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研究 |
范文 | 张洪 摘要:从银行利润水平可以看出,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准,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不仅对银行自身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构成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我国银行利润水平的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了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建议,以期为银行业利润水平改革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银行利润 ?利润水平 ?利润增长 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长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成为国外经济研究热点问题,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我国银行业的增长明显呈放缓的趋势,这就导致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而银行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为了保证银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促进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对银行业进行全面的改革。 1.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构成 银行业的利润水平衡量整个银行业获得利润情况的重要标准,其评判标准主要由三个指标构成,即资产利润率(ROA)、资本利润率(ROE)和利润增速。ROA由企业的净利润和平均资产相比而得出的数值,在评判企业资产盈利能力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因为如果只是根据企业的利润绝对额并不能体现出企业盈利能力的全面性,还应与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成本支出等要素结合进行综合的评判。ROE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主权资本相比而得出的数值。ROE体现的是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的活力能力,ROE越高,表明企业资本金具有较好的资金利用情况。利润增速是体现一个企业利润水平的直接数值,但该指标并不能作为企业利润水平的最终评判值,而是需要与上述两项指标结合进行综合评判。 2.银行业利润水平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4年上半年我国银行利润增长整体上保持平稳水平,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到2014年二季度末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累计达到85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6%,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1.37%,同比下降0.01%,平均资本利润率达到20.66%,同比下降0.52%。而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在6月末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表示,2014年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将呈现放缓的状态,预计净利润增速将回落到9%左右。 导致银行业增速回落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规模增长中枢下移,驱动利润增长力度下降。虽然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实现预定目标,但政府对经济的重视将由数量转为质量。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导致银行负债压力增大。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央行也将重点放在使存款利率上线提高上,也就是说,银行业只是靠利益净收入作为银行利润维持项目将变得不再可能。第三,2013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致使传统银行业的利润获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14年这种冲击也变得更加明显,比如余额宝的兴起,不但使银行存在减少,还使银行垄断息差收入的局面被改变。第四,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的上升,为2014年银行盈利增加不确定因素。社会转型之下,国家的资本也随之转型,体现在银行业中就是资产质量的恶化。相比于2013年,预计2014年的不良贷款压力将更为严重,为银行业盈利增长设下最大的障碍。 3.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建议 3.1银行业规模的合理扩张 规模扩张上,银行业应转向资产扩张,加强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融合,更注重经营的质量及效益。负债业务的扩张,要转向有效客户金融重量,将大客户的金融重量做大做强;资产业务扩展上,要转向综合融资,担任财务管理者的角色;支付结算业务上,要转向网络服务,扩宽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渠道,以适应新兴银行业务带来的冲击。 3.2赢利模式的合理性 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不能过度依赖利差带来的利润。除了要做好传统业务,还要实现业务综合性及多功能方向的发展。其次,推行创新业务,比如造价咨询和新型财务顾问等,使以往过度依赖融资型业务得以转变。第三,开发新银行产品,使主营业务的收入中中间业务收入占据较大的比例,从而提升银行的综合服务水平,使非息差收入渠道拓宽,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实现银行盈利模式的合理性。 3.3客户营销的合理性 客户营销要向综合营销转变,实现公私联动,并将文化营销作为营销的指向标,使银行业的营销更加合理。营销模式的合理性在银行市场的竞争和盈利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实现营销模式的合理性就应通过新的营销服务模式来促进。同时,银行业要建设全面的保障体系,为新模式的推行提供保障支持。此外,银行业内部还应加强挖掘客户营销的能力,尽量实现由单一的业务转向多产品和多功能的服务业务,提升产品供应及交叉销售,使客户能够体验银行的多功能的服务和产品。 3.4经营理念的合理性 银行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积极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域,并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充分利用市场的优势,将市场的机遇转变为利润获取点,从支持国家经济的重点建设项目、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创新金融服务四个方面实现银行业经营理念的合理性。 支持国家经济的重点建设项目上,银行业应充分体现出其具有的传统优势及服务优势。对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和能源项目,银行应重点关注,优先对这些建设项目安排信贷资源,但同时也要保证信贷的合理性,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保证银行自身利益的合理获得。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上,银行应多支持发展良好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产业,限制信誉度不高和长期亏损的产业,并不断开发新的经济产业,做好新型产业的评估,比如互联网、新能源等。因此,这就需要企业严格把控产能过剩、污染严重、高耗能行业信贷投放和准入标准。加大支持具有环保经济效益行业的力度。 促进区域协调上,银行业应充分利用国家的差别化政策,以促进企业自身内涵式的发展。因此,银行业应以国家区域发展方针政策为中心,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资源优势,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区域信贷投放机制和经营模式。 创新金融服务上,银行业应增强普惠的金融服务能力。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金融需求,不断创新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比如根据县级城市和区域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业可推行对应的产品及服务。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型产业的形成,市场中出现许多小微企业,银行可根据这些企业的特点实行批量化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发供应链、产业链、商业圈和企业群等不同融资渠道。 4.结束语 目前,我国银行业利润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加强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合理性,首先要了解银行业的利润水平是由资产利润率(ROA)、资本利润率(ROE)和利润增速构成,要综合这方面的因素考虑我国银行业利润的合理性。其次,银行业利润的合理性改革要从规模扩张、赢利模式和客户营销三方面进行合理转变,以适应当下新型银行业务的冲击,较少对利息差收入的依赖,从而较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昌宇.对银行业利润水平的分析[J].河北金融,2012,(8). [2]人行石家庄中支金融稳定处课题组,贾广军,靳凤菊.关于银行业利润水平问题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2,(10). [3]陈立刚.我国银行业利润“畸高”的原因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12,(12). [4]焦少飞.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研究[J].西部金融,2014,(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