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税务管理必要性的初步探讨 |
范文 | 卢 俊 摘要:税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企业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它也成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结合现状探讨企业税务管理在防范税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必要性。 关键词:企业税务管理、税务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交易行为和模式越来越细化,国家的税收法规政策体系也越来越复杂,税务机关的征管也越来越严格,使得各种涉税事项深深地嵌入企业行为的各个环节,企业税务问题越来越多变,并已成为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稍有不慎,企业税务风险将转化为利益损失,不仅会吞噬企业利润,阻碍商业目标的实现,甚至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近些年来,国际上很多大公司因为对税务风险的防控不严而出现税收上的麻烦,国美、苏宁、创维、娃哈哈、中国平安等诸多国内知名公司都曾先后深陷其中,企业经营和声誉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如何发现并有效规避这种“麻烦”?一些大企业其实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行动,尝试着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引导。因此,重视税务管理,控制和防范税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事项。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达到少缴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成本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种合理、合法的节税行为。 所谓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2006年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2008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重点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报告方面的目标,税务合规方面内容缺乏或单薄。作为被管理者,纳税人,尤其是普通纳税人,即使千方百计地注意学习有关税收方面的政策法规,也依然面临税务风险。一方面我国很多税收法规正面临改革周期,比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增值税转型等,新法律、新规定不断出台,非专业人士不可能丝毫不漏地关注到其中所有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国税收法规中有不少条文意思表示模糊,不易把握。这显然给企业家带来了很多税收风险。另外,在我国无论立法部门还是执法部门,都比较注重事后打击,忽视事前、事中的告知提醒、警示督促,这都给纳税人带来了税务风险。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旨在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指引》以制度形式向人们宣示,税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税务管理应该制度化,并且应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业务日趋集团化、多样化,经营活动复杂,管理难度大;我国税法正值改革期,新规频出,许多法规又未随经济发展及时调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有限,其提供的税收政策指导并不一定能够满足企业的具体需求等,都使企业很难完全依法纳税,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依法维护纳税人权利也成为越来越多的纳税人的自觉选择。企业加强税务管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做调整。这样做,既保证了会计与税法的相对独立,使得二者都能更好地实现各自的质量目标,人们总是希望一种处理方式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在财务会计日趋完善、税制建设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一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和税法要求存在差异是一种必然,企业会计制度应当与税收制度相互分开。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制度,但都偏重财务报表目标,而不太重视涉税合规目标,或者迷信局部的税务筹划而没有把企业的经营战略、方向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税务管理。目前税法的刚性在增强,但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则未见明显增强。企业家可能更关注开拓市场、产业竞争,税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几乎很少主动关注税法适用问题和申报问题。企业是将税收问题交由财务这个“事后”部门来解决和管理,放松了经营决策、经营过程的税务管理。这导致管理层在做决策时不考虑税收因素,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签合同时也不考虑税收问题甚至不懂其中涉及到的税收问题,财务缴税时更是没有人监管,管理层、经营部门、财务部门在事前、事中、事后更是缺少沟通和协调,当税收结果产生之后,由财务在帐面上来调整解决。结果使税收在整个企业内失控,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税务风险。这种简单、消极、被动的管理方式就是影响企业依法纳税的最主要根源。其实,企业的纳税义务是因企业的涉税业务经营而产生的,企业经营的各项决策和管理自然会对企业税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既然如此,企业税务管理就应当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節。这就是强化企业税务管理必要性的内在原因。税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企业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它也成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企业应把税务管理与企业的其他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全面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而且不能仅从财务管理的层面解读税务管理,而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的职能,提升管理层次,形成融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特点的管理模式,税务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这将极大促进企业税务管理效能的提高。 强化企业税务管理是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市场环境这项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税收征管部门的强化管理仅是依法治税问题的一面,纳税人自身的自律性管理则是更重要的一面。依法治税、诚信纳税的宏观市场环境的形成,忽视了纳税人自身的自律管理是不行的。倡导强化企业税务管理是宏观税务管理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如果企业都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依法纳税”,那么,不仅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会显著增强,而且必然会推动税法的日益完善,税收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节功能也必然会增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