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工程量清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
范文 | 翁家金 摘 要:工程量清单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措施,期望能为清单计价的大力推广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问题;措施 1.工程量清单相关概念 工程量清单是依据招标文件规定,施工图纸,施工现场条件和国家制定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及其有关法定技术标准,计算出的构成工程实体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可提供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实物工程量的汇总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方式。 2.工程量清单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清单计价规范本身存在的问题 (1)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划分不当 (2)措施项目费按项包干 (3)工程量清单报价不适应工程结算 2.1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中的问题 (1)在资格审查中,存在歧视现象 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城市中的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这些工程只要是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不是很高的施工单位就完全可以承接,而在评分中,往往要分出一、二、三级的企业,而不同等级的企业得分就有高低之分,这就使很多能承接该工程而等级又相对低的本地企业失去了竞争的机会,使得一些外来的皮包公司有机可乘,因为皮包公司资质等级一般都比较高,基本上是一级以上,在评分中占有先机,而这些公司大部分是由个人承包,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承建工程,而是利用牌子帮其他公司围标,这样就严重的扰乱了建筑市场。 (2)在评标过程中重总价轻单价 在评标过程中重总价轻单价,造成施工方案与造价的脱节,不能有效制止严重的不平衡报价现象。工程量清单评标达不到要求,许多评标走过场的较多,甚至与定额法评标一样仅仅是简单的计算一下得分而已。成本价如何计算,大家心中无数,也没有权威机构或管理机构出面解释。评标专家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还不懂得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造价,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低于成本的报价。 2.3大部分企业缺少定额以至报价困难 大多数企业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在企业内部没有针对一个具体项目做成本测算,其分项分部工程所需的工料机消耗量根本就没有人去分析测算,项目完工以后也没有及时总结形成概算指标,基于这一现状,突然要施工企业根据清单报企业自己的个别成本,确实难度较大,因为在当前的形式下,既无历史资料可以参照,也无现实资料可查。 2.4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单位监管责任缺失,导致一些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存在规避招标、假招标行为,一些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转包工程和违法分包行为仍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有形建筑市场在运行中存在政企不分、收费不合理,以及地方分割市场和行业保护等问题,亟待通过健全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建立起来的建筑有形市场。 3.工程量清单应用的优化措施 3.1对清单规范进行完善 虽然清单计价规范,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才最终确定下来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与实际的情况还有出入,并不完全适应实际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一步一步地来解决。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要适度,目前预算定额对于项目的划分过细、过于繁琐,不适应工程量清单招标清单列项相对较粗的要求,会造成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仍过分地依赖定额,在量和价的计算上统得过死、过细。因此,需要相应地改进定额项目划分的规定及其工程量计算规则,做到既简化分部分项又能统一计算规则,使其更有利于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发展。 3.2规范招标评标制度 针对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中的问题,应该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必须重视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强化设计深度,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管理,清理造价人员挂靠情况。招标代理机构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骨干队伍,同时制定规范的工程量清单格式要求,建立标前核对清单制度。第二,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评标定标方法,同时进一步加强评标管理,规范评标机构和评标活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评标专家队伍,真正保证评标过程的公正性。 3.3应用企业定额,建立清单报价体系 投标人一定要按照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及企业定额来确定各项单价,使投标人的报价不仅符合工程实际特点,而且能充分展示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和提高企业综合势力的需要,首先要制定企业定额,在此基础上建立本企业的报价系统,通过现场成本管理、信息管理并以企业定额为施工过程中目标成本和成本核算的依据,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企业定额又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一步调整、修改、完善,以调整清单报价系统,这就建立起了以企业定额为核心的清单报价体系。 3.4加强政府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1)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后,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需要按照对工程造价实行依法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从过去的下指令(如定额、调价文件)等直接干预,转变为对工程造价依法监督和对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的依法控制。工作重点应由原来的编制定额转变为提供工程造价指导和服一务,加强造价信自、动态的收集、整理与发布,建立相应的造价信自、网络系统,强化服务意识,为工程建设各方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指导性意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2)不断完善造价管理制度,加强造价监督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用以规范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各方的市场行为;同时尽快制定出台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适应的具体配套计价规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程担保制度、履约制度、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等政策法规,修订与之不协调的法规,为工程造价改革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对使用国有投资和国有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的全过程的动态监督。 参考文献: [1]罗玉兴. 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管理[J]. 广东科技, 2008,(04) . [2]马玉霞.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9) .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