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分析 |
范文 | 王海燕 摘要: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而优秀人才成为了主导企业命运的重要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重视并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投入,积极探索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效率 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事任免、考勤、员工招聘、员工培训、机构设置、绩效考核以及人员监控等一系列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科技发展的迅猛化,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重视并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投入,积极探索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1.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 1.1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太过呆板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言,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太过呆板。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制定通常是按照国家或者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展开,所有的人事制度和人事安排都依据政府的法律法规来执行,这就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以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的人事安排、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效率低下,进而制约着企业员工的晋升与发展,也难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1.2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于封闭 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大都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负责,而企业的其他部门参与甚少,甚至有的企业其他部门直接不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除了会与企业的财务部门、企业的领导层在发放员工的薪酬、保险以及福利等情况下产生联系,其余时间基本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自己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样以来,人力资源部门在人事任免、绩效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决策往往具有片面性,难以完全顾及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由此可见,当前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进行革新,需要引入“全员参与”的全新管理理念,加强各部门之间、各员工之间的配合与联系,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从而确保企业的绩效指标顺利达成。 1.3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挖掘本质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是把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各个员工的工作理顺地井井有条,强调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性,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企业的有序运作,但是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限制性太强,只能停留在企业管理的表层,很难挖掘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内容。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必须重视和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措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性内容,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规划发展与员工的职业生涯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关注员工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等,打造出企业独有的团队精神,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创新途径 2.1树立“大商意识”,培养企业人才 人力资源是当前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要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首当其冲要树立“大商意识”,积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谓的“大商意识”是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重点培养员工“仁”、“义”、“信”这三种重要意识。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大商意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保证这种人才既掌握着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与企业的发展理念和谐一致的价值观念,真正具备能做大事和能管大事的重要素养。企业拥有了这样的人才将会为自身的发展增添不竭的动力和永恒的活力。其次,企业要做好人才的引进。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不仅要做好企业现有员工的培养与培训,而且要积极引进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主动优化企业的内部人员结构,通过新、老员工的思想碰撞和智慧融合来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创造活力和发展活力。例如国内某著名电力公司注重员工“仁”、“义”、“信”三种重要意识的培养,该公司的员工无论是在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上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都表现出了积极、热情的精神姿态,从而先后创造出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受到了同行业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2.2完善绩效管理,完善企业薪酬体系 企业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必须要充分考虑额到企业员工的各项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各项要求,适当运用一些激励手段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为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创造保障。为此,企业要重视和完善内部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具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完善绩效考核的内容,考核的内容应该照顾到“工作能力考评”、“工作态度考评”、“工作绩效考评”以及“综合素养考评”等众多的层面,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对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进行考察,与此同时注重考察员工的职业素养、员工的责任意识以及员工的道德素质等内容,做到从多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其次,企业要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企业要让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人员牵头并在企业管理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协助下组建一个负责企业绩效指标制定的工作组,工作组本着长期与短期利益同时兼顾、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在经过讨论、分析以及找员工谈话的情况下制定出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再次,企业要优化绩效考核目标。美国著名管理学者Leveland曾研究得出,当一个企业把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目标放到促进员工发展上时,可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绩效管理效益。因此,企业今后要努力优化绩效考核目标,将目标由侧重奖惩扩展到涉及员工职位升迁、员工淘汰和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如此一来,企业在多元化的绩效考核目标的作用下将可以从不同方面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做好绩效管理的反馈控制。企业要完善上、下级之间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努力实现上级对下级工作的实时指导和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保证上、下级能够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而迈进。 2.3优化发展平台,实现个人、企业双赢 优化发展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双赢,而且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为此,企业首先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着一些员工把追求物质利益放到首位,这部分员工由于急功近利,往往难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而一旦员工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文化理想出现偏差,那么很容易出现跳槽或者是解聘的不和谐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制定出详尽的企业发展规划,让员工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工作中明确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还要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良好文化氛围,这样才能在“得民心”的同时“得天下”。其次,企业要积极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强化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因此,企业可以尝试着在内部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实行员工与岗位的“双选”,重视和加强企业员工竞争意识的培养。此外,企业也要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让新、老员工在工作中进行竞争和交流,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促进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再次,企业还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岗位风险机制。岗位风险机制以“能者居上”为指导,将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业绩视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此作为员工升迁和岗位调整的主要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建立健全岗位风险机制,将员工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发展命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将强化员工的自我约束力,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恪尽职守、竭尽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各国企业正在努力强化的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在这种时代特殊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人才培养、完善机制以及优化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来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企业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樊士聪.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J].时代教育,2014(1) [2]郁良.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2) [3]邹增宜.浅谈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J].企业技术开发,2012(9) [4]张素珍.浅议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J].经济师,201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