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健全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评机制的思考
范文 白鹭+王楠
摘要: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尽管其在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评估走过场、公众参与环节不完整、公众风险感知重视不足、公众对项目决策影响乏力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群众路线视角,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周密思考。
关键词:重大工程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群众路线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利益诉求表达越来越强烈,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这对新形势下党和政府的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涉及征地拆迁、工程移民,牵涉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极易引发社会风险、社会冲突事件等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领域,重视经济指标,忽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重视、不尊重、不关心群众利益诉求,甚至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由于抢时间、赶进度、抓效率,在没有算好“经济账”“稳定账”“政治账”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一些重大工程开工即停工,在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群众信访高居不下,甚至出现一拆迁群众就上访、一开工群众就阻工的现象,工程项目推进一度停滞,对改革的稳定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为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此类社会风险,回应民众利益期盼,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应运而生。
一、重大工程项目稳评机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简称“稳评”机制)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预测、分析、论证和评估,及时制定、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从源头上预防、降低、控制和应对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重大决策得以顺利出台和有效地推进,它是一项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和推动传统维稳模式转型的重要制度安排,强调维稳的关口前移和风险的源头治理。[1]作为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时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它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解决关键问题为着力点,以创新工作方法为突破口,要求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上马之前,决策机关要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确保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重大工程项目稳评机制历经10年,从无到有、从粗浅到成熟,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从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决策,目前已经逐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尽管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均对包括评估主体、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运用等稳评机制的各项有机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改进,但在其实践中仍存在评估走过场、公众参与环节不完整、公众风险感知重视不足、公众对项目决策影响乏力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战斗活力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2]该论断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紧迫性,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将其精髓贯穿于各个领域中,并用以指导各领域的实践,从而实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群众路线的实践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健全重大工程稳评机制的切入点
在实践中,我们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事项覆盖范围广、涉及群众集中、影响长期重大、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关联。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公众在工程咨询领域的参与,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可见,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事关民生问题的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一旦失误,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危及社会稳定。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凡是绝大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决策,绝大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就不实施,通过建立稳评机制,为重大工程项目上马实施设置一道“刚性门槛”,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稳定意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评估民生利益,更多地考虑群众的利益,尽可能减少因决策失误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具体来说,在群众路线视角下,本文认为健全重大工程项目稳评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促进评估行为自觉
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秉承“服务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理念的提高促进行为的自觉。要充分认识到稳评机制是服务保障发展、推进民主进程、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权益、实现依法治理的有效途径,进而自觉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稳评,从本质上推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两手抓”,由被动保稳定向主动创稳定,由事后被动处置向源头主动防范的根本改变。
(二)切实让群众参与评估,防止评估程序走过场
征求利益相关群众意见是评估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广泛的群众尤其是重大工程项目涉及相关利益群体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重大事项的出台或实施才有广泛的群体基础,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估导向,才能顺利有效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公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就决策事项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受决策影响较大的群众、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要重点走访,当面听取意见。听取意见要注意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讲清决策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决策方案、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见。只有规定的评估程序落地落实,才能有效防止评估工作走过场、流于形式,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真实准确。
(三)重视群众意见,切实听取与运用,增强公众决策影响力
在听取、征求群众意见后,关键是要认真采纳群众意见,积极、真实反映群众意见及利益诉求,深入研究群众对评估事项的满意度、支持度、信心度等,为评估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一手资料,必须将把风险评估的过程当作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当作是听取民意,摸排风险的过程,当作是政府与群众沟通互动的过程,对群众的疑问及时做出解释和说明,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并加以改进。通过交流互动,最终将群众的意见采纳运用到评估的结果之中,统一思想认识、平衡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降低抵御风险,增强公众对项目决策的影响力。
(四)拓宽与群众沟通渠道,改进沟通方式
当前亟待建立“多元化、多向性、多维度、常态化”的民意表达机制,促进民意表达渠道从单向到多向、从间接到直接、从无序向有序转变。此外,要在拓宽风险沟通渠道的同时转变风险沟通方式,同时未来还需要疏通信访、听证、热线等主流表达渠道与风险沟通渠道,一方面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另一方面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变漠视民意为尊重民意。
实践表明,稳评是新时期重要的群众工作。抓住群众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就抓住了维稳综治工作的牛鼻子。[4]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沟通联系群众,了解掌握民生意愿的重要载体,在评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评估民生利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从而为健全稳评机制,增强稳评机制预测预警和风险防控效能,提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等提供有益思路。
注释:
[1]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首席专家 朱正威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黄杰. 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新态势与治理策略[N]. 光明日报,2014-05-21013.
[2] 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宋银山,李虎,李磊.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工程咨询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工程咨询,2013(10): 13-15.
[4] 冯盛. 运用群众路线抓好国企维稳综治工作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3(30): 3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