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唐山市社区养老方式的探讨
范文 郑潇晗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已逐渐成为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新的养老方式加以补充甚至替代。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深入探讨唐山市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现状、传统养老方式的弊端、新型养老方式的紧迫性,提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家庭病房的养老方式的建立,并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存在问题、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论证,为新时期下的养老方式探讨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经济发展 社区老年卫生服务 家庭病房
中图分类号:C 913 文献标识码:A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简言之,就是老龄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据河北省唐山市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唐山60岁以上老人已达106万,其中60—70岁人口数55万,70—80岁人口为37万人,8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13万余人,达到百岁及以上的老人共有169名。“唐山市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全省是最高的,全省的平均水平是11%,唐山达到了13%。”据老龄办工作人员分析,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的原因在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持续改善、营养和疾病得到加强和有效控制。由于受城镇化趋势和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据测算,到2020年前唐山市的市域规划人口将达到750万人,城镇人口为510万人,城市化水平为68%。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将来要迁移到唐山市内的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對数量都不少,从而影响了唐山市的人口构成结构,也提示出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在唐山市会非常突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口老龄化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人们抚养的重点将由少儿人口转向老年人口,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的负担越来越重,需要国家积极稳妥的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另外,中国的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为主的,但这种养老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或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养老必须由社会、家庭、社区、个人多支桩来共同支撑[1-2]。
一般来说,养老主要是为老人提供经济、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我国目前存在着三种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但是这三种养老方式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逐渐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照顾老年人被看作是家庭首要和最基本的责任。家庭成员是给予老年人身体的、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和经济方面支持的主要来源。但是从近年来看,中国传统“养儿防老”的理念受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4-2-1”“4-2-2”家庭结构的出现大大加重了处于经济和情感核心地位的年轻人的负担,更不利于他们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追求自己的事业。而现代化建设提供给了年轻人太多的机会,很多年轻人外出追求事业和自由,致使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出现,这样的家庭中的老年人是非常脆弱的人群[3]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养老。
二、疾病谱的变化和慢性病的高发使自我养老方式受到重创
人口的老龄化使疾病谱发生着变化,据统计,我国老年人死因的前四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另外,循环系统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也在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大约80%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且年龄越大,患慢性病的可能性就越大,累积的慢性病就越多,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就越高,这使得他们比健康人更脆弱,所以他们对日常活动支持的依赖性就更高。
三、社会养老问题重重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虽已施行,但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仍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方面,城市拥有80%的医疗服务资源,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医学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不愿去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由此导致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大医院收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而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又使老年人口对医疗和护理的需求成倍增长,这对我国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此,我们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特别是加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工作。要积极拓展老年社区卫生服务内涵,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的基层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卫生保健体系,加强社区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研究,大力发展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家庭病房,开展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
在现实条件下,社区卫生服务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从患者角度看,社区卫生服务可在家中进行,既能满足个体需求,又不会切断病人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病人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使病人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从社会角度来说,社区卫生服务肩负着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的重任,使传统的被动式“坐堂行医”变为主动性的“上门服务”。它包括建立家庭档案、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慢性疾病管理、家庭出诊、家庭治疗、家庭康复、家庭护理和家庭病房等多项内容,既是建立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的国家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社会健康水准的基本医疗措施。
家庭病房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由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在家中或社区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通过服务使患者能维持较高的生活自主性和生命质量[4]。
家庭病房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慢性病的高发使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大大减弱,过早的退休和寿命的增加,更加限制了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退休金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医疗花费甚至更高的通货膨胀,农村的老年人甚至没有养老金[5],而家庭病房服务方便快捷,费用也低,适合老年人的经济情况。
家庭病房有利于改变旧有的卫生服务模式。新的卫生服务模式要求实现4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院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通过家庭病房,全科医生能从社会、心理和生物学方面调动人们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可以说家庭病房为实现4个扩大提供了契机,促进的卫生模式的改变。
唐山是一个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唐山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现阶段大约106万,对家庭病房的需求日渐增多,依靠大的医院和没有形成规模的社区卫生机构,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医疗保障机构的需求。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需要有规模的社区卫生机构以及家庭病房。
但是,家庭病房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社区医护人员在掌握家庭治疗指征和范围、提供家庭治疗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消毒隔离、医疗垃圾的处理等方面比较混乱,没有可用的标准;社区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家庭病房的信任度;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人员不足,仅能胜任简单的卫生服务项目,对于一些特殊的治疗和健康项目无能为力;社区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了服务行为的不规范,影响了服务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家庭病房的发展,缺乏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减低了家庭病房抵御风险的能力;社会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病房的认知度不高,产生不满意和不信任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家庭病房的发展。
在唐山市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唐山市的经济优势,重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发展家庭病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策上加强监督和引导,严格家庭病房机构的准入制度。必须是卫生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格的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备要能应对一般疾病以及意外情况;从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具有执业资质,有一定的全科临床经验,有良好医德作风,最好还要通晓心理治学、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医学、健康教育等知识。
第二,强化对家庭病房的监控。作为社区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对家庭病房要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包括从业人员的资格、资历、设备的投入以及使用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收费标准、会诊以及转诊的监控等,使家庭病房真正成为基层卫生服务区的重要棋子。
第三,在政府指导下,医疗保险制度向家庭病房倾斜。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医疗保健系统,如农村医疗合作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额互助医疗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尽最大可能的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取得医患双方的双赢。
第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自身建设。除了强化政策的支持,从业人员紧跟医学技术的发展,进行定期培训,以过硬的技术服务患者。另外,加强硬件设备,及时的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并对于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对家庭病房的认知度。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给唐山市社区卫生服务带来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的同时,加大社务卫生服务宣传,提高认知度;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自身素质,真正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23.
[2] 于瑞英,杜慧敏,杨晓蓉.城市社区居民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及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24):2349.
[3] 吴学明.宁国市全面实施衛生综合改革的做法和成效[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 22(8):12.
[4] 李士雪,曹勇,汪丽娟等.家庭病房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形式[J].实用全科医学,2004,2(3):189.
[5] 姜雪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抽样调查结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 3- 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