政事业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庞大,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资产管理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传统的资产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和促进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和我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针对性的给出了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增强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外部监督等解决措施,为增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在我国,国有资产的投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经营性投资(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投资以及资源性投资[1-2]。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已经完成了有效的改革,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改革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所拥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包括多种经济资源,主要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等几类变现形式。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包括国家划拨的资产以及通过国有资产依法获取的收入两部分,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是我国政府实现自身职能和公益性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3-5]。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应当做到: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做好产权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合理而有效地利用资产以及从经营性资产获得投资收益。我国政府对行政事业性资产具有绝对的所有权,单位拥有资产的使用权,并由政府各级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二、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将单位的资产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甚至造成了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不同于企业国有资产,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国有资产一直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管机制,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没有得到妥善的监管和保护。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里,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状况一片混乱,产生了随意购置、报废和出售国有资产等问题,还存在着不核销被报废或被调出的国有资产、不记录被赠予或被无偿调入的国有资产等情况。 (二)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中,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单位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然而,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参差不齐,无法有效地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导致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很难得到保障。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机构不明确或是机构组织人员不足,而且相关工作人员不仅缺乏专业的业务能力还缺少对资产管理的重视。 (三)转入经营性资产时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仅包括国家划拨的资产,还涵盖了通过国有资产依法获取的收入。然而,部分单位存在着账物不实的问题,将经营性资产来源不记录入账,产生了大量的账外资金,缺乏严格的资产责任制度。甚至,有些单位产生了很大的管理漏洞,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过程无法做到公开透明,导致国有资产被少数人所利用,随意处置和消费单位资产,但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打击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形成资产管理责任制。国家在赋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权的同时,也规定了相关单位所负担的管理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责任制,确立资产管理的具体机构和工作人员,不仅要形成管理人员责任制,还应该建立资产使用人员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具体到每个与国有资产有关的人员身上。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固定资产的登记建卡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资产账实不符的问题。为了防止资产流失,还应当建立起资产移交制度和资产审计制度,杜绝因单位组织架构调整或人员流动造成的资产随意流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对流动资产的控制管理。在国有资产中,现金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加强对现金使用的管控,防止单位现金的浪费和流失,及时核算和清查各类收入和支出款项。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收入和支出展开分两条线管理,对所有国有资产收入由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来统一监管,并将所有收入区分不同情况来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增强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必须从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着手。一方面,单位要定期开展有关资产管理的宣传活动,让相关管理人员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以及不合理的资产管理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单位应形成资产管理相关的学习培训机制,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价,旨在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业务水平。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才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有效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还应当重视资产管理的风险,及时的发现问题,在风险产生的时候给出有条不紊的应对措施。 (三)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外部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同时也需要外部的有效监督。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针对各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监督。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管理办法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但可以进一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增加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行政事业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等,无法有效地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指出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增强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外部监督等方式来增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卞征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13):13-14. [2]张艳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问题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17 (09):217. [3]李瑞君.行政事業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 (09):45+164. [4]邹红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16 (16):192-193. [5]陈卫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途径探索[J].时代金融,2016 (36):254-2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