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铁矿石行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及竞争策略 |
范文 | 梁炳琪 摘要:铁矿石作为大宗商品,其产品的单一性和品类的唯一性,决定了其低成本市场竞争的特点。在行业持续下行,铁矿石价格创十年来新低的不利背景下,国际铁矿石巨头纷纷加大了成本控制力度,采取扩产、裁员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弥补利润的损失。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国内铁矿业唯有深化管理,采取深层次、系统性的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方能赢利生存。 关键词:成本控制 工序优化 价值提升 近期,由工信部和中国冶金矿山协会组织的我国首个“铁矿行业2016年—2025年十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其主旨是“未来十年,我国将着力培育大型矿业集团,力争使国产矿比例达到50%以上,破解铁矿石原料供给高度依赖进口的钢铁困局。”将铁矿资源保障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来是铁矿行业的梦中所盼,但对于当前身处“深度严冬”的矿山企业而言,感受到的并不是“一剂利好”,相反,却是生存博弈的加剧。国内铁矿行业只有全面客观分析铁矿石行业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寻找到生存发展的突破口。 一、国际矿业形势分析 (一)供需矛盾突出 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钢铁的需求拉动,铁矿石行业经历了自2002年—2012年的黄金十年,价格一路飙升。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持续放缓,以及世界经济弱势增长,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速持续放缓。预计2020年,全球铁矿石需求量约为24亿吨,增速由2015年的4.8%降为2%左右。与此同时,在行业下行趋势下,国际主要矿业公司纷纷扩产来降低成本,以弥补价格下行所带来的利润损失。未来几年,全球铁矿石供给将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到2020年预计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将达25亿吨。供给过剩矛盾短期内将无法得到缓解。 (二)价格持续下行 2009以前,全球铁矿石市场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2009年—2012年供给不足逐渐改善基本做到供求平衡;而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张和需求的放缓,自2013年开始市场进入供过于求的局面,致使铁矿石价格自2013年以来一路下跌,跌幅达50%,一度跌穿国产矿完全成本线并逼近直接生产成本线,国际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利润受到大幅挤压,而国内部分高成本矿山陆续关停;2014年以来,全球金属矿业行业加速下行,中小型矿业企业纷纷陷入生存困境,大型矿业企业发展也遭受重创,经营业绩持续大幅下滑;2015年上半年,主要产品价格跌势加剧,导致国际矿业巨头主营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为此,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英美资源及嘉能可等五大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加快管理运营领域的策略调整加以应对。 二、国内矿业新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供需矛盾下的矿业格局 矿价持续下跌,不仅导致中国铁矿石贸易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即便在盛产铁矿石的澳大利亚当地,很多的中小矿山,如果生产成本过高的话,这些企业也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国内业内人士认为,铁矿石价格持续下降总体对国内钢铁产业是有利的,但持续下跌如果突破平衡后,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像国内矿山的产量已经连续下降,矿石价格跌到70美元以下,国内会有一批矿山死掉,因为国外几个大矿山都具有成本优势,价格持续下跌的话,必然影响国内矿山的生产和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外非主流矿停产,国内矿山停产,整个市场形势可能会发生逆转。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中国的矿山企业并不愿意坐以待毙。根据2014年国家首个《中国铁矿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未来10年,我国将着力培育大型矿业集团,并力争使国产矿比例达到50%以上,从而破解铁矿石原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困难局面。长期来看中国矿产品需求量仍有上升空间,但短期内将保持低速增长,行业企业需重塑竞争新优势,增强改革创新内生动力。 (二)供需矛盾下的生存空间 尽管国际矿业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但是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国内矿山企业的生存空间。根据国际钢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生铁产量达到11.8亿吨,需要铁矿石19亿吨,而几大矿业巨头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在50%左右,其余需要国外非主流矿供应。这几年,我国一直想解决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问题。2014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到了78.5%,进口量达到9.33亿吨,今年将达到10亿吨。如果国内矿供应能力达到50%,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空间。相对于国外非主流矿山所占市场供应比例,国内矿山只要努力降低成本,深挖内部潜力,在同行业保持比较优势,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 (三)供需矛盾下的发展趋势 2014年以来,国际矿业巨头经营业绩明显恶化,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英美资源及嘉能可纷纷采取多种举措加以应对,具体包括:一是调整发展战略、优化业务组合、聚焦核心业务发展、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二是降低运营成本、精简管理机构、减少费用开支、削减资本项目支出,同时加快债务偿还;三是推进运营优化、改善产能与产品结构、多举措提升运营效率,通过产能扩张快速降低生产成本。相对而言,国际铁矿石巨头同时采取的深层次、系统性的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如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基于能力提升的成本管理等,这些措施,在确保企业生存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动能,同时也代表了供需矛盾下的矿业发展趋势。 三、矿业竞争的策略 作为高度市场化的铁矿业,在供大于求的境况里,全行业竞争的焦点必然是成本。由于我国铁矿石赋存条件差,开采成本高,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已经差人一等、慢人一拍。而作为大宗商品,矿石产品的单一性和品类的唯一性,决定了其低成本市场竞争的特点。在恶劣的市场环境里,很多高成本矿山均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主席团主席杨家声此前称:2015年1月,矿山企业开工率平均仅有53%,其中大型矿山开工率63%、中型为40%、小型矿山只有19%。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为801.2亿元,同比下降23.9%;主营活动利润753.2亿元,同比下降29.6%。一段时间以来,很多矿山企业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税赋的减免上。客观地说,资源税改革是国家减轻矿山企业负担的一大举措。尽管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依法适当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这在联合钢铁网分析师朱金龙看来,对于大多数总成本每吨在80美元以上的国内矿山来说,是杯水车薪。而国内70%以上的矿山,整体成本都在每吨80美元以上。 一位官员表示,经过黄金十年历程之后,矿山企业过了一段富日子,之后要采取措施,过穷日子、紧日子,转变不容易。还是要眼睛向内,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国内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无论从现金成本等,哪个方面去比较都比国外的企业要高。从人力成本上、财务成本上,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就国内矿而言,只有强化管理,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国内矿山才有可能赢得市场竞争。由此看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管理,挖潜降本在整个行业都具有的普适价值。同时更是为了赢得竞争、图得生存。 在矿业的“黄金期”里,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往的经营管理理念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公司治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运行机制、管控体系等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管理水平决定企业的发展质量,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必须认真查找管理“短板”和制约“瓶颈”,眼睛向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改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在运营优化、管控优化、文化优化提升方面下真功夫、下硬功夫、下实功夫,切实加快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管理型向精益管理型转变,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发展。因此,强管理的方向是外部市场竞争,根本落脚是内部降低成本。“强管理”的“强”字,在氛围上是高度强调,强势而为;在力度上是强力推进、强化落实;在广度上是全方位、全覆盖;在深度上是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言:“境况黯然的时期,最宜做平时做不成的事。”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无力改变市场环境,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管理手段,深挖内部潜力,降本控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这是应对当前形势最快捷、最直接的抓手,也是度过当前难关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分析存在的管理薄弱项、错位项、错误项,确立目标,系统设计机制、方法、路径,分清轻重缓急,统筹推进;要坚持精益理念,提升管理。以成本小于价格为前提,合理划分并细化工序单元,把各工序成本要素做真、做实、做细,构建成本、产品价格、产能三者关系的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生产工序,调整生产组织运行结构,充分挖掘工序效率,实现优化瘦身,降低精矿车间制造成本;要优化工艺管理,完善成本管控体系,针对地质勘查、工程设计、井巷工程、建筑施工、矿石采选、矿山机械设备制造与安装、物资贸易、物流等一条龙业务,使成本管控能够根据矿山开发的每一环节的特点加以完善,有效降低成本费用;要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各经营单位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挖掘降本增效的空间,最大限度地降本控本。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要着力控制和降低铁精矿单位成本、采购成本、工程投资、可变费用,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挖潜增效。 “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与“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往往是互相转化、辩证存在的。正因为前期有了前瞻性的形势研判、思维导向和工作举措,才能使我们在应对市场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进而站稳脚跟,从容出牌。大浪淘沙,强者生存。而此时的“赢得主动”,又为下一步危中求机,扩大优质战略资源获取,进而在国家主导的铁矿业十年发展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强管理”不仅仅是今年应对市场挑战的主题曲,也是未来实现长足发展必须持续唱响的主旋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