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范文 胥明琼++张勤+赵小月
摘要:近年来,高校科研项目数量急剧上升,经费来源渠道广泛。政府为加强国家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在高校推广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该项财务改革给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在财政“大平台”运作下,科研项目经费在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日趋凸显。本文站在财务视角分析与探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给科研经费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平台 科研经费 管理
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不仅推动着社会向前进步,更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几年,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不断增加,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2006年的1688.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年均增长22.73%,7年累计2.4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4.37%[1]。2012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支出更是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高等院校逐渐为国家基础应用技术和社会公益等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的增长,科研经费在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财政“大平台”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经过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高校财务管理发生了较大变化[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积极影响,加强了国家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提升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益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但同时也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按照规定,高校所有财政性资金都必须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在这种财务改革背景下,成都市财政局展开了本级预算单位金财工程的启用工作,将政府采购、公务卡管理纳入国库支付系统。政府财政信息系统(简称财政“大平台”)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具体体现和深化,成都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几乎所有的财政、财务业务都要通过这个财政大平台办理,资金支付形成了以财政国库平台为支付中心的管理模式,学校的所有资金都必须通过财政平台开具支付凭证方能从银行账户中支出。
2.高校科研经费构成
随着科研经费占学校总经费收入比重的提高,科研经费逐渐成为教育事业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纵向科研经费专项化、横向科研经费多元化”的新格局[3]。科研项目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纵向、横向、校资助科研项目。
2.1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国家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立项、按照一定程序下达给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学校科研人员从各类科技基金组织中申报获得的科技项目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拨款,经费性质属于财政性资金。纵向科研项目开支以经费下达单位的任务书为依据,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
以成都学院为例,在财政“大平台”的支付管理下,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支付分为财政授权支付和自有资金支付:第一,通过财政平台下达用款额度的科研专项经费支出采用授权支付,这部分科研经费属于学校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按“统一管理,单独设账,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管理;第二,由合作单位直接转账到学校银行账户的科研经费支出采用自有资金支付方式。
2.2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是高校与社会组织或企业等联合开展研究,由对方承担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横向科研经费性质属于社会资金,按照横向合同或协议管理。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在财政系统中采用自有资金支付方式。
2.3校资助科研项目经费
校资助科研项目经费实质是财政根据部门预算统一安排的项目经费,属于国家财政拨款资金,该类科研经费支出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成都学院的校资助科研项目分为科研工作专项和队伍建设工作专项,主要包括校青年基金、科研启动、科研平台、科技奖励及科研配套等资助项目。有的高校把校级项目也纳入到纵向项目的管理范畴[4]。
3.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财政平台对财政性科研专项资金预算控制力度不够
高校专项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高校科研人员以个人名义申请的社会基础研究、农业推广等财政专项资金获批后,上级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平台以文件方式按年度下达经费指标。然而,该类科研项目经费在平台上只有总的用款额度,不能反映当年该科研项目投入的各项费用支出预算明细和开支范围,无法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列支进行严格的比例控制和经费支出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控,不能做到从源头上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
3.2财政性科研专项经费支出经济分类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
学校财务上的会计核算科目是财务人员按照我国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的,而在授权支付下,国库平台对财政性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经济分类”只设置了“3029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0499-其他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39999-其他支出”,这与财务人员账务核算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不一致。科研经费支出项目和类别众多,国库平台对科研项目经费设置的支出经济分类过于笼统,无法与科研经费支出匹配,不利于科研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3.3科研经费支付审批环节增多、手续繁杂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项目经费支付环节增多,流程变得繁杂。比如开具支付凭证,要经过“转账信息录入→国库平台审核→支付凭证打印→支付凭证复核”等环节。此外,根据市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要求,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由以前的4类扩大到18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科研经费的支出类别。公务卡消费具有金额小、数量多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每一笔公务卡消费都要进行消费信息查询、录入、审核,会计人员也必须逐笔进行账务处理。特别是国库平台公务卡的信息查询与录入存在重复操作,造成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加。
3.4财政性科研专项经费下拨滞后,不利于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
获批的科研项目经费一般在下年的四、五月份下达,有的科研项目下达时间可能会更晚,经费拨付滞后影响项目的正常进展。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财政性结余资金年终要收回国库,科研项目经费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支付而被收回国库。科研项目经费可使用时间缩短,一方面造成财务部门年底报账繁忙、科研人员年底“突击报账”现象产生;另一方面资金管理模式的改变以及经费下拨滞后,有时候造成科研人员无法报账,有些科研人员由于对国家新的财务改革制度不熟悉、不了解,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产生质疑。
3.5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众多,可操作性不强
虽然上级管理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文件,但大多是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而且财政性科研项目经费的归口部门较多,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规定。学校只有在各类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科研管理制度。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规定较多,加之科研人员和学校财务人员在政策的解读上可能存在见解不一致,这给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执行带来难度。
4.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及改革措施
4.1加强财政性科研项目专项资金的预算控制和绩效管理
财政性科研专项资金主管部门要规范科研专项经费的预算编制,提高科研专项资金预算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建立专项资金预算评审机制,根据学科特点,重点评审科研项目各项费用预算列支的专业相关性、经济合理性、政策相符性。上级主管部门在指标下达时应根据科研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批复,结合财政“大平台”经费管理特点,将各子项费用指标与财政平台的“支出经济分类”一一匹配,细化经费预算,避免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偏离”,从源头上规范和控制经费支出行为。高校要加强财政专项科研项目经费绩使用的过程监督和管理,完善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对经费执行进度与项目实施进度不匹配的科研项目进行责任追究。
4.2建立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一刀切”、“一抓就死,一放就松”等问题,统一的经费管理规定不能完全满足各类科研项目实施的需要。高校作为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是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开展的全过程管理,要针对不同科研项目特点,结合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相关规定,建立一套适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的管理制度。为提高科研经费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和执行的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明确各方责任。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要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科研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预算评审机制等。
4.3建立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
高校应以现有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为基础,注重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库的建设和完善,打造一个能够反映与科研相关的项目、人员、资产设备等信息的管理系统,实现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及科研成果的动态监管,实现财务、科技、审计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使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更加高效透明;同时,建立能和国库支付系统相兼容的财务运行系统,要加强财务软件的升级改造和功能开发,加强科研经费执行进度和各项费用指标预算控制的开发设置,实现财政系统与高校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
4.4加强自有资金性质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
据统计,自有资金性质的横、纵向科研经费占学校总科研经费的绝大部分。在财政信息系统管理下自有资金项目经费的“支出经济分类”已经非常完善,与会计核算科目也基本一致。由于财政平台无法对这部分项目经费进行用款额度控制和监控管理,科研主管部门要规范和完善与经费来源单位的合同制定,并对各项经费列支明细和开支范围进行约束和控制。
4.5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结题结账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针对目前科研项目出现的结题不结账、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的现象,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根据上级科研经费相关规定制定项目结题结账的管理政策。科研部门应及时将项目的结题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配合科研部门对已结题的科研项目的进行账务处理,减少因结题而不结账产生的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对存在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暂停项目实施;加强项目验收和结题审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4.6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宣传,健全服务机制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管理有关的政策和财务制度的宣传力度,让科研人员对国家和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高校要根据自身科研发展的需要,加强科研服务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的科研服务队伍,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服务,为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能力做好辅助作用。同时,加强对科研行政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服务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
5.结语
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繁杂的工作,高校财务和科研管理人员要深入学习国家出台的文件政策,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科研发展需要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与上级管理部门的沟通,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势,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楼继伟.国务院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报告[R/OL]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310/t20131023_1002104.html
[2]张玲玲.刍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J].财会研究,2012.(2):239
[3]陈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国际化比较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6
[4]张莉.关于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2.(2):1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