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系统现状分析 |
范文 | 彭聪 王瑾 陈春福 摘要:随着散客旅游者数量的增加,景区引导标识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较多,景区引导标识建设的现状值得研究。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海南省的11个旅游景区的引导标识牌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相关结论。目前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整体状况较好,但是也存在翻译、维护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引导标识 A级旅游景区 现状 海南省 1.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界定 1.1旅游景区引导标识概念的界定 本文将涉及的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概念界定为两层含义: 一是指由某一旅游景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与用于展示这些旅游景区(景点)其名称、内容、特征等属性的标识构成的组合体。 二是在旅游景区内部实现场所指引、场所标识、导游、景观介绍等功能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特定图形、文字、造型和图案,以及声光电等不限制的新形式。本文主要在这两层意义上进行探索。 1.2旅游景区引导标识范围 根据《A级景区评定标准》的要求,旅游景区引导标识主要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四种标识。 (1)导游全景图。也叫景区总平面图,包含景区全景地图、景区文字介绍,游客须知、景点相关信息,服务管理部门电话等全景导游图。 (2)导览图。内容包括景区地图、服务管理部门电话,游客当前所在游览点提示。 (3)标识牌。从游客角度出发,对景区内各个景点、公共设施及服务设施的方位及线路指示。包括方位指示牌与场所标识牌。 (4)景物介绍牌。指景点、景物牌介绍,相关来历、典故综合介绍,设计尺寸,景点说明牌,区域导游图。景区的A级标准不同,对引导标识的要求也不一样。 1.3不同等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要求 (1)AAAAA级旅游景区要求。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造型特色突出,艺术感和文化气息浓厚,能烘托总体环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2)AAAA级旅游景区和AAA级旅游景区要求。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造型有特色,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3)AA级旅游景区要求。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清晰美观,与景观环境基本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4)A级旅游景区要求 各种公众信息资料(包括导游全景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与景观环境基本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基本合理。 2.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便于解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现状,课题组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中的11个景区进行调查。 2.1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发展现状 (1)整体情况令人满意。经过对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游客以及从业人员的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现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整体状况令人满意,在所调查的11个景区中,超过80%的受访者对所在景区的标识建设状况感到满意。 (2)选材合理,设置方式多样。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以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为主,因此,合理的旅游标识系统会对游客的游览活动提供直接的引导作用。从旅游标识系统的选材上来讲,海南A级旅游景区标识牌多为就地取材,既节省成本,又能与景区的环境相协调。如分界洲旅游景区内引导标识牌同时由石材、原木、雅克力板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其中标识牌的基座采用坚硬的花岗岩材料,标识牌上的景区logo由坚久耐用的原木制成,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则采用可以更换的雅克力材料,始终保持标识牌的崭新。在标识的放置方式上,采用了蹲式、躺式、悬挂式等形式,使标识系统在无形中成为旅游景区的旅游吸引物,增加了公园的吸引力,提高了游客的游览兴致。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选材和设置方式的满意度都很高,满意度分别为86.7%和83.5%,远远超过了“不满意”和选择“说不清”的人数比例。 (3)设施标识牌造型色彩变化多样,凸显文化内涵。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造型色彩应根据景区的不同性质进行相对应的变化。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标识牌造型根据旅游景区的特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海岛型旅游景区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将景区标识牌的外形设计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海洋动物形象;而民俗型景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将黎族图腾大力神像引入景区引导标识的设计中,突显黎族文化。经过问卷调查,同意“景区标识色彩统一,与景区主题协调”的游客占84.9%,同意“景区标识牌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的游客占79.8%,同意“景区标识牌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的游客占77.2%,同意“景区标识牌设计有明显的海南地方特色”的游客占78.3%。由此可知,游客对海南省A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整体造型的认知是比较高的。 (4)部分景区标识牌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许多标识牌上,往往会在牌示的右端画上该景点相对应的图画。例如,海南兴隆植物园在“可可“解说牌左端,画上了可可的图片。这一措施一方面能给不识字的游客和国外游客带来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标识牌的美感。 (5)采用多种语言文字进行标识。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中的绝大部分的标识牌上都出现了中英文解说,在部分标识牌上甚至还采用了中、英、俄、韩、日5种语言,如文笔峰旅游文化区,这给来海南旅游的境外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宗旨。 (6)景区安全标识完善。海南景区多为生态型旅游景区,景区建设多采用木质台阶搭建,多数景区都在台阶处做了明显颜色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另外,一些景区在难走的地方都会做安全提示,这样给游客的旅行带来了方便。 (7)景区A级水平越高,旅游景区标识建设状况越好。 通过对11个景区游客满意度均值的比较中(见表1),南山,呀诺达,分界洲岛3个5A级旅游景区的满意度均值较高。这与不同等级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要求不同有关。 (8)新评A级景区的景区引导标识状况优于老A级景区。经过均值比较(见表1)可知,在所调查的11个旅游景区中,旅游从业人员对于“对本景区的引导标识整体状况满意”的分数值在4以上的有呀诺达,东山岭,天涯海角,文笔峰,南山,分界洲6个景区。这6个景区中,呀诺达、分界洲岛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新评为5A级旅游景区。文笔峰也是2012年新评4A级旅游景区。分数最高的是东山岭,为4.62分,东山岭从2012年开始,申报创建国家4A级景区,正是大力投资兴建旅游各项标识时期,因此,旅游景区状况得分最高,该景区也于2013年正式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在满意度调查中,均值最低的景区为南药园和雨林博物馆,都是建设年限已久的3A级景区。 新评上4A或5A级景区的满意度均值明显高于已经评上A级年限较久的旅游景区。正在建设申报4A或5A级旅游景区的引导标识状况也较令人满意。 2.2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的问题 (1)景区导览图不足。旅游景区标识引导系统要求在各个路口都要设置导览图。但是绝大部分景区都是在大的路口才设置导览图,导览图数量不足。如兴隆南药园和兴隆植物园,景区导览图较少。而5A级旅游景区呀诺达文化旅游区,其旅游引导标识较为规范和完善,但是因为景区岔口过多,也不能保证在每个路口都设置导览图。 (2)对景区引导标识功能认识不足。很多景区把全景图和导览图混淆,有些景区为了省事,在路口均设置全景图。游客需要自行寻找自己所处地点,并分析下面要走的方向,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方向感。有个别旅游景区把全景图标注成了导览图。 (3)旅游景区标识牌内容不全。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牌应从游客角度出发,对景区内各个景点、公共设施及服务设施的方位及线路都给予明确的指示。部分标识牌仅侧重于表示方向及前方目标,缺少表示出距目标的距离及步行所需时间,游客在选择路线的时候不了解旅途耗费时间心理没底,部分游客会放弃时间不明旅游路线。 (4)部分景区外文翻译不规范。经调查,部分景区引导标识的外文翻译不准确,如把中文逐字翻译,不符合外国游客的用词习惯,让游客看了之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翻译直接用汉语拼音代替英语,或直译生硬等问题。如“街”直接用拼音“JIE”代替,“大道”直接是“Da Dao”。这样的拼音根本就没有起到英语标识语应有的作用,外国游客从中得不到需要的信息。 (5)标识牌受到损坏,管理力度不够。海南岛全境地处热带,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其影响,天气变化较大,常受台风、暴雨影响,因此标识牌需要及时维护和管理。海南大多数景点,标识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的都不错,但是也有一些景点,标识腐烂受损严重。比如一些景区景点金属标识牌有明显的锈迹,影响周围景点的美观,一些景区标识牌字迹模糊。还有一部分景区如兴隆植物园、南药园等的标识牌存在新旧并存的状况,整体景观不统一。 3.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系统改进措施 3.1明确标识牌的内容,合理设置标牌 旅游景区标识牌内容要明确化,其主要目的是让游客了解景点的典故、概况、特色,因此,在表达上要求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内容的设定上一定要包含景区环境的基本概况、景点设施情况和文化内涵,将有利于游客了解的内容标注上去。同时,应该注重标牌的放置情况,比方说放在交叉路口比较显眼的位置,即将到达目的景点的主干道处以及代表性景点的必经之路,总之要让游客在第一时间清楚地明白自己下一步将通向哪里。 3.2完善培训机制,按照要求健全各类标识牌 对各旅游景区,尤其是老的A级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完善旅游景区引导标识类型知识,要求各旅游景区按照国家要求统一规划旅游区各种标识牌,如全景区和导览图的分类区分。 3.3合理设计标识的造型,规范设计标识内容 引导标识的造型方面,要考虑到应与当地的景点特色相符合,在保持当地原始的生态美的同时又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注入情感的、心理的、历史文化的因素,使旅游标识具有人情味,富于生命感,和所处环境与资源特色相一致。标识的尺寸应依据具体地点而定,距离以能看到为宜,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选用木料、石材或其他材料,在文字书写上也有一定的讲究,标牌内容要简练,文字要均匀,避免用单一的印刷形式表现,正文、段落之间有足够放入空隙,便于游客阅读。同时,最好能够图文结合,以便于游客理解。 3.4规范各外文翻译 建议海南省旅游管理部门推出 《海南省旅游景区外文译法》,把海南省旅游景区常见的外文表达统一规范化,从而避免旅游景区外语标识目前的译法和设置上的混乱或者不正确,有利于旅游景区标识与国际接轨。力求将旅游景区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传递给游客,进一步加强海南化的传播和增进海南与外国的交流与沟通。 3.5管理维护标牌系统,及时进行评估反馈 任何设施设备都要靠管理人员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使用的更长久,旅游标识更是如此,因为它所处的场合比较特殊,很容易受到来自自然及外界的损坏,一旦如此,就会影响景点的美观以及游客的游兴,因此,这就要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时常四处巡逻,及时修复或更换受到破坏的标牌。同时要对标识有一个统计与分类,以便于制作出更多适合景区特点的标识。另一方面,要及时地进行必要的评估反馈,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必要的修改,最后定稿,由专业人士及单位生产实施。同时也要对当前已经放置的旅游标识进行评估,比如,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发给游客,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游客”为第一原则对标识进行整治修改。 3.6引导标识牌的颜色要反映海南区域特色 海南作为热带海岛型特色的旅游景区,旅游景区引导标识要突出海南热带岛屿的文化特色。如海洋海岛型旅游景区建议采用蓝色,民族型旅游景区建议采用褐色;森林景观型旅游景区建议采用原木色等。 参考文献: [1]王默.关于建立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栗炜、陈春福、彭聪等.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引导标识特色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13(3):335-338 [3]常艳新、陆诤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标识系统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73. [4]毛伟.旅游标识系统与旅游景区经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4):67-69 [5]庞莉华、李爽.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解说标识系统评价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53-6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