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县域文化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范文 杨运姣+郑金婉
摘要:推进标准化和均等化是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实证研究发现,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面临政府财政投入不均等、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非均等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均等化、文化活动开展的非均等化等问题。为此,需要优化县级政府财政投入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创新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关键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资源配置
党的十八大一系列高层会议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标准化、均等化为主攻方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无论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都需要向公众提供高效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此同时,学界对基本公共服务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如唐亚林(2012)认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路是在各种非均等化现状基础上推进的,其发展逻辑具有中国特色l 2l;吴京金(2012)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探讨了有效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对策建议;赵欣(2012)认为由于政府职能失当、城乡二元结构、消费市场低迷等原因,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呈现非均等化状态。财政体制改革、多元路径选择、参与模式创新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综合而言,既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从微观层面展开描述和探讨的并不多见。本文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内涵出发,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体系,并运用这套标准体系对杭州市淳安县展开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现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丰富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的了解和认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结和反思。
一、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及均等化
基本公共文化主要是指政府等公共部门所供给或生产的、用来保障公民的基本公共文化生活、并向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行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要求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要承认地区、城乡、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方面需要强调城乡居民之间对公共文化产品要有均等的享用权;另一方面,并不是要求各个群体统一文化需求,强制性地接受政府给予的文化服务,而是在满足各自对公共文化追求的同时创新公共文化方式,提高乡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标的研究,无论是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浙江省在全国首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投入、设施建设、队伍规模、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和文化惠民创新等7个方面。彭益民(2013)从政府投入、队伍建设、社会参与、服务项目、服务绩效五个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参照既有研究成果,本文从各乡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两个维度观察县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水平。在投入方面,主要考察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情况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情况;在产出方面,主要考察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主要是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情况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活动情况。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二、县域基本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失衡的主要表现
本文选择杭州市淳安县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淳安县隶属于杭州市,处于浙江西部,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按行政区划分,淳安县共有11个镇和12个乡,分别是千岛湖镇、汾口镇、威坪镇、临岐镇、姜家镇、梓桐镇、大墅镇、枫树岭镇、文昌镇、石林镇、中洲镇、左口乡、屏门乡、瑶山乡、浪川乡、里商乡、金峰乡、富文乡、安阳乡、界首乡、王阜乡、宋村乡、鸠坑乡。其中,千岛湖镇是淳安县的中心镇。笔者对淳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科、图书馆、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根据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淳安县各乡镇2010-2014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县域基本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失衡的主要表现可以分析总结如下。
(一)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财政投入的非均等化
近年来,政府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然存在财政分配失衡等问题。如在淳安县政府文化活动年投入经费中:最多的三个乡镇是汾口镇、威坪镇和千岛湖镇;年均不足1万元的有宋村乡、王阜乡、大墅镇和鸠坑乡等;最少的是石林镇,年均0.2万元。在政府文化活动年投入经费较多的汾口镇、威坪镇和千岛湖镇,每年都会不定期地举办文化活动,如赛龙舟、美食文化节、舞草龙、舞竹马和秀水节等;而偏远乡镇如王阜乡、石林镇等,受财政投入的限制,文化活动举办得较少。从人均年文化活动经费来看,最多的是汾口镇,人均约5.49元,最少的是石林镇,人均约0.412元。这些说明政府对各个乡镇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非均等化。
(二)县域基本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非均等化
文化服务人才是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县域既有的文化服务人才并不多,且普遍年龄较大、理念陈旧,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人才断层”现象,这直接导致文化资源不能充分地整合和利用。从淳安县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数来看,千岛湖镇和汾口镇专业从业人员有3人,大部分乡镇专业从业人员2人,最少的是梓桐镇只有1人。淳安县汾口镇51个村,威坪镇44个村,最少的是宋村乡有8个村。按照一个村配备一个文化员的标准,乡镇既有的文化员数量满足不了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从文化人员的培训情况来看,近五年间淳安县各乡镇人员的培训情况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地区间的差异较大,培训次数最多的是千岛湖镇,年均20多次,其次是鸠坑乡,年均10次左右,其余乡镇年均5次左右。这些数据说明,县域基本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非均等化。
(三)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均等化
从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乡镇之间差距明显。城镇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强,财政投入多,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比较完善且覆盖面广,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而偏远的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投入较少,难以满足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从淳安县乡镇文化站的建筑面积来看,千岛湖镇、枫树岭镇、梓桐镇和汾口镇等13个乡镇,文化设施建筑总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而中洲镇、富文乡和浪川乡等,文化设施建筑总面积较少,只有约500-600平方米.从图书馆的拥有量来看,淳安县共有图书馆3个,总馆在千岛湖镇,2个分馆分别在汾口镇和威坪镇/其余乡镇只有图书室,面积最大的有20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20平方米;从图书馆的藏书量来看,藏书量基本上与图书馆(室)的建筑面积成正比,最多的汾口镇有2万册藏书量/最少的金峰乡只有0.05万册,两者相差1.95万册;从电子阅览室的配置来看,淳安县23个乡镇中只有7个乡镇有自己的电子阅览室,其他的16个目前均没有配备。这些数据资料说明,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均等化。
(四)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非均等化
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推进,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县域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小型的文化讲座、送书下乡、公益电影等,缺少创新型的文化活动形式。与此同时,县域各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场次也不尽相同,呈现非均等化状态。如淳安县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举办的文化活动较多,一年能举办10场以上,而经济条件较差又地处偏远的乡镇一年中举办的文化活动场次不到2场。这些资料数据说明,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非均等化。
三、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推进策略
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推进,需要从资金、人才、制度等几个方面推进。
(一)优化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结构
政府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主体,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的决定因素。首先,政府要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收支结构进行调整。基础设施较落后、文化活动较少的乡镇要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其次,政府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对于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或文化活动要加大财政的投入,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进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有效投入机制;最后,政府要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对公共文化建设财政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向社会公开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和标准,接受公众监督。
(二)加强县域基本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因素。第一,政府要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引进的管理体系,公开选拔各类优秀文化从业人员;第二,健全人才培养方式,对在职在岗的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强化其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提高;第三,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对做出贡献的文化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个基础平台。政府应该加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统筹城乡,以城促乡,以乡辅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为农民群众提供通俗易懂的实用书籍,解决农民群众买书贵、借书难的问题;在人口集中的地区,可建设文化广场,配备门类齐全的文化活动设施,为广大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此外,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偏远乡村地区的电视、广播和网络的覆盖率。
(四)创新县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文化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应以符合居民需求为原则。在满足居民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县域各乡镇应创新文化服务方式,积极举办新型文化活动,可以让居民通过自己“种文化”“收文化”的方式体会文化自我创造的乐趣。在农村地区,应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农村电影、农村大讲堂、农村文化展等多种文化活动,让农民体验“文化就在身边的乐趣”。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