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的职能定位 |
范文 | 黄刚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以来,国有企业实际上一直扮演着市场竞争主体与宏观调控工具的两种角色。它一方面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着低效巨量的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又被政府作为宏观调控工具,行政性地发挥着宏观经济调节作用,间接地干扰了市场公平竞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个角色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冲突,具体表现为垄断、干扰市场公平、高耗低效、内部管理体制僵化、缺乏创新等。在深化改革的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将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回归到国有企业的公益性职能。文章主要是就如何重新定位与界定国有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中的职能进行了划分。 关键词:国有企业 市场经济 职能定位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虽然一方面成为了市场竞争主体,但是另一方面却仍然被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被动地参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这些工具性职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将客观存在,特别是当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之后,保留下来的这部分职能有可能将被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的这些工具性职能可具体概括如下。 1.国有企业宏观调控的职能 国有企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有企业在任何国家都是作为所有权的主体存在的,其本质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1]。国有企业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要承担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职能。国有企业不仅要努力发展自身的经济效益,还要行使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国有企业是强制性的经济主体,它兼顾政治和经济发展,无法像一些私立企业一样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存在[2]。私企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需要兼顾政府和社会的因素,而国有企业则需要兼顾两者。例如,当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国有企业就要通过降低产品的价格来稳定市场经济形势,这样就无法在行使宏观调控的同时又兼顾自身的经济效益。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兼顾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很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就不能轻易得到解决。 国有企业宏观调控的职能在不同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是会发生改变的。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职能十分重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实力发展的壮大,市场调控失灵的情况不断减少,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性有可能被减弱。 2.国有企业目标多元化的职能 国有企业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它的目标分为两类,即非商业目标、商业目标。一般的企业主要是追求商业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国有企业不仅需要追求自身的商业利润的最大化,更加要兼顾商业目标以外的非商业目标。社会上许多特殊行业无法达到商业目标。例如,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性的行业,航天工作和军事化工业等。还有很多城市基础建设和国土安全建设的行业,都是对国家的长期发展具有高度建设性意义的行业,能够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能够弥补市场调控的缺陷[3]。当我国处于起始和预备发展阶段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类投资建设是一般的非国有企业无法胜任的,因为这种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极慢,一般的非国有企业没有足够雄厚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这样大的风险。在这种时期,国有企业的作用是巩固国家发展,即非商业化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经济种类的不断增多,非国有企业的集资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的依赖性减弱,而国有企业的目标转化为商业目标,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3.国有企业资源配置的职能 国有企业具有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它能弥补市场调控的缺陷。 3.1国有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提供保障 国有企业相对私有企业来说更加关注整体社会效益问题,它给予社会创造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私企能够达到的。社会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国有企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应该行使相关职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2国有企业能够调整经济的外在性,实现经济内化是国有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的外在性是指有些经济行为在为企业内部创造利益的同时,给外在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而这种损害是无法找到负责人赔偿损失的。目前,这种类型的经济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它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私人的水力发电站,它的内部生产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水力发电站的生产过程在为企业赚取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容易造成淹没农田的严重后果,这种外在的成本就是企业以外需要支付的代价。国家的发展需要从整个社会整体出发,进行总的成本和总的效益的比较,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由于一些私企的单一性质,决定了其只注重内在成本和内在效益的比较,不能做到统筹兼顾。因此,国有企业就是作为一个调解力量,介入并接管相关项目的实施,有效消除经济的外在性,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3.3国有企业能够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和劳务资源 市场自身只能提供有需求的物品,例如食品和服装,这些都是能直接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商品。但是,社会发展还需要很多不具备供求关系的物品来维持社会发展和经济壮大。例如社会公共产品。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来调整资源配置,协调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4.结语 很多国有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了各种弊端,由于其覆盖面涵盖了从初级产业至高级产业的范围,加上长期以来的分工职能模糊化,导致许多国有企业的覆盖范围过广,其有限的资金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产业范围,使得国有企业的职能不能达到发挥,执行效果不佳。并且由于垄断的客观存在,国有企业并不需要参与真正的市场竞争,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缺乏活力。 十八大三中全会之后,一方面,国有企业将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来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的时期,国有企业仍将作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工具,用看得见的手来烫平经济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上起.正视国企改革的认识误区——关于“国有企业全面退出论”的思考[J].湖湘论坛, 2011,6(12):89-90. [2]顾宝炎,王志强.论国有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湖湘论坛,2011,7(3):56-57. [3]戴炳源.关于中国所有制结构及其变化的思考[J].湖湘论坛,2010,8(4):34-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