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问题研究
范文 顾亚丽
摘要:本文从目标管理基本概念出发,试图对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进行定义,并从对个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规划方案中执行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将问题锁定在目标管理出现的不同程度问题上,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目标管理 策略
经营管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基层员工,从整个组织到个人,都必须用目标指引自己的行动,只有目标明确,管理者才可以展开有效的管理工作,他必须依据目标才能拟定计划,因为目标是计划存在的前提,目标是计划的根本内容,只有目标确定之后,才能拟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规定达成目标的具体时间,制定考核目标的标准,计划必须以目标为中心,统筹安排工作,规范人们按计划办事,去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引导人们产生为组织所需要的行为,有效地去实现目标。[1]作为组织是这样,对于个人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的好坏将决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和效率,进而决定个人的职业幸福感。
1.目标管理概念及其在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价值
1.1概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源于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1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信息反馈处理、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等四个步骤。目标管理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企业,它所强调的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现代管理的哲学思想。[2]职业生涯规划中个体发展也涉及目标管理问题,个体目标管理品质将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包含外职业生涯规划和内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是个体职业发展过程中依据自己的对个人成长、职位升迁、职业幸福感等方面的要求设定的一种发展程度。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内职业生涯规划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他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外职业生涯规划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主要管理这一目标的实现,从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层面可以量化设定,从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层面来看主要依靠主观感受或职业幸福感来判定。
1.2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的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目标管理对个体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解性强的目标和可执行的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行动的效果;目标管理的自觉性,可以调动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与外部环境的各种资源紧密联系起来,进而促进个人发展;目标管理促进个体集中精力在目标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职业生涯规划中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强调严格管理的传统家庭教育环境使部分人缺少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到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个体进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后,需要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将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推动自身的发展。因此,正视职业生涯的“牵引力”的目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意义重大。
2.1无目标或目标难以确定
个人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许多目标在技术上不可分解,使得目标执行方案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外部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个体的活动如果日益复杂,使个体活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个体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变得很困难。
2.2目标管理的基本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目标管理在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实际中的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2.3目标执行受阻
职业生涯规划中目标的确定受到个体自身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个体自身因素包括个人兴趣、价值观、能力等,能力又可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能力等。总之,个体作为自变量的部分与外部环境变量之间的非必然性存在,导致目标容易受到来自个体及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个体出现的情绪会对目标的执行产生影响,这时目标容易出现执行中断或执行效果减弱等现象。
2.4目标执行力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是作为个体职业发展行为的导航灯,建立在效能感上的执行力的推进,是目标执行的内在动力。反过来,目标执行没有效能感,会增加个体习得性无助感增强,在在目标实现的时间框架下,由于个体不能正确看到目标执行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正向、负向影响)的存在,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不能正确面对,导致目标执行行为逐渐减弱,甚至放弃执行目标。最终也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被放弃。
3.目标管理策略
3.1目标的确立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确立为基础的,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在杜拉克看来,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3.2目标的设置
设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中目标分为不同的层次: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各层次目标的确立,要结合自身兴趣、职业价值观、能力、外部环境等条件,在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
分解目标及制定行动计划的要素。分解目标的前提是一个有效的目标,应包含五个因素:明确性、可测定、可达到、有价值、时间表。基于这五因素,制定行动计划要包含1份细致的时间表、1份可能遇到困难的情况列表、预期障碍的应对策略(即使最佳的行动计划也会受到预期和意外困难的限制,这些困难包括内在障碍和外在障碍)。
3.3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企业的目标管理重视结果,但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目标管理应将过程看得更加重要,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结合的整体。目标管理使得个体的自主、自治和自觉增加,并形成了目标体系。每一步分目标的实现就会牵动整体目标的实现进程,所以个体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其次要增加自我觉察能力,在检查中遇到目标执行阻碍时能正确看待这些阻碍,并能勇于突破阻碍。
4.总结和评估
达到预定的期限后,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撰写书面总结, 然后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决定下一步计划,开始新循环。
参考文献:
[1]综合课题组,职业经理人的目标管理,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8)
[2]周学智、陈星州、余彤.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石油教育》双月刊2014(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