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
范文 | 刘 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高校各类信息资源不断增加,这些资源信息资源往往无法被方便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何合理对高校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基于此分析了当前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 整合 利用 引 言 高校内信息资源是高校师生多年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经验的积累,科研成果的质量,发明专利的拥有量等指标是高等院校科研水平及产出能力高低的表征,它能反映高校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是评价高校科研工作业绩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依据。针对当前资源闲置较多的现象可以整合分散的高校内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及使用效率,还可实现在线奖励,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学校与国际国内高校和有关学术团体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1.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资源建设缺少相应的规划 当前,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各部门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出现一些偏差,故对网络信息资源无限的夸大,甚至单一的把网络信息资源当作主要资源来建设,从而忽略了实体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导致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收集、整序、过滤、开发等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或是不成熟的技术支持,在利用时出现一些问题。相反,有部门一味的重视实体信息资源的建设,却忽略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价值。 1.2信息资源建设目标混乱 有的部门对信息资源建设处于无目标、无秩序状态。对本校各学科的信息资源建设混乱不成体系,现在的主要收集方式泛而不精,无论收集的资源是否有科研学术价值,收集状态基本上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并且在收集过程中,本应是系列连贯性信息资料却不连贯,诸如年鉴,报告类的书籍。 1.3信息资源管理分散 信息化建设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常见,比如各院系资料室对信息资源的分类编目与图书馆不一致。主要原因是资料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极少有专业水平和知识,部分资料员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信息资源进行归类整理与上架。这严重妨碍信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检索,阻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尽管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但对于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却是学校本身固有因素的影响,一般与本校的学科设置、科研情况、读者需求、出版发行、馆藏现状都有直接的关联。其体现为:随着科学与市场需求的发展,学校的学科设置、学校升级、学校合并、学校扩建、学校扩招、信息资源出版发行载体转变、网络技术发展等方面。 2.高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策略 2.1 优势互补,协作建设 长期以来各高校一直存在信息资源分散管理的局面,要顺利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应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该小组有学校领导及图书馆馆长参加,由学校领导负责各部门间的协调与组织,由图书馆馆长负责组织图书馆馆员实施平台的开发。 2.2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也就是开放性原则,是指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是个开放性系统,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与信息资源环境有着您切的联系,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动态性是信息资源整合的特点之一,它能够立体动态地反映高校信息资源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这就要求在实施信息资源整合中要保持动态性。 2.3要注重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目前,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来说,我国高校自建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多以口录、题录、文摘等书目检索数据库为主,全文、图形图像及事实型数据库很少,建库工作基本停留在扫描纸质文献及拷贝电子文献的水平上,很少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因此在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该系统的附加值,在建库时除了建好书目索引型数据库和指南型数据库等二次文献信息数据库之外,还要注重加强全文型、数值型数据库等的建设。 2.4 用户参与建设奏 信息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建设是对信息资源基础建设的补充。除了专门负责信息资源建设的采访员外,广泛吸取信息用户参与到信息资源建设中来。在此,信息用户可以是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科专家、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采访政策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的信息用户参与诸如网上推荐、书面推荐、特殊推荐等方式进行采购。通过借助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信息用户的专业及相关知识来选择与学科专业相适应的信息资源,使信息用户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体现,不仅可弥补采购馆员对信息资源采购不全、不深、不专等不足。 3.结论 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应确定为提高高校学生及教师与科研人员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对高校间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最终提高信息资源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此来提高教育水平,体现信息工作者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也可最大限度的降低高校信息采集与服务费用。信息的共享可使高校信息用户使用信息更便捷,同时使高校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兰萍.整合高校信息资源服务教学中心任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151-152 [2]林欣,王宁.基于实体-关系-问题建模体系的高校信息资源整合模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62-364 [3]陈新添.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策略[J].现代情报,2007,(1):80-82 [4]汪会玲,刘高勇.信息资源整合的推进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2006,(9):119-121 [5]陈玉良.地方高校信息资源的整合[J].情报探索,2005,(1):50-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