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体会
范文

    朱禧 夏根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腰椎間盘突出症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腰背部呈持续钝痛,患者只有维持平卧休息状态,才能有效降低疼痛感,如果患者站立,会加重患者疼痛症状。另外,少数患者会存在腰部剧痛,极易造成患者疼痛难忍,仅能维持卧床休息,因此,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实现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以本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具体分为甲组、乙组,均5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MPl与术中椎间盘造影检查,符合椎间盘造影Dallas3级和MRI的Pearce4级诊断标准。全部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54:46,年龄介于40~58岁,平均年龄49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甲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以俯卧位状态,采取硬膜外麻醉后,对双侧髂嵴进行垫高处理,保证腹部维持悬空,在常规消毒处理后,取正中切口,其中骶棘肌按骨膜向下剥离,同时向外牵引,实现病变椎间隙准确定位,予以黄韧带外准板扩大开窗治疗后,应及时去除病变组织,用生理盐水进行伤口冲洗,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伤口出血情况,如果没有出血,可进行引流管放置,然后缝合伤口,术后2天摘除引流管。乙组采取脊柱微创手术时,选择MIS-TLIF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包括:位于两侧椎弓根置钉点作切口,在完成深筋膜切开处理,沿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分离。在进行工作通道安装时,其底部应与关节突关节维持水平标准。对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予以相应切除,使椎间孔维持显露状态,完成椎间盘切除后,应适当减压。对于伴有椎管狭窄患者,手术床应保持侧倾斜,工作通道同样倾斜,顺利完成减压操作。在通道内,对椎间隙进行逐级撑开后,应展开椎间盘切除等处理,斜行放置椎间融合器,用c形臂透视影像进行观察,有利于科学放置椎弓根螺钉。

    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文研究数据分析,优良率%表示,X检验,手术指标π±s表示,t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甲组患者优良率为90%,乙组患者优良率为98%(P>0.05).如表1。

    

    2.2患者手术指标比较甲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锻炼等指标均比乙组高(P<0.05),如表2。

    

3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比较常见疾病,在临床诊断时,要求按照患者病史和影像学等。目前,经影像学检查,20%检查者存在椎间盘突出症,无任何显著临床症状,和突出部位等具有相关性。因此,在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时,常规手术具有较高成功率,但其创伤性大,极易影响脊柱稳定性;住院时间较长,具有恢复慢和复发率高等缺点。近几年,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下,微创技术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和传统手术比较,微创手术除了可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之外,还能减少手术治疗带来创伤,可以将其作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治疗方法。对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脊柱微创技术治疗时,比较常见方法有MIS-TLIF、PELD等摘除间盘手术方式,加之超声设备和止血设备等更新速度较快,使许多微创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同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特点。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较高,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前者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率,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