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IT企业人才流动性研究 |
范文 | 陈晓+张国锋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IT企业与人才流动相关的特征,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员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进行了总结分析,从为了满足各个人生阶段的需求出发,揭示了IT企业人才流动的现象与深层次原因,指出IT企业只有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找到归属感、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的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为IT企业更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梯队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IT企业人才流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IT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最终都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一个人才可以给企业带来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升级、企业战略的转型定位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总是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合理流动与配置,一方面企业不想自己的优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企业又想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优秀人才,这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为了得到我国IT人才流动的原因,本文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员工自身需求的角度对我国IT人才的流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不同的流动现象给出了合理的原因,可为IT企业进行更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如图1所示。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等。安全需求主要是人类主要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家庭安全等。社交需求是满足一个作为社会成员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等。尊重需求主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自我实现需求主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等,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研究人的行为具有启发作用。 2.我国IT企业特征 IT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因IT技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对IT企业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此将IT企业定义为:在IT领域从事经营生产活动的合法经济实体。IT企业不同与传统行业的其他企业,该类企业一般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前沿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是知识经济产业的典型代表。由于本文主要讨论企业的人才流动,所以,只针对与人才流动相关的IT企业特征分析如下: 2.1整体人才队伍年轻 我国IT企业员工主要来自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年轻首先带来的是企业活力、创造性思维等优势,同时由于思想、行动都具有典型的不成熟、不稳定性,办事不够稳健、急功近利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再加上毕业后因个人婚姻、家庭等因素,做事往往向眼前利益看齐,不能长远的规划事业,成为人才流动的助推剂。 2.2前期投入高、回报率高 由于IT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产品的研发是由处于人才金字塔较为上层的人才来完成,技术的创新突破相对于传统技术难度更大,所以前期的投入成本一般是传统行业的10-20倍。但同时,由于IT产品的可复制比例高、技术领先等优势,往往具有很高的回报率,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投入到IT领域。 2.3人才梯队要求严格 企业是一个集产品研发、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组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有不同技术水平、知识背景、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所以企业员工应该是一个人才梯队,不同层次的员工协同工作,才能带来最大化的利润,只有单一层次的IT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2.4企业文化缺失或不合理 由于我国IT企业大多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产品的市场占有和利润,更有以具体的项目为目标创建的公司,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中往往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精神和物质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对个人如此,对企业同样如此,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3.我国IT企业人才流动原因分析 2003年底,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认为人才是: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为了更为准确的阐述本文的思想,我们将IT人才定义为:在IT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从事IT技术生产的专业劳动力。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切行为来自自身需求的驱动,是有动机性的、受意识支配的,而人的动机多起源于人的需求欲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是激发动机的起点,也是引起行为的关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在人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人的行为又主要受该阶段站主导地位的需求影响。可见,只要把握住IT企业员工不同阶段的需求,就会找到造成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从而可以通过满足不同需求、引导不同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司人才结构的稳定。 3.1从生理需求看IT人才流动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的正确性自古至今都在一代代不断印证。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IT人才大军来自于各大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对他们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所以人才都选择薪水较高的企业,源源不断的IT精英流向了“北上广深”等IT企业聚集的地区。同时,解决了温饱问题的IT人才,为了奔向小康生活、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仍然需要获得大量的资金,所以,可以说对钱的需求伴随整个职业生涯的前半期,这无疑是人力资源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人的工作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对任何一个员工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IT人才向更高的薪水流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3.2从安全需求看IT人才流动 IT行业高收入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最令人恐怖的现象职业病高发、从业人员寿命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此前有报道称,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大约超过老年知识分子的两倍之多。尽管现在社会上对引起此种现象的原因存在很多的争议,但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的辐射、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等时时刻刻侵蚀IT从业人员的健康,却是不争的事实。 病魔从不以貌取人,也不论职位的高低。从苹果之父乔布斯得胰腺癌,到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得淋巴癌,再次证明金钱不是万能的,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面对这些,大部分人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工作环境,而有些人选择了彻底退出IT行业,在健康安全面前,做出这种选择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安全需求也正在成为一个加速IT人才流动的必然因素。3.3从社交需求看IT人才流动 人属于一种高等的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有其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维护,成功也离不开社会关系的铺垫和支持,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考虑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当今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一定的资本,恋爱和婚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在此,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社会现象的对与错,但这确实成为IT人才流动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 爱情是一种奢侈品,得到它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加班与出差在IT业界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是由于津贴补助高、吃住都能节省很大的开销,年轻员工为了积攒资本,很多人自愿选择漂泊的工作。随着资本的积累、年龄的增加、技术的提升,年轻的心开始躁动,因为他们有了跳槽的资本,更多的人为了爱情选择跳槽。所以,爱情也加速了IT企业的人才流动。 3.4从尊重需求看IT人才流动 尊重包括尊重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选择某公司,且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我想每个员工最开始都会抱着一种尊重企业、尊重领导的心态而来,想在解决自身生存的同时能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从尊重到最后对它失去信心,选择离开,诚然不仅仅是员工的个人问题,对人才流失率很高的企业就更值得反思了。那么在任职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会造成如此凄凉的结局? 毫不夸张的说,国内IT企业大多数企业文化缺失或者不合理,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没有归属感,企业的日常管理缺乏对员工应有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企业为了项目进度牺牲员工合理的事假请求,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些都对员工的身心造成伤害,企业没有很好的尊重员工!另外,根据相关调查报告可知,IT行业平均收入排名较高,但是社会保障部分却很低。以缴纳社保为例,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绝大多数的IT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将工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补贴等,缴纳社保时按照最低的基本工资进行缴纳,员工利益蒙受损失,没有安全感,感觉公司缺少人文关怀。毫无疑问,等等这些不和谐因素,让员工失去了对企业的信心,最终只能用跳槽的实际行动来做出回应! 3.5从自我实现需求看IT人才流动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主流观念都想有生之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已经完全脱离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取而代之的团队合作和发展机遇,所以,成功人士除了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外,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发展的机遇、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 由于大多数国内IT企业是创立时间短,为了企业的迅速发展,国内企业大多注重以市场为中心来组建团队,管理层在创业初期组建后相对稳定,底层技术员工即使技术和业务超越现任领导,也不能理所当然的得到晋升机会。所以,真正有能力的员工大多在具备了技术和业务能力后选择跳槽,以此来实现职务的晋升博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职位晋升前景模糊,现有工作体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是高级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4.结论 本文主要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员工自身不同需求的角度结合我国IT企业的特点分析了人才流动的原因。人才是一种资源,对于知识密集型IT企业来说更是一种战略资源,获取人才成为占领业界高地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手段。IT企业要想得到更长的生涯,提升产品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设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抓住员工的内心想法与各阶段需求,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职位前景和薪酬,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找到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承金.劳动经济学(修订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蒋雪湘,胡久刚.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对企业员工激励的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 [3]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 [4]麻敏杰.IT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彭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6. [6]熊建云.我国民营中小IT企业技术型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