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楚雄州地学旅游现状及其提升策略 |
范文 | 陈畅 摘要:楚雄州旅游资源丰富,以彝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构成楚雄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基础和产品支柱;同时,地学旅游资源开发也成为了楚雄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视楚雄地学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西热东冷”现象,加强规划、积极引导,大力促进彝州地学旅游发展,是楚雄州旅游业均衡发展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楚雄 地学旅游 加强规划 积极引导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楚雄州作为滇中重镇,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以彝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开发;在此过程中,依托楚雄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地学旅游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地学旅游可以发挥资源的深层价值,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交互性,是值得重视与发展的产品类型。楚雄从地层系统和云南地层区划上来说属于扬子区,地层以元古界昆阳群、震旦系澂江砂岩等地层典型发育为特征;下古生界的碳酸岩、中生界的陆相红层等分布亦较普遍。这种地层特征加上新生代地质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使得楚雄虽无高山大川、峰林怪石、雨林婆娑的地貌之美,却拥有了其他地区少有的各类古生物化石群。如1975年在禄丰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距今约1400-800万年,被誉为人类的猿型祖先;1965年在元谋上那蚌地区发现的猿人化石,距今170万年左右,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之一;禄丰恐龙化石的大量发现,科考价值和科普价值都极为突出;而元谋土林作为一种独特而罕见的地质演变现象和地貌特征,因其易蚀性和易变性,在主体景观存留期内不失为稀有的地学旅游资源;再加上热带河谷风貌的金沙江峡谷风光,这些地学旅游资源如果得到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势必对楚雄州旅游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 一、楚雄州地学旅游开发现状 (一)禄丰恐龙谷国家地质公园一枝独秀 在楚雄州地学旅游资源和景点中,禄丰恐龙谷地质公园无疑具有独特的意義:它2004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它是中国恐龙的原乡和主要化石出产地,1938年至今,在禄丰境内已发掘出土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个体120余具,年代跨越侏罗纪早、中、晚3个时期,被认为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恐龙化石最丰富、最完整、最古老、最原始的地区之一;它也是科普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地质公园之一,号称国内最大的恐龙公园,名声超过自贡、常州同行;“恐龙遗址科考观光区”和“侏罗纪世界旅游区”的科学分区,能够让旅游者获得科学的、科普的、娱乐的体验,而投资者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开园两年半,已经接待旅游者超过250万人次。它已与彝人古镇、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一起,成为楚雄旅游的龙头景点。 (二)元谋土林景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土林是地貌发育过程中由沙粒、粘土组成的碳酸土质堆积层,长期受到流水、风雨侵蚀而形成的一种蚀变性类柱状地貌奇观。由于土壤在地质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造成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部分松散的土质剥离,土柱逐渐显露、增高,从而形成了土林这种独特的流水侵蚀成景地貌。元谋土林分布较广,主要景点有物茂土林、浪巴铺土林、班果土林等。物茂土林堪称元谋土林群落中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景色最壮观、色彩最丰富的代表性景观,也是国内最具景观价值的砂土蚀变地貌景观,向来受到旅游者、摄影爱好者和影视拍摄剧组的青睐,已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同时,景区建设情况和接待能力也最为突出。 (三)武定狮山可视为文化旅游和地学旅游双推进的典型 武定狮山是云南著名的文化名山,向有“西南第一山”之称,宗教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独具特色,建文帝曾避难隐居于此的传说更让这座滇中名山和正续禅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同时,武定地区地质构造情况复杂,作为典型的大地构造抬升区扬子区的组成部分,康滇区新构造运动催生出了巉岩秀美、绝壁林立、山形状如雄狮的武定狮山。近年来,很多旅游者转换视角,将其作为地学旅游景点对待,将重点从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转移到绝壁巉岩、生态环境、徒步登山体验等方面,使老景点解读出了新内涵,同时也提升了景区的人气。特别是昆武高速通车后,武定进入昆明周边一小时到达旅游圈,对武定狮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之成为了“昆虫”短途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并成为楚雄州旅游接待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四)县域地学旅游发展不温不火 楚雄各县,大都有自己品相不一但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万丈石岩皆江底,千丈瀑布是双沟”的大姚县三潭瀑布第一级高19米、第二级高121米、第三级高82米,总落差为220.28米,从数据上看可称西南第一高瀑布;峡谷幽深、飞流直下,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宣传不足、景区可进入性条件差,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武定县己衣大裂谷是滇中最大的裂谷,它长约12公里,最宽处约200米,最窄处约6米,最深处300余米,是一亿多年前康滇区新构造运动中由于地壳挤压、上升、褶皱、断裂形成的极为壮观的地质奇观。更绝的是,在高约300米的绝壁之间,岩层断裂崩析造成其中一部分横空落下并在距离崖顶近百米的地方被紧紧卡住,形成与谷底差距200多米的、连接万丈深渊的天生桥梁,构成了惊险奇特的绝壁通联奇景。但是由于地理交通不便、管理粗放,虽有台阶、护栏等设施,基本上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每年旅游者不足10万人。楚雄州其他资源禀赋、开发管理水平大致相当的景区、景点,基本上也处于少人问津的状况。相比而言,处于同一区域的昆明市禄劝县轿子雪山景区的开发、经营、营销,就明显高出了一个档次。 二、楚雄州地学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异性和品牌形象稍显不足 地学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异性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稍显不足,使其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牵制云南地学旅游资源高原特征明显,大多具有大开大合、高耸深切、雄伟壮观、生态良好的特点;相比而言,楚雄州地学旅游资源受制于地质演变条件制约,基本上是掩埋(如化石)、半掩埋(如土林)类地质旅游资源。这种资源的特点是难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必须近距离接触和欣赏,走的是靠地学内涵和科普价值取胜的路子。这必然会对产品形象和营销带来一定的压力,并间接地影响其竞争力。缺少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是楚雄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地学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水平不高,开发状況不均衡 由于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时间较早且规划水平不高、没有专门的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县级旅游规划制定和实施滞后等原因影响,带来楚雄州地学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水平相对落后,产生了东线冷、西线热的“东冷西热”现象。所谓东线冷,就是元谋、武定、永仁等几县旅游业发展相对不算突出,仅有难以构成旅游线路的武定狮山、元谋土林、永仁方山等一些景点支撑;所谓西线热,就是以楚雄市、禄丰县、双柏县、南华县、大姚县等楚雄州中西部县市组成的滇中旅游圈风生水起,撑起了楚雄州旅游业发展的大半壁江山。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占到了全州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② (三)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与国内一流景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无论是恐龙谷、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彝人古镇、武定狮山等较为成熟、配套的景区,还是其他一些刚刚起步的地学旅游景区,团队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服务水平、营销能力等,若与国内一流景区相比,显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为认识和理念的滞后,也体现为人员素质和服务规范的落后,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楚雄州发展地学旅游的可选策略 (一)增强恐龙谷地质公园的竞争优势 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有自己龙头性的旅游企业作为引领。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和彝人古镇作为人工性为主的景区,在资源的特异性、稀缺性、吸引力方面都存在先天的不足,多少有难孚重任之感;相比较而言,恐龙谷地质公园资源禀赋、品牌形象等都更适合作为彝州旅游业发展的领头羊,在战略定位上应打破“彝州必须把彝族文化旅游放在第一位”的思维定势,凸显恐龙谷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彝州旅游领军者。 (二)加强保护,提升元谋土林的影响力 元谋土林的资源稀缺性无可置疑,但宣传营销力度不足、可进入性方面重视不够、景区建设和品位提升乏力,使其显得碌碌无为,缺少竞争力。鉴于土林柱状景观处在缓慢风化、剥蚀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同时,聘请旅游营销高手和团队,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将之打造成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吸引四川、贵州以及本土旅游客源市场的关注。就发展潜力而言,元谋土林的上升空间是巨大的。 (三)加强规划指引,以点带面发展县域地学旅游 楚雄州县域地学旅游资源的主要客源市场是昆明市和省内周边地区客源。以此衡量,拥有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楚雄州各县,比曲靖、大理、文山等地一些县域更具有先发优势。这其中,武定己衣大裂谷地质奇观旅游、楚雄市紫溪山森林公园参与性生态旅游、大姚三潭瀑布群瀑布奇观旅游、双柏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高山生态旅游等,都是可以优先开发的项目。合理规划、以点带面、资金扶持、引入战略投资者、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楚雄州县域地学旅游发展显然是有着光明前景的。 (四)有选择地开发金沙江峡谷旅游 永仁、元谋的金沙江峡谷风光独具特色,可以开发基于自驾游、探险旅游的自助型旅游产品,如金沙江峡谷环线自驾游、金沙江及支流峡谷探险游、金沙江峡谷温泉游等。这些旅游产品虽然不能产生集团效应,但却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农民收入,成为旅游扶贫的重要途径,值得探索和开展。 (五)依托紫溪山森林公园和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是地学旅游的伴生品,它们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地学旅游景区面临的餐饮、住宿、娱乐条件支撑不足的问题。楚雄州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靠近昆明、攀枝花这两大客源市场,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滇中一小时城市圈”的形成,“地学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组合型旅游产品势必会对城市旅游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云南禄丰恐龙谷开园两年半累计接待游客250万》[EB/ OL].云南旅游网,2011- 5- 11.http://chuxiong.551.cn/ Item/22843.aspx [2] 《楚雄彝族自治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