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财政部门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的思考 |
范文 | 陈晓东 摘要:财政部门自开始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以来,经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就开始面对各种风险,因此,保障财政部门管理及数据的安全就成为各个时期财政部门计算机业务的主要内容。就硬件而言,除了加强物理防范之外,还应从管理、培训、监测等各个方面对风险进行防控,以确保安全。 关键词:财政部门 硬件 安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财政部门管理工作各个环节,财政管理及财政数据处理的计算机风险就在与日俱增,因此,保障财政部门管理工作及处理数据的安全就成为各个时期财政部门计算机业务的主要内容。就硬件管理而言,可以从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操作应用等方面分别采取计算机物理防范、增添相应的硬件设备、加强硬件的日常维护管理、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完善监测设备性能等措施,以有效提高财政部门硬件管理的安全保障效果。 1.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是针对财政部门计算机系统当中的软件和硬件产生的安全隐患或危害,造成信息被破坏、泄漏以及更改,导致系统不能够正常的运转或者工作,甚至产生错误数据、错误分析报告和错误的核算结果。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产生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硬件资源遭到损坏、硬件配置不科学、维护不及时、操作不规范、监测不全面导致的安全隐患。 从表象上说,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安全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出现不稳定现象,影响财政业务办理的正常进行 由于硬件出现故障,导致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时,计算机网络运行不够顺畅、信息处理出现障碍、信息传递不够稳定,直接影响到财政业务办理过程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从而降低了财政信息处理的工作效率,甚至产生较大的危害。 1.2在财政信息处理中,对网络的利用效率不够高 由于硬件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财政信息处理、实施财政电子化办公时无法有效地使用网络,或者实现快捷、迅速的信息处理,影响到财政办公流程的顺畅使用,妨碍了财政信息的传输、处理、阅览、审批、执行等项工作。 1.3财政信息内部资料发生泄漏、被篡改或感染病毒 由于硬件原因,导致财政信息内部资料发生了泄漏,或者被偷窥,甚至被篡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信息的安全性、正确性。因财政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是限制阅览、授权审批、专人处理的,若信息泄漏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若被篡改,则可能导致信息反映失真、信息分析失正、领导层决策失误;若感染病毒,则可能导致数据更改、被盗用、被非法传递。 2.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1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物理防范不足 财政部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兼具内网和外网两条途径,如果计算机的硬件管理没有实现有效的物理防范,严格地切割内网与外网的物理环境,从而导致信息流在内网与外网间不科学地流动,同时也极易导致病毒侵入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2.2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不足 由于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也伴随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加快,硬件设备的配备费用支出也在与日俱增,但是限于领导决策、办公经费投入等因素,有的财政部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没有达到与时俱进,比如,内外网同时使用一个磁盘、U盘、移动硬盘,极易出现感染病毒、信息泄漏等问题,从而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安全隐患。 2.3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不足 计算机系统的设备维护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做到规律地维护、科学的维护,才能确保财政信息处理工作正常、科学、高效地运转。有的时候,会发生维护不及时、维护不彻底、维护不认真等情况,从而导致财政信息处理系统无法正常、高效地作用。 2.4财政部门计算机系统操作人员的设备使用不规范 计算机系统操作是一项精细程度比较高的工作,对操作人员来说,正确的使用设备非常重要。有的时候,会发生系统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操作错误等情况,从而导致财政信息处理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或者高效使用,有的时候还会导致信息处理紊乱、信息流失、信息被盗用等问题。 2.5财政部门计算机系统硬件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受管理理念、管理者素质的影响,某些财政部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相对于软件来说,对硬件管理的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硬件管理的规范性内容没有满足实际需要。从而导致某些可以避免的不良情况发生,影响到财政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主观因素 主要是财政部门计算机管理层、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层的决策与制度执行标准直接影响到硬件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操作人员的执行情况则直接影响到财政信息系统的运转效果。 3.2客观因素 主要是财政部门计算机设备的配备、管理、维护等外在因素,这些都是维护财政部门计算机系统必要的物质条件。因其必要的设备缺失,导致财政部门信息处理系统运行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4.加强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安全管理的措施建议 4.1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制度 制度是最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它将对财政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安全保护产生最直接的约束和保障。硬件管理制度应当涵盖硬件设备的管理职责、硬件管理责任人、硬件监测方法、硬件更新原则、硬件维护要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具体内容。 4.2加强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硬件的日常管理 应当建立起规范的财政信息处理系统的硬件日常管理工作机制。以健全硬件管理制度为基础,强化日常工作中对财政部门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管理、维护、监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发生问题及时处理、设备运转高效的目的。 4.3加强财政部门计算机安全保障设备的配备 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针对网络安全,加强对财政部门计算机安全保障设备的配备。特别是计算机的主机与外部设备,要及时更新、定期检查、定期监测。 4.4加强财政部门计算机的网络管理 主要是针对内网与外网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财政部门计算机的网络管理。定期监测网络运行速度、网络安全情况、硬件的运行状况,消除内在与外部的不良影响。 4.5加强财政部门计算机操作人员的硬件维护培训 结合当前网络安全与财政信息处理系统的维护需要,重点加强对财政部门计算机操作人员的硬件维护业务培训。针对突出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硬件维护培训,定期开展硬件突发事件的处理演练,等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