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文艺创作
范文 摘要:艺术创作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重要形式,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艺术创作的实践性决定了艺术创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入侵与新媒体的飞跃发展为艺术创新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产生了冲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于多元化和文化创新发展的态度,科学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艺术创作 文化危机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艺术创作要发挥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作用,就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必然也应以此为指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
1.在社会主义艺术创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提出了“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的重要观点。列宁同志也指出,“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可见,我们的艺术创作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他们是无产阶级,他们需要进一步解放,而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的科学,所以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必然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回顾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任何文化成果,无论是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还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文艺形式,追根溯源一定来自群众的原始创造,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历史上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自人民群众,他们是艺术财富的直接创作者。
3.在艺术创作的实践性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性变革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艺术产生的那一天起,艺术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是脱离实践的。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感性形象来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因此需要艺术家观察、体验生活,对生活原料进行能动的改造,使之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这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中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指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强调了这一观点:“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艺术领域中正接受着挑战:一是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文艺多样性的挑战,西方文艺理论备受推崇,一些文艺创作者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电子传媒、网络艺术的风靡,让当下文化艺术的创作更加无所适从,低俗化、速食化的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健康、积极的艺术创作。
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多元化和文化创新发展的态度。列宁曾经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对待借鉴、继承和创新的态度是科学而开放的,列宁一再强调,只有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全部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建设新的无产阶级文化。但这样一种开放的姿态,却是建立在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之上,“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创作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要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第309页
[4]梁正国. 文化多元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5]田心铭. 为什么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二论“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8)
[6]莫其逊. 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实践化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李青. 论艺术创作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J].魅力中国. 2012(25)
作者简介:
王卓凯(1978-),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工作处科员,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1:53