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人员转型与定位思考 |
范文 | 杜婵 摘要:当企业财务管理高度智能化时,财务管理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更高的目标价值。同时,基层财务人员的职业规划也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人工智能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利弊,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以深化业财一体化为管理契机,重构复合型知识体系、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人员;转型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上个世纪50年代,计算机科学史上著名的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了该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随着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日趋成熟,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016年引人哗然的“人机对弈”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以4比1大战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人工智能从此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ALphaGo再以3比0战胜中国棋手柯洁。之后,专注于推进人工智能研究的谷歌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新论文,并宣布新办ALphaGo Zero可以在没有人类指导下,其水平超过之前所有的版本。更重要的是,Zero只需要经过三天的训练就能够击败上一代。阿尔法狗的不断进化,让我们窥见科技的力量,如此迅猛的发展,让我们不禁担心我们的职业是否也会被智能机器人轻松替代。 2017年同时,德勤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小勤人”并首次与企业联合,在财务往来对账、月结核对以及增值税发票开具、进项抵扣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小勤人”可以7*24小时高效工作,将月末忙成一团的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解救出来。2018年大连华锐重工集团首次将“小勤人”机器人技术投入财务流程应用,“小勤人”作为拥有自己工牌工位等员工信息,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该集团计财部的一员。并且在银行对账流程、成本结转流程、外部报表填报三项自动化流程中崭露头角,创造了更高效的服务价值。 二、企业财务人员现状以及人工智能对其影响 当前我国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大概有2000万左右,自1992年实施会计资格考试以来,累计有706万余人取得了初、中级会计资格,约有16万人有高级会计评审资格。从数据来看,绝大多数财务人员以从事基础财务工作为主,例如票据审核、记账报表、纳税申报、数据统计分析等。作为财务会计,重点在事后核算、关注表内财务状况、以产生核算价值为导向。 许多企业财务人员状态经常是月末忙于往来核对、结账审核、沟通指标,下月初立马投入填报各类报表、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纳税申报等一系列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而大型企业多采取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公司下属分子公司及事业部均在中心核算,由于财务工作的时效性,同一时間报送报表、纳税申报也是一件极大工作量的事。如此状态下的财务人员,纵然有心想规划精力用于研究业务,给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决策分析数据,也必然被琐事与繁杂拉回现实。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无疑是坐上了科技的高速列车,让财务管理变革有了更多的出处和可能性。企业财务从原始的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到现在的智能系统,尤其像自动识别、数据比对分析等功能,智能机器人充分展现了他的优势。有人预测到2025年,基础财务会被机器人替代。凡事均有利弊,一方面,高重复性、低复杂性的基础财务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让财务人员能有更多时间去完成具有更高价值的任务;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日新月异的确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忧虑,它们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将财务人员逐一替代?可见在人工智能时代思考研究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及定位大有必要。 三、人工智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从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以及企业引入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突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财务管理流程智能化。现有的财务核算需要通过人工审核原始票据、制单记账、生成报表。引入人工智能后,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深度融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从感知能力、计算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推动财务管理流程智能化,再利用推行财务标准化核算为理论基础,可达到原始单据上传至系统后,即自动识别、审核、推送凭证、生成报表。随着会计电子文件的推行,电子会计文档与纸质文档有同等法律效力,配合国家现已有的电子票据普及,无纸化办公指日可待。 (二)优化数据处理。传统的财务核算中,需要靠人工去比对成千上万条往来信息,需要根据销售收款以及采购付款统计大量的数据,为后期的销售及采购、接受服务的收付提供依据。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工时,即便这样仍旧会有一定的错误率。这个环节若是利用智能替代人工,不但可以每天无休息无间断的工作效率来完成,而且完全可以降低由于人为操作产生的错误率。尤其在月末报表日,机器的低错高效的工作模式,以及价格低廉使用便捷的优势,让财务管理变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在数据处理的优势是众所周知,云计算作为人工智能背后的强大助推器,更是将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数据处理方式,让财务分析可以更有侧重,更加精准,数据分析的模型可以有更多自定义模型,数据采取、比对也更加灵活。另外,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系统,例如根据同期历史数据、现有动态数据进行指标、业务预警提示。 四、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人员的转型与定位 人工智能在财务管理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低复杂度、高重复率、流程化的工作被替代已是大势所趋。但如一位学者所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在这个时代,工作和行业会背叛你,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能力。 (一)向管理会计转型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会计分支,它与财务会计主要的差别在于,更侧重服务企业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财务数据与生产业务的融合,维护与创造价值。例如全面预算实施、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以及资本化投资决策,要求财务人员在基于历史数据和未来数据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的决策支持。故基础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关键是要提早让自己有一个角色定位,在工作中培养管理分析能力。 (二)深化业财融合,挖掘数据更深价值 业务财务一体化融合,要求财务人员转变工作思维,眼光不可仅局限在财务,应将财务与业务相结合。企业管理层是业务上的精英,但他们不见得全部都精通财务,若财务仅将现有的财务报告提供给管理层,实际对决策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财务人员应转变思路,以业务人员的站位,再去挖掘财务数据更深的价值,突破原有的就数据分析而分析的模式,更有效的为公司创造价值。 (三)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构建跨领域复合知识体系 从根本来说,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打造属于自己专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故财务人员应加强平时学习,多涉猎跨领域的复合知识,例如法律、战略管理、企业内部控制,重构专业知识体系。另外像投资并购、IPO实务技能以及金融界的创新,虽然基础财务人员平时接触较少,但这一类业务均需要专业人士的独特分析,而这些人工智能尚还做不到,不可替代。 (四)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撇开各种专业技能的硬实力,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这类软实力,也是一项重要举措。企业就是一个社会圈,各部门之间需要沟通,与客户、与上下级也需要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尤其财务人员,若是从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应该花精力去学习领会沟通技巧,提升能力。 五、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现有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转型势在必行。企业应该调整现有财务人员结构,加强管理会计人员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价值,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财政部会计师,2019,3. [2]沈捷.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