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高校管理沟通的有效性
范文 汤磊
摘要:沟通是组织实施各项管理行为的基础,沟通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整体管理效率和水平。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其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加有赖于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提升沟通的有效性。管理沟通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管理沟通机制。本文从沟通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管理沟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升高校管理沟通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管理 沟通 有效性
1.沟通的定义
大英百科全书从社会学角度对沟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沟通(Comnamication) 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交换信息的方法。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因此,管理学中的沟通指的是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渠道和方法与组织成员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以获得他人理解认同的策略性行为。可见,沟通不是信息的单向性传递,而是一个完整闭合的过程,其包含了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方式、沟通渠道、沟通内容、沟通反馈等要素,并且沟通的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2.提升管理沟通的有效性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意义
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要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校内各个组织群体、个人之间的沟通,以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有赖于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以提升沟通的有效性。在高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管理沟通职能是全体教职员工获取信息,明确任务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彼此交流、改善氛围、加强合作的基础。同时,通过沟通,不仅能够让教职员工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更能够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提升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3.高校管理沟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高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或者企业单位,它具有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的“二元权利”结构特则,使得高校管理沟通不能完全按照行政层级管理模式来进行,从而让高校管理沟通活动变得较为复杂。
3.1高校的内部人际因素制约了沟通的有效性
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教职员工年龄层次丰富、教育背景多样化、学历层次高低差异化。同时高校内部成员间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存在上下级、干群和师生等人际关系,这就使得沟通工作难度加大,沟通障碍较为突出。高校内部人际关系因素在管理沟通方面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职员工对沟通认识不够,存在误区。某些专职教师认为组织沟通只是行政部门的职能任务,与广大的专职教师没有多大的联系。此外,部分教职员工认为高校是一个高素质人才集中的群体,所有成员都具备有效沟通与合理表达意见的能力,因此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
其次,沟通主客体的自身差异,影响了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高校的员工,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行为习惯,如果都以自我习惯和喜好为主,不讲求合适的沟通技巧和方式,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沟通障碍。而且沟通中因个人素质的差异,如果过分注重上下级关系,领导爱听什么就说什么,报喜不报忧的话,势必会影响管理者的判断,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沟通主体和客体在传递信息时,或多或少的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和期望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影响沟通过程的信息保真度。
3.2高校的管理沟通渠道问题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每个组织内部都会存在两类群体,即正式群体(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组织)。高校作为庞大复杂的群体组织也不例外。按照行为科学奠基人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的观点:“当正式群体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群体沟通就会活跃起来……在真实的信息被传达之前或是不被传达时,非正式沟通的信息便替代了真相”。因此,由于高校的“二元权利”结构的存在,往往会导致非正式群体的普遍存在。此外,高校现有的内部沟通主要通过书面形式(文件、报告等)、会议、电话以及内部宣传刊物等渠道来进行。但是高校内部部门设置较为复杂,除了学校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以外,还包括了部分直属业务单位,管理难度较大。书面文件形式使用较为普遍,但往往也需要召开会议来进行解读;通过会议方式,往往信息通过层层传递之后,不仅容易失真,而且效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容易造成“文山会海”的不良印象。
4.提升高校管理沟通有效性的建议
4.1理清认识,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
高校专职教师与行政人员都是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担这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专职教师群体主要担负着传播专业知识、塑造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而管理人员则承担着高校管理服务的各项职能,为广大的师生创造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以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倘若没有专职教师的传道授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辛勤服务,各项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作为高校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要以学校的发展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2完善沟通机制,营造良好民主氛围
任何沟有效的通行为都不是单一的程序化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互过程,并且整个沟通的过程都容易受到沟通主体和客体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干扰,从而影响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建立和完善管理沟通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民主氛围。
首先,树立现代高校管理理念,摒弃落后的高校行政管理观念和作风,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制度为保障的管理沟通机制,确保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各司其职、人尽其才。其次,建立和完善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召开代表大会,综合教职工意见之后再做出决策,决策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公布,避免因非正式沟通而造成的管理混乱。此外,还要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座谈会和联谊会等,加强教职员工之间的沟通,促进交流,增进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使教职工都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关注。
4.3建立合理诉求机制,减少行政级别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
由于许多高校属于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活动中不同程度的会体现出一定的行政机构气息。例如,在行政管理者与专职教师群体之间,虽然并不存在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但在与学校管理干部沟通过程中,会有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避重就轻。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首先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教职员工创造合理诉求的渠道和机制,例如定期召开工作专题研讨会(务虚会),认真听取下属的工作汇报,客观公正的评价期工作;利用多元化的手段(网络、私人信箱)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对教职工的意见及时进行回复和反馈;此外,管理者应当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甚至需要亲自深入到师生群体当中去了解获取一手信息。其次,作为教职工群体的一员,应当树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沟通渠道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组织的文化实质是组织共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的体现,组织的文化能够帮助组织内部成员提升凝聚力和归属感。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对于高校而言同样重要。因此,要积极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积极、和谐的员工关系,引导员工以开放式的心态学习和工作,彼此包容和理解,从而增强整个教职工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韦联桂.高校管理沟通研究概述[J].山西科技, 2012(3):48-49.
[2]杨燕.浅谈优化高校内部管理沟通的对策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7-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