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东省就业再就业的形势与对策分析 |
范文 | 韩圣峰 摘要: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就业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有助于相关部门社会管理、经济发展决策的制定,对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就业再就业的形势与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目前的形势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提升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广东省 就业形势 再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广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其最新加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也飞速发展和扩大,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较早,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也相对复杂,面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放缓的发展趋势,各行业都在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和整合,劳动力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广东省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促进该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广东省就业再就业形势 1.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 广东省内存在众多的中小型民营生产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的盈利空间较小,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盈利空间,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企业难以维系,只能被迫淘汰或者面临转型,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造成就业岗位的大幅减少,很多一线的生产工人失去了就业岗位而面临生活困难问题。 1.2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不断减少,非固定职业人数不断增多 面对国内众多的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行,固定就业岗位被不断压缩,而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非固定职业人数却呈逐年攀升的趋势,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主动放弃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形式的固定工作,加入到非固定职业的行业中,进行自主就业或者创业,非固定职业的就业虽然阻止了失业率的提高,但是就业岗位的不稳定,造成相关保险难以续交,使得未来的生活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养老保险缴纳率的不断降低,会给现行社会养老金的发放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1] 1.3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 广东省在经济市场开放以来,历来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省份之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虽然缓解了人力资源缺少的现象,但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社会闲散人员不断增多,造成社会管理形势的不稳定性,固定就业机会的不足,以及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使当地的就业安置压力逐渐增加,使得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进而增加了劳务人员内心的不安定性,更造成了就业市场的不稳定。 1.4劳动力就业的供需矛盾普遍存在 企业在进行劳动力的招聘时,难以招到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工作人员,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却存在大量的劳动力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这种现实的供需矛盾长久以来一直是省内就业再就业环节出现的尴尬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期望能够招聘到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基于实现压缩企业经营成本的考虑,招聘倾向于廉价的高学历技能型人才;而另一方面,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外来农民工以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这部分劳动力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较低以及实践性较差等现实问题,造成企业在进行人才招募时,选择空间较小,难以实现理想的人才招聘,这些缺乏专业应用技能的待业人员还期望较高的薪酬待遇,进而企业的人才招聘难以有序地开展。企业对于劳动力的招聘期望值过高,劳动力对于企业工作岗位的期望值也很高,造成双方的劳动力供需矛盾,形成彼此都非常尴尬的局面。 1.5企业之间的竞争造成就业再就业形势的不明朗化 随着市場经济环境的日益严峻,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等形式的经营形式充斥着经济市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变得异常艰难。企业在寻求新型发展道路时,进行体制的转型和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造成大量的下岗人员,私营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降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失去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对于再就业岗位的薪酬待遇、养老金各方面福利待遇都有更高的期望,难以实现理想的再就业过程,而这些大量的待岗人员使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再就业形势更加趋向不明朗化。 2.解决广东省就业再就业形势的对策 2.1多种形式加快经济发展是前提 经济发展形势是实现就业与再就业形势改观的前提,当地政府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经济发展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作,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趋势保持稳定的发展水平,为实现良好的就业再就业形势提供有利的经济基础。经济形势的稳定发展,可以有效地避免经济市场出现波动,避免人力资源市场出现周期性失业的情况,而且能够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效地缓解再就业压力。十三五期间,继续深化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更多的企业会通过产业的整合来实现企业利益的增长,更多的企业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向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进行转型,尽管在转型时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失业率增加,但是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满足社会的再就业岗位需求。[2] 2.2更新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就业观念 企业作为就业和再就业岗位的提供者,首先需要更新人才队伍建设观念,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期望尽可能地减少人才招聘成本,而又希望能够有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服务,两者很难做到两全,企业可以进行适当的人才招募,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对于人才队伍的专业培养和培训,使人才队伍建设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增强其自身的专业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劳动力也需要对自己的就业观念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增加自己对于现代生产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使自身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生产发展需求,处于待业状态者,需要端正自身的就业观念,先就业解决个人生活问题,再在就业的环节中,拓展自己对于新岗位和新职业的认识,再实现个人事业的拓展和提升。双方面就业观念的转变能够有效地改变就业与再就业形势,以满足现代社会人才供需矛盾的改变。 2.3建立有效的人才就业保障机制 广东省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建立有效的人才就业保障机制,使就业与再就业能够在制度的保障下有序地开展,实现对于人才供需的动态监督管理,同时刺激就业市场活跃起来,能够充分地激发企业和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潜能,就业岗位的增多,扩大就业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现代社会的就业质量。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还能够使就业市场的薪酬待遇公开化、透明化,解决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就业双方薪酬待遇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广东省作为就业与再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省份,应该探索出有效的人才就业保障机制,为其他的省份做出表率。 2.4调整省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解决目前严峻的就业再就业问题,需要针对省内实际的就业形势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组成情况,积极对省内的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针对流动人口和外来劳动力人数过多的问题,分析待业状态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的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素质偏低等实际情况,加大对于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吸纳这些低水平劳动力。同时还要加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水平,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密集型产业流失之后的又一类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将更多的高新技术型人才吸引到省内的就业环境中,促进纳税工作的提升。另外,还要加大对于滞后企业的资产重组,通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整合,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进一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3] 2.5实现政府的服务型职能 企业进行转型改革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在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成为党和国家赋予政府的新职能,省政府需要对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落实,以为群众服务为基本的工作理念。政府部门通过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为社会营造更理想的就业条件,拓展更多的經济增长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创造更多的政府优惠行为,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扶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保障社会就业形势的稳定。 3.结束语 广东省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大省,面对巨大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需要对目前的就业再就业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通过多种形式来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增长作为人才就业的基础,加大宣传力度、更新企业和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加大对于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并大力开展省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升政府的服务型职能,实现省内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转变,以促进省内就业再就业形势的稳定,进而实现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志华,颜君勇,郑世益,叶婉泳.以广东省为例的大学生就业指数因素分析[J].南方论刊,2016(10):65- 66. [2] 刘奥迪.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6(11):67. [3] 赖新华.广东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十三五”形势研究[J].南方论刊,2016(8):84- 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