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
范文 彭平平
摘要:在中国知网检索了2003- 2014年以来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他们的年发文量、核心作者、被引频次、期刊分布、关键词以及机构来源等进行了分析和统计,以期把握档案信息化研究的趋势和热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文献计量 档案信息化 核心作者 期刊分布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大规模使用使得信息的价值空前提高,而档案作为信息保留和传承的一种载体,在时代的演进中其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正是上述变化的表现趋势之一。国内的学者们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献和资料。因此本文拟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全面研究近十年来关于档案信息化的文献,试图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研究热点变化,从而为档案信息化的研究提供另一种宏观的视角。
一、数据和检索方法
文献计量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级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因此,在借助文献计量法之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源自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它涵盖了期刊、硕博论文、会议及报纸等文献资源。
在时间维度上,本文检索了中国知网上2004年到2014年这十年间关于档案信息化的文献。选取较长的时间跨度一是由于档案学研究起步较早,在档案信息化的探索上早期可能存在有价值的文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智慧档案馆等概念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信息化有了新的研究内容。然而在检索方法的选择上,本文采用“主题”模糊检索策略,主题词为“档案”加上“信息化”。考虑到文献内容的专业性,在数据库选择上笔者去除了“商业评论”和“报刊”。综上共得到19970篇文献。
二、结果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增加速度和数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2]。在此将前文所述的文献按年代进行了统计,其具体的年载文量结果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首先我国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早,十年前就有与之相关的文献出现。2001年我国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促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而早年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研究也反映出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事业的影响。其次,年载文量逐年攀升,尤其是2007年之后每年关于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均在1000篇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以来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年载文量图中显示2011年至2014年发表的文献其绝对量超过了前几年的总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对档案学科研究的影响,目前档案信息化仍是档案学科当中重要的研究热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核心作者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式”结构。发文量少的核心作者人数多,而发文量多的核心作者人数少,这体现了各作者科研实力的不均衡。但从总体人数的绝对量看来,核心作者仍然较少,表明整个档案信息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
(三) 被引频次分析
文章被引次数的高低决定着其质量的好坏和影响力的大小。核心作者所著的文章也并非是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为了进一步了解档案信息化研究文献中的内容和研究趋势,则有必要统计高被引频次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本文统计了被引次数超过45次的高被引文献,共计10篇,其结果如表2所示。
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从主题来看属于综述和宏观概念介绍的文章,其中蕴含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以及如何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性思考,作为高被引文章更凸显了其普适性的学术价值。此外可以发现,表中有4篇文章均涉及“健康档案”,这说明在当前的研究和实际情况中,健康档案作为公民众多档案之一已经向着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发展,学者们也将其作为研究的入口和载体对档案信息化进行分析。但其他的档案形式如城建档案、高校档案及企业档案等内容则少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纵观高被引频次论文,从技术角度解释和探讨档案信息化的文献仍然较少,10篇中仅有2篇分别从云计算和数字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也反映出目前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研究以概念介绍和方向性探讨为主,实证分析仍然较少。
(四)期刊来源分析
期刊是文献刊登的载体,而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小则影响着所刊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被引频次从微观上显示了哪些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文献的期刊分布在整体上反映着某一学科领域内发文质量的高低。下表中列出的是档案信息化研究领域内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首先可以发现各个期刊刊文量的绝对值都较高,期刊涵盖了城建档案、兵船档案以及电子科技等特色;但笔者进一步对下表期刊进行分析后发现,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文献所属期刊质量参差不齐,只有兰台世界与电子科技大学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其他期刊的影响因子较低。通过期刊来源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的研究文献丰富,档案领域内不同特色的期刊均有收录该研究主题的文献,但整体来看其中的核心期刊较少,进一步反映出档案信息化研究质量偏低的事实。
(五)关键词分析
下文将对档案信息化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关键词是指揭示文献主题的、有实质意义的语词,一般来源于文献的标题、摘要、正文等部分[4]。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关键词分类检索出系统默认的前27个高频关键词,但由于档案信息化的概念中本身就包含“档案”、“信息化”这两个词语,因此这两个关键词并不在关键词分析的范围之中。通过对获取数据的预处理,下图显示出档案信息化研究中关键词的频率分布。可以非常直接地看出,在众多的关键词中,“档案管理”和“管理”这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与前文的高被引频次文献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现阶段国内关于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是概念介绍和方向性的描述,关键词中出现的“档案管理”等就属于概念解释的类型,而档案管理涉及具体的技术则并未在关键词分布表中以高频形式出现;同时,除了这两个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之外,图中“高校档案”、“人事档案”、“医院”、“企业档案”以及“城建档案”等关键词都反映出档案信息化的研究涵盖了档案存在的诸多行业类型,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广度;最后,从关键词中也能够找到诸如“对策”和“措施”等建议与意见类词语,可见学者们对于档案信息化如何发展、如何解决目前档案工作中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知网中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该研究领域内的发文量逐年上升,其研究范围涉及不同类型的档案,这反映出学者们对这一议题的重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文献的内容来说,通过对高被引论文和关键词的分析发现多数文献只停留在概念的介绍上,涉及具体建设对策和方案提出的文献不多。另外,文献中档案信息化所需要的技术也少有提及。其次,从期刊分布分析中可知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高影响力的文献较少。高被引频次的文献并不完全等同于高影响力,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则更需要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为载体。
基于以上论述,今后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应在保持研究广度的同时兼具深度,档案学科研究者可以通过与档案从业者合作,将方向性的介绍描述渗透到实际的档案工作中;在对待档案信息化技术与实现方式的问题上,研究人员应当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学者开展跨学科合作,从而为档案信息化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力求研究方式的创新。最后,研究深度的提高与多视角跨学科合作的实现也是文献影响力提升的重要保证,核心期刊往往会将具有深度和创新性的文章收录其中,其高影响力将使得其他的档案研究者借鉴和思考,从而使得整个研究体系形成正向反馈,在全局上促进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的发展。也正因为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才能加快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张宏梁,田玲,张黎黎.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学科热点初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11:11-15+43.
[2] 潘龙妹,于爱群.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馆员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7,08:6-9.
[3] 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02:57-60.
[4] 张燕飞.信息组织的主题语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26.
[5] 高俊宽.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5,02:14-17.
[6] 刘雅娟,王岩.用文献计量学评价基础研究的几项指标探讨——论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因子[J].科研管理,2000,01:93-98.
[7] 安秀芬,黄晓鹂,张霞,林朝英.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06:505-506.
[8] 王孝宁,何苗,何钦成,郭继军,韩大勇.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的科技论文定量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4:15-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