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方本科院校“32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范文 | 张彩平 宋开阳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015BGD066);南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研 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028)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6-0110-03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程。应用型会计人才应重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首先需要制定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构建了“321”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以JS大学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321”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321”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l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国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广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基本取得了共识:即以“应用型”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应该说,这一共识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区别开来,具有明显的特色,基本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思想。会计学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存在教育硬件及软件资源的劣势,但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等条件又是利于其培养符合当地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前进方向之一,而当务之急便是构建与之匹配的培养模式。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以及分类发展的背景,以地方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探索地方本科院校“32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迅猛,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许淑慧等(2012)认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是地方院校的重要使命。因此,地方高校应突破纯学术型的传统培养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给学生获取实际应用经验的机会,在学术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以满足需求为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提出了“531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五大方面”:即一是制定培养计划,二是确立评价标准,三是改革培养方法,四是实施三大措施,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人、财、物三大保障”:一是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二是配套高精尖的硬件设施,三是选用高质量的教材;“一个中心”: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为中心,“一个关键”: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式要贴合实际,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也要结合社会动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阙海宝、白琴,2009);吴国玺(2013)指出,我国地方高校目前有工程教育模式、师范教育模式、“CDIO”模式(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模式等应用型人才模式。关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王青林(2013)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应推进会计国际化发展,提高会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尽管少有文献专门研究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但美国大学开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朱士中,2010)。具体而言,美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哈佛大学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与各界企业开展产学合作的教学模式。哈佛大学聘请企业界的专家到学校授课交流,传授最实用的实践技能和最新颖的应用理念,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并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对有关学科、专业的改革提出针对性意见。同时,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吸引优秀大学生加入企业。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学校则需要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双方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上广泛合作,使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2)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模式。近年来,该校毕业的本科生基本都参与过这一计划。(3)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模式。辛辛那提大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获取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将在校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国内外高校都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然,与美国等高校相对多元化和成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缩小这个差距需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为此,本文根据会计人才培养规律,提出了“32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地方院校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二、“32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2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导师指导和实践锻炼,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其具体内容为:“3”是指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的三者统一;“2”是指校内和校外的双导师制;“1”是指建立实习基地。 (一)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的三者统一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三者的统一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方式和培养方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个人的长期全面发展,弥补社会上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空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目标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而社会需求跟随市场、社会价值、政府政策等因素进行动态演变。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应该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初衷,以教授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联系实际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明确培养目标,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培养方式和培养方案应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由于培养目标具有动态变化性,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必须要适应培养目标的这种特质,因此在建立培养方式上,理论知识的教育是第一步,之后进行对应专业实践技能的传授,使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成长。同时,应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当前室内授课的基础上,增加校外移动课堂,推广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胡琼,2013)。 (二)校内和校外的双导师制 课堂教学和会计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配备不同的专业教师团队,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实行“双导师制度”,即指为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其中,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校外指导教师主要负责传授实践技能和社会经验,提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同时既能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行双导师制后,学生在职业道德修养、经营管理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毕业上岗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学生和导师的相互配合,需要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衔接,需要确立考核机制。另外,双导师制需要校方的经济支持,对企业的导师实施“高薪制”。只有具备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才能保证双导师制度的具体施行。 (三)建立实习基地 建立实习基地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环节。实践教学渠道有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目前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有:会计手工实习训练、信息化平台实践教学、网络实训平台教学、课堂实训教学等。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勤工助学组织提供实习工作机会等。不过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属于公办学校,受政府监督管制,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需要走大量繁琐程序,因此大部分企业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等原因不愿意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导致目前校企合作教学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施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会计教学实践教学仍以校内实践教学为主。但校内实践教学明显有其局限性,受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差异的影响,985、211高校或许校内实践教学尚可进行,大部分普通高校根本不具備校内实践教学的教学设施及教学条件,无法开展校内实践教学。另外,受区域化经济差异的影响,与单一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市场的环境,这些情况导致目前的校外实践教学往往徒有虚名,实际成效并不明显。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各地方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健全实践教学组织结构,建立实习项目组,建立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建设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实习基地以促进校企共赢发展为动力,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途径,实现校企协同开展实践教学;以建设综合性基地为支撑,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三、“321”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分析——以JS大学为例 JS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大湘西区域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务实作风”为培养目标,着力开展以“课程引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素质教育。 JS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中,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见下页表1)。 不过,JS大学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会计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会计实践教学忽视了会计管理能力的培养。当前许多地方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且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传统的“证-账-表”会计循环实习,忽视了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财务管理、市场分析、经济预测、策略制定等方面完全没有得到锻炼。目前的会计实习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等传统的会计核算领域,对税收、审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实践课时安排太少。显然,这种模式培育出来的会计人才只能应付简单的核算业务,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人员提出的会计管理和决策要求。 二是会计实践条件制约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的实践教学条件应该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实践中领悟会计理论和方法,既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目前地方院校的实习条件普遍存在会计实验软件更新不及时、实验室相关设备不齐全、会计实验室数量较少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也有很大的难度。财务活动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一般的实习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到财务处实习。即使接收,通常也只会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工作,没有机会参与财务分析与决策等深层次的会计管理活动。 三是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教育部门对高校教师的评价过分注重科研能力。这一评价体系使得会计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术科研活动,而没有动力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而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却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一矛盾将制约会计教师和学生双方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外聘校外企业导师,也因时间、精力等原因没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完善本科院校“321”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促进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的三者统一 地方本科院校要重视会计教学的交互性,增加学生与教师课堂与实践中的互动,增强学生上课学习的体验感;贯彻会计教学的实用性,传授学生切实有用的知识与技能,牢牢把握会计实践的核心,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挖掘会计教学的创新性,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寻求突破,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用为根本的培养目标,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和社会的双向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立足于社会的一技之长。为此,在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务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推行师生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自主探索式、深入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寻求知识,拓宽知识领域,锻炼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二)培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1.学校应通过薪酬制度改革等手段鼓励校内教师进行科学研究,钻研会计专业前沿知识,不断完善理论知识体系,深化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以传授给学生更深刻、更实用的会计理论知识。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随着时代飞速的进步,会计领域的知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关法律的颁布与修订,相关政策的出台,新型操作软件的普及,都要求教师必须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做好教学准备。通过学习,教师既可以扩充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相继出现,各学科领域的交叉综合应用是一大趋势,社会对会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做账、审计这么简单,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绩效评估、预测分析、管理决策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外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到学校为师生做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外聘教授能带来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与社会动态,而学生也能帮助外聘教授获得新的灵感与启发,实现教学双赢。 (三)改善会计实践条件 首先,设立会计研究所并为每个学生配备办公桌,方便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的理论研究,其次,建设手工模拟实验室和计算机会计模拟实验室,配置具备实用性的新型研究设备。同时,学校应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在学校的财务处、审计處、工会等部门组织,为学生提供可供学生自愿申请的实习岗位。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求变,制定新型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要坚持开放办学,敢于突破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办学格局,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产”是手段,“学”是出发点和根本,“研”是桥梁。以研促产、以产促学、产研助学。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程,需要改变根本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研究制定新型教学方案,引入全新教学内容。涵盖了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内容;以科学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自身评价和社会反馈的人才培养评价等内容。针对高校教师本身企业实践能力的缺乏、实习基地建设缺乏经费支持、课程设置联系不紧密、实训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321”培养模式给出了解决方案。将促进学生个人的长期全面发展,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制定动态化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可以弥补高校教师自身企业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知名度。各地方院校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J 参考文献: [1]许淑慧,覃伟年.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9):180-183. [2]阙海宝,白琴.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9,(6):61-63. [3]吴国玺,孙艳丽.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83-86. [4]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5]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147-149. [6]胡琼.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103-105. [7]丁佩芬.“双导师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3):45-48. [8]宋明,臧建玲.普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4):129-130. [9]储丽琴,曹海敏.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 2012,(22):110-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