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 |
范文 | 岳小秧 【关键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而老年人则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静脉溶栓治疗为比较使用一种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患者极其容易产生并发症,对预后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将临床护理效果作为出发点,从多个层面出发,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保证研究的针对性、准确性以及实用性,为后续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前往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将100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明确护理的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组、观察组各有50明患者,男31例(62.00%),女19例(38.00%);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84±8.42)岁。组间一般资料作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简单的健康教育、详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用药指导等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增加应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溶栓前干预。护士需要给患者争取溶栓治疗时间,患者就诊后护士便需要开展检查工作,并且详细询问患者的具有情况(比如病史、手术史以及过敏史等等),尤其是溶栓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使其树立自信心,从而保证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目。(2)溶栓时干预。溶栓治疗时,护士需要构建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要求应用药物,并且对患者的静脉给药进行观察,加深患者对静脉通路通畅程度的认识,同时详细观察溶栓治疗过程、生命体征及病情发展变化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尿、血常规检查,认真记录检查结果,若出现异常状况,则及时告知临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与此之外,护士还需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溶栓不良反应,从而及时发现不良症状。(3)溶栓后干预。溶栓治疗结束后,护士需要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比如呼吸、脉搏、心率及血压等),认真记录检测结果,方便临床工作人员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及药物作用。另外,护士需要按期给予患者CT诊断检查,并且详细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意识变化,尤其是治疗后24h内,护士应每间隔半小时观察及记录一次患者瞳孔的变化状况。 1.3观察指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可以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研究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以保证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2.2兩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组间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P>0.05;组间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2。 溶栓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急h生脑梗死常用的疗法之一,效果较好,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低,近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报道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时,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溶栓治疗前后的各个阶段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将溶栓治疗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了临床效果,并且对整个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改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显示了护理干预应用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