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非选拔汉语志愿教师在地方组织的教学现状探析
范文 李雅婷
摘要:本文对非政府选拔的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通过对其在尼泊尔巴德岗地区的教学设计、方法、时长等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解决方案,以促进汉语及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良性传播。
关键词:尼泊尔 教学 非选拔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地方志愿机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播,许多人希望掌握汉语这门世界性语言,学习汉语的热潮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在东南亚国家,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愈来愈多。但是除却中国政府选拔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外,大部分都是短期非政府选拔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并进行一段时间的义工旅行。本文以与中国毗邻的南亚国家尼泊尔巴德岗地区为例,对此类型的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尼泊尔非盈利地方志愿组织的背景现状
尼泊尔境内官方组织的志愿者协会并不多,大部分以民间自发组织为主,形式较为多样,志愿者自我安排的时间也较为自由。大部分志愿者组织是与当地的旅游相挂钩的。义工旅行在尼泊尔志愿者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很显然,这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有利亦有弊。无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召集更多中国志愿者前往尼泊尔支教;但相反,由于其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跨度要求较低,志愿者可以只在志愿组织服务一周,每天上完相应的汉语课程后,大部分时间较为空闲。这就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志愿者的“体验式志愿服务”,这对当地汉语教学后续课程的衔接极为不利。
2.非选拔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教学现状及问题
2.1志愿者教师组成
在尼泊尔巴德岗地区,非经政府培训选拔的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以在校大学生居多。又由于当地民间自发组织对志愿者要求的门槛较低,因此会造成一部分英语水平有限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前去支教。由于无法很好地对一些类似于汉语基本发音或是简单语法结构等教学内容进行清晰地传达,因此会对汉语教学的展开产生一定困难。
2.2教材及教学法
在尼泊尔,民间自发志愿者组织大部分将《快乐汉语》作为汉语教学用书。此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书本内容是较为基础的汉语入门知识,没有很复杂的语法结构,旨在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交流,比较注重日常口语的实用性。非选拔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主要以传递中国文化为主,大部分巴德岗当地学校一个班级一天上两个小时的汉语课。大多数志愿者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没有师范科班出身的教师所具备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志愿者只能以实物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这种形式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热情。但是负面影响是学生过多地专注于文化方面知识,而对真正需要学习的汉语却没有很好的巩固,在一定程度上顾此失彼。再者,由于85%的志愿者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并且所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不对口,没有一定的专业教学知识背景,所以在传授汉语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及规范性,这一点也亟待解决。
2.3教学衔接连续性
在所调查访问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中,许多人都表示当地大部分学校都把由志愿者进行教学的汉语课当做是一门类似于中国外教课类性的兴趣课。因为尼泊尔缺乏长期支教的中文教师,再者精通汉语的尼泊尔当地人大部分会选择薪资较高的中文导游或者中尼贸易相关工作而并不是薪资较少的汉语教师,这就造成了尼泊尔当地汉语学习的不精准性与不连续性。
虽然志愿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尼泊尔对汉语学习供小于需的现象,但大部分志愿者集中在寒暑假到达尼泊尔支教,此时汉语教师供大于需,分配到每个志愿者身上的任务很少,造成汉语志愿者资源浪费的现象;在每年非寒暑假时段,志愿者几乎没有,此时供小于需,尼泊尔学校的学生中文知识获取中断。因为尼泊尔学校一年除却十月份放假两周,其余时间均需上课,但是大部分志愿者此时却要返校学习。这就造成了非寒暑假时段尼泊尔中小学汉语学习的中断,对一门语言的学习和巩固也极为不利。
3.非选拔中国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志愿者教师组成的改进方案
目前尼泊尔民间志愿组织主要在网络上进行志愿者项目的宣传推广,目前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尼泊尔民间志愿组织曾在中国进行过巡回演讲。但是由于停留时间较短并且巡回演讲地点较少,因此在中国的宣传力度不大。笔者认为,志愿者教师的组成,主要有一下三点改进方案:
第一,目前中国每个单位基本上都有志愿者机构设立,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志愿者分为国际志愿者和国内志愿者,并对两种志愿者信息进行合理的规划整合,并宣传成册,扩大宣传力度。
第二,除却参加人数较多的当代大学生外,可以将目标放在更加专业的现职教师上,特别是教龄较长的教师身上。他们的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教学经验也相对丰富,也可以对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志愿者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
第三,适度加大中国志愿者教师的门槛,例如:有相关教育经验或教育背景,有相关中国文化方面才艺,拥有普通话二乙及以上证书,通晓英文等。
3.2教材及教学法的改进方案
纸质用品在尼泊尔异常缺乏,因此尼泊尔中小学的书籍都是循环使用的。汉语书籍相比较而言则更为稀缺,大部分学校只有汉语志愿者教师才有一本汉语教材。教材的缺乏会引起学生学习进度的滞后,不利于复习巩固及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志愿者汉语教师也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汉语课程设计感不强。笔者认为,针对教材及教学法,主要有一下五点改进方案:
第一,有计划到尼泊尔当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的中国志愿者,可以先自行下载电子版《快乐汉语》教材,并对汉语教材内容进行提前备课,争取能尽快融入在尼的教学进程。
第二,在对教学内容已有充分的熟悉和计划后,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可以自行学习一门代表中国特色的手艺。例如:毛笔、太极拳、便于携带的中国古典乐器、乒乓球等。
第三,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可以将电子版《快乐汉语》教材复印成册,力所能及地带一些去尼泊尔。这样便更为实际地解决了当地的书本匮乏问题,也使志愿服务更加具有连续性。
第四,前期已经去过尼泊尔义教的中国志愿者,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待改进项目以及当地教学特色编辑成电子文档,以便后期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完善与改进。
第五,由于志愿服务者大部分是在校学生,所以回国后可以在自己的学校组织开展相应的志愿者讲解活动,更具体直观地将志愿思想传递给后期志愿者。
3.3教学衔接连续性的改进方案
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时间的间断性,会造成尼泊尔当地汉语学习的不精准性与不连续性。而由于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学生,所以除却寒暑假外时段,志愿者匮乏也是一大棘手问题,这又需要上文所涉及的教师组成的改进。笔者认为,针对教学衔接连续性,主要有以下三点改进方案:
第一,提高计划在寒暑假来尼泊尔支教志愿者的门槛,并适度降低非寒暑假支教志愿者门槛,以此来协调一年中每个月志愿者人数的平衡性。
第二,尽量将间隔年和已工作志愿者的义教时间调至非寒暑假期,最大限度地错开志愿高峰期。
第三,延长志愿服务时间。目前大部分民间自发志愿组织的最少志愿服务时间为一周,但一周尚且不能适应尼泊尔生活,更不用说很好地进行教学活动。这种“体验式志愿服务”只是满足了志愿者的心理需求,对当地汉语教学却带来负面影响。
4.结语
尼泊尔国内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加大而不断高涨。此时,我们更应该完善自己的志愿服务体系,将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更好地传递给尼泊尔,促进未来两国更好地团结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刘涛,刘富华. 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学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J]. 华夏文化论坛,2012.
[2]张玲艳. 尼泊尔汉语教学现状探析[J]. 当代继续教育,2014,32(17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