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论自媒体时代思政工作创新 |
范文 | 黄晓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媒体的受众与使用日益广泛,加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电脑等终端设备普及,自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逐步发展成为人民群众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就以自媒体自身优势为切入点,对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思政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媒体 思政工作 创新 自媒体(We Media)是由美国新闻学会定义的一个概念:是普通受众经由信息技术,与其他大众分享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单来说是指受众用来发布、传播自己亲眼所见及所闻事件的载体。例如当下十分流行的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由其定义可以看出,自媒体与传统由专业新闻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由普通受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强、多元化、评定以及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借助自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1.自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特点 1.1互动性: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新闻传播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具体体现在,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将个人观点、看法等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对话和信息共享。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这种交流载体所带来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灵活交流机制,促进了信息的传播。这也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思政工作方式的盲区,能够促进思政工作者更好的关注两头的典型群体。 1.2多元化:自媒体的发展,颠覆了传统媒体需要从业人员来采访发布新闻的模式。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发布新闻,信息。覆盖面更广,发布门槛低,新闻信息的获取、发布呈现分散化、多元化的特征。各种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也有不法分子通过自媒体发布的既有可能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的零散感受和片面言论,也有可能是由某个体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或道听途说随意编辑的不实信息。 1.3平等性:自媒体依赖网络传播,无论是谁都可以在网络中选择信息,信息获取平等而自由。对于新闻的发布、评论也十分平等,人与人的交流平等。自媒体的发展有效的打破了受众、政府、新闻媒体之间的敬畏感和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受众与发布者的平等。 1.4时效性:自媒体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时效性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身边的新闻事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自媒体都有很多“粉丝”,这使得信息传播呈现裂变式的传播,时效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而且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受众与自媒体直接零距离沟通。这是传统纸质、广播电视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2.自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 2.1发挥平等性,使自媒体成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也有社会文明进步的因素。如果能将传统广播媒体的权威性,结合自媒体的互动性、多元化、平等性和时效性,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将自媒体做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载体,不仅能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的盲区,使得思政工作者们能够有效关注两头的典型群体,更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整体情况。充分发挥自媒体作为新型人际交往手段、快捷的政治参与渠道以及有效教育载体的功能。通过自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优化,通过权威性的广播电视媒体,在各类信息发出最强音。拓宽思政教育的阵地,引领受众的思想。 值得所有思政工作者注意的是,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并不是要求我们完全抛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无论广播电视亦或自媒体,任何教育方式的效果都不及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把握传统现代的结合,才能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2.2发挥自媒体互动性,使自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 互动性是自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自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就是要注重让受众能够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想法和情感,使受众的情况情绪抒发的同时能够准确地呈现思想动态。思政工作者要更加深入到受众中去,了解并熟练掌握群众自媒体使用习惯和渠道,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形式与群众展开平等交流对话、交友谈心,甚至主动成为吧主、版主、博主、群主等,从而与群众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沟通,将枯燥的政治理论煲成心灵鸡汤,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化、立体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践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政工作者要利用自媒体环境适时互动等特点,开在线交流和讨论活动,进行形势教育和咨询讲座,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消化和吸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2.3发挥时效性,使自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平台 目前,传统思政教育平台和自媒体体传递的信息和思想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自媒体能够随时随地的发布、传播信息,新闻的时效性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有效发挥自媒体的时效性,可以有效的通过新闻热点问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因此思政教育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信息动态,既要能够将时代的新鲜元素整理加工后引入思政教育的传统领域,又要学会对自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时效性,将自媒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使受众不仅通过自媒体关注社会热点、时事焦点、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而且可以通过自媒体近距离接触甚至会参与到相关的话题、事件中,实现传统教育资源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集中共享,发挥自媒体在受众群体中的可接受性,更好的为受众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思政教育者必须把握信息动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强吸引力。既使自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又避免因自媒体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所引发的混乱,实现多种教育载体的合力。 2.4发挥多元作用,使自媒体成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平台 通过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及时了解受众的思想状况,通过网上发现问题,查找网下工作缺失,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群众更容易真实地发表意见,提出问题,思政教育者要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而教育成果及时反馈的自媒体平台,也有利于教育者实时地掌握被教育者的反应,更深入地了解教育的效果,从而可以及时地改变教育的策略。此外在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时,通过对某一段信息的赞、评论、转发的数量,完全可以判断受众的关注度、认可度和事件发酵的速度和程度,这有效地延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手段信息获取滞后的不足,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地开展工作,迅速地做出反应。 3.结束语 思政教育工作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紧随社会潮流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载体,拓宽思政教育工作平台。有效利用自媒体的互动性、多元化、平等以及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与受众开展零距离的沟通,时刻关注新闻热点事件,引领群众思想发展,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汤力峰.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2]庞郁华.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运用[N].贵州政协报.2012.12 [3]耿淑.自媒体视角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河南大学.2013.5 [4]李博.自媒体时代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探索[J]科教导刊.2014.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